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68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灌注桩(1)的桩身直径≤250mm,所述灌注桩(1)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竖直延伸的抗拔钢筋(4),所述灌注桩(1)的顶部为地下室底板(5),所述抗拔钢筋(4)的顶端伸出灌注桩(1)位于地下室底板(5)内且处于水平弯折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小直径灌注桩进行抗浮,能够避免使用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等大型设备,使用传统锚杆钻机即可施工,施工方便,节约施工工期;同时不需要对抗拔钢筋进行预应力张拉,不需要在地下室底板上设置张拉孔洞,减少了工序交叉,提高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属于建筑地下结构抗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地下室都存在抗浮问题。当前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抗浮锚杆、大直径抗浮锚桩或预应力锚杆。根据《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

2019的规定:抗浮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按不出现裂缝进行设计,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固浆体中不应产生拉应力;抗浮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工程,按裂缝控制进行设计,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锚固浆体中拉应力不应大于锚固浆体轴心受拉强度。可知钢筋居中的传统锚杆由于抗裂性能差,已限制在抗浮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中使用。因此抗浮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只能选用抗浮锚桩或预应力抗浮锚固。
[0003]抗浮锚桩,既可以承担水浮力,又可以承担上部结构的压力。但传统桩的直径较大,受设备或施工影响,长螺旋压灌桩直径不小于400mm、旋挖桩直径不小于600mm、人工挖孔桩直径不小于800mm;抗浮锚桩的施工机械,一般采用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设备较大、成本高。
[0004]预应力锚杆施工工艺复杂,周期长,费用高,防水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有利于简化施工设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避免在地下室底板内留下张拉孔洞。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灌注桩的桩身直径≤250mm,所述灌注桩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竖直延伸的抗拔钢筋,所述灌注桩的顶部为地下室底板,所述抗拔钢筋的顶端伸出灌注桩位于地下室底板内且处于水平弯折状态。
[0007]采用上述的小直径灌注桩进行抗浮,能够避免使用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等大型设备,使用传统锚杆钻机即可施工,施工方便,节约施工工期;同时不需要对抗拔钢筋进行预应力张拉,不需要在地下室底板上设置张拉孔洞,减少了工序交叉,提高了施工进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包括定位钢管、螺旋箍筋和所述抗拔钢筋,所述定位钢管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抗拔钢筋均匀分布于所述定位钢管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定位钢管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箍筋螺旋缠绕于所述抗拔钢筋外围。定位钢管能够保持有利于保持整个钢筋笼的外径和同轴度,螺旋箍筋有利于增加钢筋笼与灌注桩桩体的接触面积,增加锚固性能。与传统锚杆相比,采用这种形式的钢筋笼,充分将拉应力分散,有利于加强锚固体的抗裂性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钢管沿高度方向的长度为80

12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抗拔钢筋采用普通HRB400钢筋。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灌注桩的桩身灌注采用二次注浆工艺,第一次注浆采用强度等级≥C3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M30水泥砂浆,第二次注浆采用强度等级≥M30的水泥浆。采用二次注浆工艺,使桩身灌桩体致密,对周围土有渗透、加固、加密的作用,能够提升桩身灌的承载力。
[0012]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采用小直径桩(桩径≤250mm),成孔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用传统锚杆钻机即可施工,施工方便,节约施工工期。
[0014]2、小直径桩可以均匀地铺满整个地下室(现有的大直径抗浮桩一般在柱的下方设置),受力分散,使抗浮底板(地下室底板)受力均匀,底板板厚及配筋更省,节约成本。
[0015]3、单桩承载力低,方便检测。
[0016]4、桩竖向刚度小,正向受力时对结构几乎没有影响。
[0017]5、在地下室底板之前施工,减少了工序交叉,提高了施工进度。
[0018]6、避免了在底板上预留预应力张拉通道,减少了对张拉孔洞高压灌浆这一施工工序。
[0019]7、地下室底板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浇筑,避免了张拉孔洞产生的渗漏。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小直径灌注桩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

A截面示意图。
[0022]图中:灌注桩1、定位钢管2、螺旋箍筋3、抗拔钢筋4、地下室底板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参见图1

图2,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灌注桩1的桩身直径≤250mm,所述灌注桩1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定位钢管2、螺旋箍筋3和抗拔钢筋4,定位钢管2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抗拔钢筋4均匀分布于定位钢管2的外表面并与定位钢管2固定连接,螺旋箍筋3螺旋缠绕于抗拔钢筋4和定位钢管2的外围,抗拔钢筋4的数量优选为三根,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灌注桩1的顶部为地下室底板5,抗拔钢筋4的顶端伸出灌注桩1位于地下室底板5内且处于水平弯折状态。
[0025]其中,抗拔钢筋4采用HRB400钢筋,抗拔钢筋4的数量和直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确定,灌注桩为小直径机械钻孔桩,采用传统锚杆钻机即可施工。
[0026]定位钢管2沿着高度方向每间隔2000mm设置一个,定位钢管2壁厚为3~4mm,可通用普通架管,高度方向的长度为80

120mm。
[0027]灌注桩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工艺:1)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和铁锈,按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笼;将2根注浆管分别与钢筋绑扎在一起。对用于二次注浆的高压注浆管出浆孔和端头应封口;2)钢筋笼宜整根吊放;3)钢筋笼应采用悬挂或支撑的方法,确保灌浆或浇注混凝土时的位置和高度。
[0028]灌注桩成孔、灌注工艺:1)根据地质情况选用合适机械成孔,机械成孔取芯时要求能够判断岩土层地质情况;2)孔位误差不应大于50mm;3)桩身垂直度偏差≤1%;4)不稳定
地层中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进;5)灌注桩钻孔宜采用干钻成孔工艺,避免因采用水钻而产生“泥皮”,确保灌注桩施工质量。桩身灌注采用二次注浆工艺,其中第一次注浆采用强度等级≥C30的细石混凝土或强度等级≥M30水泥砂浆,第二次注浆采用强度等级≥M30的水泥浆。灌注桩养护期间,不得随意碰撞。全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地下室底板整体施工。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灌注桩(1)的桩身直径≤250mm,所述灌注桩(1)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竖直延伸的抗拔钢筋(4),所述灌注桩(1)的顶部为地下室底板(5),所述抗拔钢筋(4)的顶端伸出灌注桩(1)位于地下室底板(5)内且处于水平弯折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浮的小直径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定位钢管(2)、螺旋箍筋(3)和所述抗拔钢筋(4),所述定位钢管(2)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抗拔钢筋(4)均匀分布于所述定位钢管(2)的外表面并与所述定位钢管(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继业刘武廖一兵王海霖吴健雄张道勇李佳敏彭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