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665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基座、肩盂面定位器和克氏针导向套管;所述基座包括套管安装座和与所述套管安装座连接的弧形导向座;所述肩盂面定位器包括刚性连接杆、钩形定位部、把手部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能够使所述弧形导向座与所述把手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连接的导向孔,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具有不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以及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两种运动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能够用于在Latarjet手术中对截下的连有肌腱的喙突骨块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定位准确,适应不同个体的解剖形态。同个体的解剖形态。同个体的解剖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atarjet手术在1983年首次由法国外科医生Michel Latarjet博士首先描述,用于治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引起的肩胛盂骨折或骨缺损,又称Bristow

Latarjet手术。Latarjet手术对肩胛盂进行前方重建,增加其关节盂的前后径,有效防止肱骨头从肩胛盂内脱出,尤其适用于频繁复发的肩关节脱位患者。全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主要分为关节腔内探查、喙突截骨、劈开肩胛下肌腱和喙突移植骨块内固定几个重要步骤。喙突移植骨块内固定时,需要将截下的连有肌腱的喙突骨块放置于肩胛盂前面,用螺钉与肩胛盂锚定,喙突骨块的位置对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喙突骨块靠内超过5mm则无法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喙突骨块靠外超过5mm则易引起肩关节骨关节炎发生。据报道,Latarjet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0.71%~10.4%,而多数外科医生认为Laterjet手术很难且存在潜在的风险,其一是关节镜下操作时,操作入路过多,臂丛神经在肩胛下肌前方的距离较近;其二是要将喙突骨块与关节盂平行固定难度较大,常常导致骨块位置欠佳,出现固定螺钉退出、松动、骨块不愈合或吸收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能够用于在Latarjet手术中对截下的连有肌腱的喙突骨块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定位准确,可针对不同体型患者和不同骨缺损程度进行个性化调节,适应不同个体的解剖形态,减少医源性手术损伤;多次灭菌后重复使用,降低手术成本。
[0004]本技术的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包括基座、肩盂面定位器和克氏针导向套管;所述基座包括套管安装座和与所述套管安装座连接的弧形导向座;所述肩盂面定位器包括刚性连接杆、钩形定位部、把手部和限位组件,所述钩形定位部由所述刚性连接杆的上部向左且向下弯折形成,所述把手部设置在所述刚性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弧形导向座以可滑动方式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能够使所述弧形导向座与所述把手部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连接的导向孔,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具有不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以及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两种运动状态;所述导向孔的轴线延长线指向所述钩形定位部远离所述刚性连接杆一端。
[0005]进一步,所述导向孔的内壁上沿所述导向孔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N个第一限位凸起组件,N≥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贯通的第一让位槽,N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克氏针导向
套管的外壁上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N个第二限位凸起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的轴向贯通的第二让位槽,N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的轴向等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凸起,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槽;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组件与所述第二让位槽位置对应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组件与所述第一让位槽位置对应时,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时,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不可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滑动。
[0006]进一步,所述钩形定位部包括连杆部和设置在所述连杆部远离所述刚性连接杆一端的尖锥部,所述尖锥部朝向所述弧形导向座凸出于所述连杆部,所述尖锥部的顶点与所述弧形导向部的圆心重合,所述尖锥部的顶点在所述导向孔的轴线延长线上。
[0007]进一步,所述尖锥部与所述刚性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为L1,6mm≤L1≤8mm;所述尖锥部与所述连杆部之间的间距为L2,2mm≤L2≤4mm。
[0008]进一步,所述连杆部与所述刚性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α,80
°
≤α≤100
°

[0009]进一步,所述弧形导向部上设置有刻度。
[0010]进一步,所述弧形导向座远离所述套管安装座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宽度沿远离所述套管安装座的方向减小。
[0011]进一步,所述把手部远离所述弧形导向座一端设置有限位组件安装座,所述限位安装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使所述滑槽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螺栓和旋转头,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连接并且朝着远离所述弧形导向座的方向伸出于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座,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远离所述弧形导向座一端与所述旋转头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限位螺栓和所述旋转头的防转定位销,所述旋转头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螺栓插入的安装孔,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远离所述弧形导向座一端设置有轴线沿所述限位螺栓的径向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旋转头上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0013]进一步,所述旋转头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限位螺纹为内六角螺栓。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能够用于在Latarjet手术中对截下的连有肌腱的喙突骨块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操作简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定位准确,可针对不同体型患者和不同骨缺损程度进行个性化调节,适应不同个体的解剖形态,减少医源性手术损伤;多次灭菌后重复使用,降低手术成本。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Ⅰ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当N=2时图1的A

A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当N=2时套管安装座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5为当N=2时克氏针导向套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6为当N=3时图1的A

A截面示意图;
[0022]图7为当N=3时套管安装座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8为当N=3时克氏针导向套管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9为图1的B

B截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0

基座,11

套管安装座,111

导向孔,第一限位凸起组件,112

第一限位凸起,113

第一限位槽,12

弧形导向座,121

刻度,122

导向部,20

肩盂面定位器,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肩盂面定位器(20)和克氏针导向套管(30);所述基座(10)包括套管安装座(11)和与所述套管安装座(11)连接的弧形导向座(12);所述肩盂面定位器(20)包括刚性连接杆(21)、钩形定位部(22)、把手部(23)和限位组件(24),所述钩形定位部(22)由所述刚性连接杆(21)的上部向左且向下弯折形成,所述把手部(23)设置在所述刚性连接杆(21)的下端,所述把手部(23)上设置有滑槽(231),所述弧形导向座(12)以可滑动方式与所述滑槽(231)连接,所述限位组件(24)能够使所述弧形导向座(12)与所述把手部(23)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连接的导向孔(111),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具有不可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滑动以及可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滑动两种运动状态;所述导向孔(111)的轴线延长线指向所述钩形定位部(22)远离所述刚性连接杆(21)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111)的内壁上沿所述导向孔(111)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N个第一限位凸起组件,N≥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组件(24)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贯通的第一让位槽,N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凸起(1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限位槽(113);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的外壁上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有N个第二限位凸起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组件(24)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的轴向贯通的第二让位槽,N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的轴向等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凸起(31),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1)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限位槽(32);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组件与所述第二让位槽位置对应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组件与所述第一让位槽位置对应时,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可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滑动;当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12)卡入所述第二限位槽(32)内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31)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113)内时,所述克氏针导向套管(30)不可沿所述导向孔(111)的轴向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胛盂植骨定位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形定位部(22)包括连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黄家兴吴丹冬胡宁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