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英年专利>正文

可调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7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式温控器,包括开有通孔(11)的壳体(1);温度调节装置,有设置在通孔(11)中的调节螺杆(42);以及以双金属片(6)为感温元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通孔(11)中设置有与调节螺杆(42)相螺旋配合的金属螺母(41),还包括有和调节螺杆(42)在尾部相抵的弹性调温片(5),调温片(5)一端固定在壳体(1)中,另一端为可动端,可动端与双金属片(6)的中心弯曲面内部(61)相抵。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温片对双金属片施加压力,调温片自身没有电流通过,不存在软化现象,提高了调温精度;采用在壳体成型的过程中将铜质螺母镶嵌固定在壳体中,使其和壳体成为一体,金属螺纹不易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热水器、微波炉、干衣 柜、空调、航空航天等控温或保护设备及仪器上的可调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温控器是以压力作用原理来推动触点的通与断,从而控制电器设备在达到一定温 度时停止或开始工作的电器设备。目前常见的温控器多为可调式温控器,即可以通过 调节温控器本身的温度感应元件来调整温控器在不同温度下的通断。如已有的专利号 为ZL00218075.8的中国技术《可调式温控器》涉及一种温控器的改进技术,适用 于控制室内或箱体内的空气温度、自动设备及家用电器加热温度控制和保护,它由基 座、调节杆、热双金属组件、簧片触点组件、调节螺钉和两个接线端子等组成,在接 线端子的线路引出端上加工有螺钉孔或螺纹孔,它由原来的插入法连接改进为螺钉螺 母等连接。同时在引出端的上、下方各加工有二块小挡块。该技术能够保证线路 接触良好,保证被控设备安全、消除火灾隐患。但是,所述的专利和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普通可调式温控器存在一样的问题,即调 温螺杆与胶木壳体自身的螺纹直接配合,众所周知,金属螺杆与胶木螺纹配合,耐磨 性很差,使用若干次后,胶木壳体会磨损而使螺杆松动,从而导致温度调节不准,调 温螺母的使用寿命低。另外,普通可调式温控器一般是通过螺钉调节簧片的压力而调 节温度,当电流通过簧片时,由于自身电阻原因导致簧片发热,簧片因为发热而软 化,压力会减小,导致温度偏差大、不稳定,也同样无法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调温精度 高,能够提高调温螺母的使用寿命的可调式温控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可调式温控器,包括有 一可感温的壳体,壳体上开有一通孔;一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螺纹孔中的调节螺杆;以及 一以双金属片为感温元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中固定设置有一可与所述的调节螺杆相螺旋配合的金属 螺母,而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有一和所述的调节螺杆在尾部相抵的弹性调温片,所述的调温片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壳体中,另一端为可动端,所述的可动端与所述 双金属片的中心弯曲面内部相抵。所述的金属螺母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式固定于所述的壳体通孔中,优选 地,可以在壳体加工成型的过程中通过镶嵌方式和所述的壳体一体成型。当外接设备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为了防止过温损坏电器,需要通过一联动机构 实现对电器的过温断电保护,所述的联动机构可以采用各种现有技术,优选地,可以 采用包括有串联在电热回路中的第一端子、第一簧片和推杆,所述的推杆的一端和所 述双金属片的中心弯曲面内部相抵,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簧片相抵,所述 第一簧片的一端具有第一动触点,所述第一端子在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对应的位置具 有定触点,当所述的双金属片发生反向弯曲突跳时,所述的推杆具有向上顶触所述的 第一簧片而使得所述的第一动触点和定触点相互分离的趋势。所述的端子可以根据外接电器设备的不同电路要求有一个、两个、单个或更多, 简单地为包括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双端子设置方式,所述的定触点设置在第一端 子上,所述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一簧片的另一端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这 样,在正常状态下,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就通过第一簧片导通。由于所述的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一簧片通过焊接固定,为了减小两者的接触电阻, 所述的第二端子采用1.5mm的厚纯铁材料,所述的第一簧片采用0.15mm的厚进口铍青 铜材料,在大电流通过时,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热量,并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为了能够连接更多的分支电路,还可以在壳体中设置有第三端子,在所述的第三 端子所述的第二端子之间还设置有具有第二动触点的第二簧片,在所述的第二簧片和 所述的第二端子相接触的部位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绝缘片,所述的绝缘片之上又固定有 一个紧贴所述第二簧片的金属支撑弹片,所述第二簧片和壳体之间通过一可调节螺钉 连接;当所述推杆将所述的第一动触点和定触点顶开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簧片的 第二动触点具有与所述第一动触点相接触的趋势。为了将两个端子固定壳体中,可以采用各种固定连接方式,简单地,可以将所述 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中。当温控器承载大电流或高电压时,为了避免产生拉弧现象,所述的双金属片采用 25.4mm的大直径双金属片,这样一来,在控制相同温度时,直径越大的双金属片形变 弧度越大,使所述的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顶开的距离增大,保证了温控器的使用寿 命。为了能够及时感应温度的变化,可以在所述的壳体在底部固定有铝壳,所述的双 金属片相应地容置在开设有凹槽的铝壳中,只要当外界的热量传给所述的铝壳,设置 在铝壳中的双金属片就会感应到温度变化,进而发生反弹变形,进而移动推杆使得 动、静触点分离,使得电热元件断电。为了保证壳体的密封性,以及便于拆卸维修,所述的壳体在上部还可以固定连接 有一个封盖。为了便于读取温度控制的数值,方便温度的调整,在所述的调节螺杆上还可以套 设有一个用于温度调节指示的塑料调节指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温控器是通过调节螺母通过调温片 (弹簧钢材料)对双金属片施加压力,调温片自身没有电流通过,不存在软化现象, 提高了调温精度;其次,所述的调节螺母采用的方式,在壳体成型的过程中将铜质螺 母镶嵌固定在壳体中,使其和壳体成为一个整体,当在调温时,金属螺杆直接和铜螺 母铜鼓螺纹配合结构可以上下调节,金属螺纹不易磨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 命。因此,采用本专利结构的温控器具有承载工作电流大(最高可达80A)、精度高 (可精确到士2。C)和寿命长(使用寿命在10万次以上)等优点,并且还具有自主调节 温度的可控调节功能。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l、图2,为实施例一该温控器主要适用于大功率热水器,包括有胶木壳体l、铝壳2和封盖3,其中,所 述的铝壳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壳体1在顶部设置有封盖3,所述的铝壳2因为采用 了铝合金材料,其具有耐磨性好、强度高、不易变形的优点,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其中,壳体l上开设有通孔ll,通孔11内镶嵌固定有金属螺母41,调温螺杆42穿设 在通孔11中,并可与金属螺母41之间实现螺旋式的螺纹调节配合,在为了便于读取温 度值,在调节螺杆42上还套设有一个用于温度调节指示的塑料调节指针43;所述的调 节螺杆42在尾部与一个弹性调温片5相抵,调温片5—端固定在所述的壳体1中,另一端 为可动端,作为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6(俗称碟片)容置在设置有凹槽21的铝壳2上,双金 属片6具有中心弯曲面内部61和中心弯曲面外部62,所述的可动端与作为感温元件的双 金属片6的中心弯曲面内部61相抵。为了避免产生拉弧现象,所述的双金属片6采用25. 4mm的大直径双金属片,这样一来,在控制相同温度时,直径越大的双金属片6变形弧 度越大,使所述的动触点和定触点之间顶开的距离增大,保证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包括有串联在电热回路中的第一端子91、第二端子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温控器,包括有一可感温的壳体(1),壳体上开有一通孔(11);一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通孔(11)中的调节螺杆(42);以及一以双金属片(6)为感温元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11)中固定设置有一可与所述的调节螺杆(42)相螺旋配合的金属螺母(41),而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有一和所述的调节螺杆(42)在尾部相抵的弹性调温片(5),所述的调温片(5)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壳体(1)中,另一端为可动端,所述的可动端与所述双金属片(6)的中心弯曲面内部(61)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火峰
申请(专利权)人:朱英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