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英年专利>正文

突跳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8870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有壳体;双金属片;触点对,包括有静触点和动触点;以及驱动件;其特征在于:动触点通过导电片和接线端子电连接,导电片包括有两个上下叠加在一起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当驱动件在双金属片弯曲变形的作用下而使触点对断开的状态下,第二簧片和驱动件直接相抵,并且,第二簧片的厚度范围为0.1~0.8mm,而第一簧片的厚度和该第二簧片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4~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温控器将连接动触点和接线端子的导电片改为两个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双簧片结构,该双簧片结构增大了导电片的通电横截面面积,提高了导电片的承载能力,使得温控器最大能承受50A的电流,保证了温控器能够连接大功率负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特别是一种采用由双金属片制成的碟形元件作为感 温元件的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通常,温控器内都设置有可控制外接电热回路导通或断开的触点对,该触点对包 括有动触点和静触点。 一般地,动触点通过导电片和串联在电热回路中的接线端子实 现电连接,在初始状态下,若外接电热回路是导通的,此时始动触点和静触点相接 触,当温度升高,双金属片反向突跳时,双金属片会推动瓷杆顶开动触点,此时,动 触点和静触点分离,电热回路断开,从而起到温控保护的作用。目前,和动触点相连的导电片多为采用铍青铜材料的单个簧片,众所周知,如果 要增加温控器的承载能力,就需要增加该单个簧片的厚度,而簧片厚度的增加会直接 导致该簧片的压力增大,当双金属片发生突跳时,瓷杆靠双金属片的突跳产生的推力 就可能因为簧片压力过大而无法顶开动触点,于是,动触点和静触点就无法及时分离 而会导致温控器的温度控制失效,会影响到外部电器产品的使用安全和寿命。然而, 如果不增加该单个簧片的厚度,则又无法满足温控器对大电流的负载要求,使得温控 器的产品性能不能够满足这类要求大功率指标的客户要求,因此,如何使得温控器能 够在双金属片的突跳作用下实现正常的温控动作,又同时满足对大电流的承载能力的 要求是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增加簧 片的电流承载能力又能避免因簧片压力过大而无法准确控温这一缺陷的突跳式温控鹏 益o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突跳式温控器,包括有 一壳体,外部连接有串联在电热回路中的接线端子; 一双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触点对,包括有分别与壳体外部的接线端子电连接的静触点和动触点;以及一驱动件,在所述双金属片的作用下,使所述的触点对闭合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点通过一导电片和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导电片包述驱动件在双金属片弯曲变形 的作用下而使所述触点对断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簧片和所述驱动件直接相抵,并 且,所述第二簧片的厚度范围为0.1 0.8mm,而所述第一簧片的厚度和该第二簧片的 厚度比例范围为1:4 1:1。为了实现电热回路的导通和断开,所述的驱动件为一端和所述双金属片的中心弯 曲面内部相抵的推杆,所述的接线端子优选地采用单刀单掷式的开关组态,具体为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状态下,所述 的电热回路导通,当所述动触点在所述推杆作用下而与所述静触点分离状态下,所述 的电热回路断开。为了有效地减小温控器的尺寸,使得温控器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所述的第一簧 片和第二簧片为两个呈平直形状的簧片,所述壳体在安装有该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 一端开设有容腔,所述的触点对容置于该容腔内,并且,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 对应所述动触点位置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在对应所述第一接线 端子的另一端固定相连,所述静触点和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的接线端子还包括有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壳体内壁和双金属片形成一 腔室,该腔室内悬置有至少一个紧邻所述双金属片而设的发热体,该发热体具有一对 引脚,所述的引脚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用于导通该发热体的所述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的一端。所述的发热体在通电后发热,能够对双金属片起到恒温和热补偿的作用,当 温控器产品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降低时,发热体能够让双金属片获得一定的补偿功率 而保证该双金属片在局部达到正常工作的突跳温度,从而使得温控器能够继续正常工 作,扩大了温控器的使用范围。所述的加热电阻为功率是0.5 5W的电阻,考虑到功率越大,加热电阻的发热温 度越高,可以对温控器双金属片的补偿温度也越高,而在相同功率下,以选择大体积 的电阻为佳以方便装配,同时从成本考虑,大体积电阻的价格也比小体积的电阻更为 便宜,本技术采用如下结构的腔室来实现大体积加热电阻的安装所述腔室的底 面中间为隆起的凸台,该腔室在凸台的四周为下凹的环形槽,该腔室在凸台上开有和 所述壳体相贯通的通孔,所述驱动件可穿设在该通孔内,所述加热电阻悬置在环形槽 内,并且,在该环形槽的底部还开设有贯穿壳体且可容所述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穿过 的狭孔。由于所述的腔室为一个环形槽,空间体积较大,可以适合安装大体积的加热 电阻,在相同功率条件下,大体积电阻在市场上容易购买,价格比小体积电阻便宜, 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充分利用腔室空间,并提高热效率,所述的加热电阻可以有两个,分别平行 且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两侧,每一加热电阻的引脚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三端 子和第四端子的一端,该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狭孔而纵向贯伸于所述的壳体之外。于是,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可以通过狭孔穿设固定于壳体中,而两个 加热电阻则分别悬置在腔室中,通过调节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插入壳体的距离,可以 相应地调节加热电阻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加热电阻离双金属片的而距离越近,则 双金属片获得的补偿热量越多。为了密封壳体并达到防尘的目的,所述的壳体在容置有所述加热电阻的一侧还连 接有一底盖,该底盖上开设有可容所述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穿过的槽孔。为了实现接线端子在从底盖上部插入到壳体时能够可靠定位,保证电阻和双金属 片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在穿出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还分别设置有一 凸起,该凸起与所述底盖的外表面相抵并可限位在对应的所述槽孔处。为了保护双金属片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受损坏,同时又要保证双金属片能够及 时感应温度变化,所述的壳体在安装有触点对的一侧还连接有一可感温的端盖,所述 的双金属片设置在该感温端盖和壳体形成的空腔内。该感温端盖能够感应热源温度, 并将热源传到给双金属片而使之在达到突变温度并发生突跳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产品的温控器将连接动触点和接线 端子之间的导电片改进为两个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双簧片结构,该双簧片结构增大了导 电片的通电横截面面积,提高了导电片的承载能力,使得温控器最大能承受50A的电 流,保证了温控器能够连接大功率负载;另一方面,双簧片结构的导电片能够避免因 为增大单个簧片的厚度和横截面而引起的簧片压力过大的缺陷,解决了因为簧片压力过大而使得双金属片无法正常推开触点的问题,在提高温控器性能的同时,保证了温 控器产品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去掉底盖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A向剖视图(双金属片在初始复位状态下)。 图5为图3所示的A-A向剖视图(双金属片在反向突跳状态下)。 图6为图4所示的B-B向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杆无法顶开动触点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杆顶开动触点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温控器适用于锅炉、热水器、吸尘器、复印机、电炉、烤炉、干衣200920116229.6机、冰箱、空调、空气压縮机等。如图1 图8所示,为本技术应用在干衣机上的 具体实施例包括有陶瓷壳体l,该陶瓷壳体l相比胶木壳体可以承受更高的发热温度,壳体l内设置有 用于顶开触点用的可滑动推杆8。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有 一壳体,外部连接有串联在电热回路中的接线端子; 一双金属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一触点对,包括有分别与壳体外部的接线端子电连接的静触点和动触点;以及 一驱动件,在所述双金属片的作用下,使所述的触点对闭合或断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点通过一导电片和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导电片包括有两个上下叠加在一起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当所述驱动件在双金属片弯曲变形的作用下而使所述触点对断开的状态下,所述第二簧片和所述驱动件直接相抵,并且,所述第二簧片的厚度范围为0.1~0.8mm,而所述第一簧片的厚度和该第二簧片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4~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年方火峰
申请(专利权)人:朱英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