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杨专利>正文

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4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涉及电子封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钢绳磨损严重且无法更换钢绳的技术问题,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方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插装有上盖,所述上盖安装有钢绳,所述上盖内侧与所述钢绳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一钢绳固定装置,所述钢绳另一端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钢绳另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二钢绳固定装置,所述锁体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插块插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本装置通过将插块拔出,从而可以将钢绳一端打开,改变了传统通过倒刺将钢绳固定的方式,降低了钢绳的磨损,通过操作人员使用扳手将第三螺栓以及第二螺栓旋出后,即可将钢绳从绳卡取下,达到更改钢绳的目的。达到更改钢绳的目的。达到更改钢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封印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

技术介绍

[0002]一些贵重的东西都会进行封锁,其中经常使用的是电子封印,电子封印应用广泛,电子封印具有一定的止逆功能,电子封印一旦锁定,不被破坏的情况之下是无法打开的,因此安全性能较高,如公告号为CN210535182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化电子封印,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闪烁灯,所述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正面设置有微型摄像器,所述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的外侧壁设置有单向齿条,所述单向齿条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解锁装置,所述本体的内部且位于锁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控制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箱体,所述控制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报警器、影像接收器、控制器、信号收发器、影像转发器,然而,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倒刺的方式将钢绳锁死,长时间使用易将钢绳损坏,降低防盗效果,且无法将钢绳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包括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上方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插装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上盖(2)安装有钢绳(3),所述上盖(2)内侧与所述钢绳(3)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一钢绳固定装置,所述钢绳(3)另一端安装有插块(4),所述插块(4)与所述钢绳(3)另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二钢绳固定装置,所述锁体(1)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插块(4)插装于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插块(4)与所述锁体(1)之间安装有锁死装置,所述锁体(1)内开设有电控腔(5),所述电控腔(5)内安装有电池(52)、控制器(53)以及信号接收器(54),所述锁体(1)前壁面安装有指纹传感器(55),所述锁体(1)底部安装有充电口(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凹口(11),所述凹口(11)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一侧内壁,所述上盖(2)一端面固接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与所述凹口(11)相匹配,所述锁体(1)且位于所述开口内固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内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上盖(2)另一端面开设有第一螺栓槽(22),所述第一螺栓槽(22)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插装有第一螺栓(23),所述第一螺栓(23)螺纹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智能封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绳固定装置包括绳卡(32),所述绳卡(32)固接于所述上盖(2)下壁面,所述绳卡(32)内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绳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刘峥王秀峰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刘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