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管网工程的地下排桩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240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管网工程的地下排桩管道结构,其结构包括通梁机构和装夹机构,通过设置了通梁机构在吊绳底部,设置行走轮和第一伺服电机,有利于提高工作筒身和钻头的移动效果,提高通梁效果,设置第一排料槽和第二排料槽,有利于提高排料效果,避免土料堆积影响施工,设置电磁铁环,有利于提高与横梁钢筋笼对接便捷性,同时利用通梁机构进行钢筋铺设工作,通过设置了装夹机构在后排桩内部,设置夹紧块和电磁弹簧,有利于灵活装夹和拆卸横梁钢筋笼,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市政管网工程的地下排桩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管网工程的地下排桩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市政管网工程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排桩指的是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可根据施工情况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地下管道是敷设在地下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松散固体的管道。
[0003]现有排桩支护结构通常是在前后两排桩桩体设置冠梁,并只在前后排桩之间设置一道桩顶连梁组成类似门架的空间结构,由于双排桩只在桩顶有一道连接,使得前后排桩之间的挠曲线变化可能并不一致,这大大影响了双排桩的抗弯能力和整体侧向刚度;现有排桩支护通常需要在主排桩浇筑完成后进行钻孔以及二次浇筑等作业,造成作业效率低下,加大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市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管网工程的地下排桩管道结构,包括前排桩(1)、吊绳(10)和控制器(13),所述前排桩(1)顶部与前冠梁(2)固定连接,所述前排桩(1)后端桩身与桩身连梁(3)固定连接,所述桩身连梁(3)后端与后排桩(4)固定连接,所述后排桩(4)顶部与后冠梁(5)固定连接,所述后冠梁(5)前端与桩顶连梁(6)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梁机构(8)和装夹机构(9),所述通梁机构(8)设于吊绳(10)底部,所述通梁机构(8)包括放置筒(81)、第一排料槽(82)、行走轮(83)、第一伺服电机(84)、工作筒身(85)、钻头(86)、电磁铁环(87)、第二伺服电机(88)、第二排料槽(89)、PLC控制器(810)、信号模块(811)和声波探测器(812),所述吊绳(10)底部与放置筒(81)顶部吊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筒(81)顶部与电线(12)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筒(81)底部设有第一排料槽(82),所述放置筒(81)内筒壁与行走轮(83)相接触,所述行走轮(83)通过皮带与第一伺服电机(8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4)与工作筒身(85)外侧内槽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筒身(85)后端与钻头(86)转动连接,所述钻头(86)外壁与电磁铁环(87)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筒身(85)内侧槽后端壁与第二伺服电机(8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88)轴动端与钻头(86)同轴转动,所述工作筒身(85)内槽后端壁设有第二排料槽(89),所述工作筒身(85)内侧槽与PLC控制器(810)固定连接,所述PLC控制器(810)前端与信号模块(811)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筒身(85)后端外壁与声波探测器(8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4)、电磁铁环(87)、第二伺服电机(88)、信号模块(811)和声波探测器(812)均与PLC控制器(810)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4)、电磁铁环(87)、第二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宝信云建筑综合服务平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