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加工用刀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包括柄部和刃部,刃部设置于柄部一端面,刃部另一端面设置有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呈分度结构,切削端刃设置有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相间分布,切削端刃设置有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交替设置。其采用分度结构设计,将切削端刃设计为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有效降低了切削共振,延长了刀具寿命,降低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切削端刃的抗崩刃能力,保证刀具切削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双圆弧容屑槽结构设计,大大加强了端面的排削能力,提高了端面的钢性强度,有效解决了断刀和排削问题。断刀和排削问题。断刀和排削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刃圆鼻铣刀
[0001]本技术属于机加工用刀具
,具体涉及一种四刃圆鼻铣刀。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机械加工领域中常用的切削刀具,一般具有圆柱体的外观形状,在圆柱表面和一端截面设置切削刃,通过铣刀的旋转对工件进行加工。铣刀有两刃三刃、四刃、五刃、六刃等规格,在通常的铣刀设计中,刃数少的铣刀具有较大的容屑腔,而刃数多的铣刀容屑腔则较小。容屑腔的大小影响了刀具的排屑性能,进而影响了刀具的进给量,在相同的条件下,少刃数的立铣刀具有更大的进给切削量,自然加工效率也较高。但是少刃数立铣刀由于具有加大的容屑腔,刀刃整体显得薄而长,因此刚性较差,加工过程中易折断。
[0003]现有的铣刀设计,如中国专利CN208303998U公开了一种带圆弧容屑槽的钨钢铣刀,其容屑槽设置为圆弧结构,但圆弧容屑槽运用于圆鼻铣刀时,在高进给,高切削的环境下,容易出现断刀,崩刃等现象。中国专利CN209491378U公开了一种圆鼻铣刀,其通过在刀头的尖角处加工倒角面,可以增强尖角处的结构强度,使尖角处的耐磨性更好,不易破损,但其公开的一种圆鼻铣刀不适合于高进给、高切削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断刀,崩刃等现象。
[0004]目前,在机加工领域中,行业竞争激烈,人工成本的提升都需要通过生产成本的节约来控制利润,客户为了加快生产进度,节约生产成本,对机台的转速、进给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而导致延用的刀具断刀,崩刃,排屑不畅等问题不断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在高进给、高切削的切削环境下,有效地解决了刀具断刀、崩刃、排屑不畅、易积屑等问题的频繁发生,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包括柄部和刃部,所述刃部设置于所述柄部一端面,所述刃部另一端面设置有切削端刃,所述切削端刃呈分度结构,所述切削端刃设置有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所述第一分度区和所述第二分度区相间分布,所述第一分度区和所述第二分度区的弧度角之和为180
°
,所述切削端刃设置有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所述刃齿和所述双圆弧容屑槽交替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分度区的弧度角为90
°
~100
°
,所述第二分度区的弧度角为80
°
~90
°
。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刃齿包括长齿和短齿,所述长齿和所述短齿相间分布。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双圆弧容屑槽包括长齿双圆弧容屑槽和短齿双圆弧容屑槽,所述长齿双圆弧容屑槽与所述长齿对应设置,所述
短齿双圆弧容屑槽与所述短齿对应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长齿双圆弧容屑槽包括第一圆弧容屑槽和第二圆弧容屑槽,所述第一圆弧容屑槽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容屑槽的半径,所述第一圆弧容屑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二圆弧容屑槽的槽深。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圆弧容屑槽的前端与所述刃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圆弧容屑槽的前端与所述刃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角为22
°
,所述第二夹角为50
°
。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短齿双圆弧容屑槽包括第三圆弧容屑槽和第四圆弧容屑槽,所述第三圆弧容屑槽的半径小于所述第四圆弧容屑槽的半径,所述第三圆弧容屑槽的槽深小于所述第四圆弧容屑槽的槽深。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圆弧容屑槽的前端与所述刃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四圆弧容屑槽的前端与所述刃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小于所述第四夹角。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夹角为32
°
,所述第四夹角为50
°
。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包括柄部和刃部,刃部设置于柄部一端面,刃部另一端面设置有切削端刃,切削端刃呈分度结构,切削端刃设置有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相间分布,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的弧度角之和为180
°
,切削端刃设置有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交替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采用分度结构设计,将切削端刃设计为第一分度区和第二分度区,有效降低了切削共振,延长了刀具寿命,降低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切削端刃的抗崩刃能力,保证刀具切削的稳定性;同时,采用双圆弧容屑槽结构设计,大大加强了端面的排削能力,提高了端面的钢性强度,有效解决了断刀和排削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五;
[0024]图7为本技术一种四刃圆鼻铣刀的刃部结构示意图之六;
[0025]其中:
[0026]1‑
柄部;
[0027]2‑
刃部;21
‑
切削端刃;211
‑
第一分度区;212
‑
第二分度区;
[0028]31
‑
长齿;32
‑
短齿;
[0029]41
‑
长齿双圆弧容屑槽;411
‑
第一圆弧容屑槽;412
‑
第二圆弧容屑槽;42
‑
短齿双圆弧容屑槽;421
‑
第三圆弧容屑槽;422
‑
第四圆弧容屑槽;
[0030]R1
‑
第一夹角;R2
‑
第二夹角;R3
‑
第三夹角;R4
‑
第四夹角;
[0031]h1
‑
第一圆弧容屑槽槽深;h2
‑
第二圆弧容屑槽槽深;
[0032]h3
‑
第三圆弧容屑槽槽深;h4
‑
第四圆弧容屑槽槽深。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1)和刃部(2),所述刃部(2)设置于所述柄部(1)一端面,所述刃部(2)另一端面设置有切削端刃(21),所述切削端刃(21)呈分度结构,所述切削端刃(21)设置有第一分度区(211)和第二分度区(212),所述第一分度区(211)和所述第二分度区(212)相间分布,所述第一分度区(211)和所述第二分度区(212)的弧度角之和为180
°
,所述切削端刃(21)设置有刃齿和双圆弧容屑槽,所述刃齿和所述双圆弧容屑槽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度区(211)的弧度角为90
°
~100
°
,所述第二分度区(212)的弧度角为80
°
~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齿包括长齿(31)和短齿(32),所述长齿(31)和所述短齿(32)相间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圆弧容屑槽包括长齿双圆弧容屑槽(41)和短齿双圆弧容屑槽(42),所述长齿双圆弧容屑槽(41)与所述长齿(31)对应设置,所述短齿双圆弧容屑槽(42)与所述短齿(32)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刃圆鼻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齿双圆弧容屑槽(41)包括第一圆弧容屑槽(411)和第二圆弧容屑槽(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根,陈历军,卢传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