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006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包括横向并列布置的水浴除尘器和湿法电除尘器,水浴除尘器为初级除尘,湿法电除尘器为二级除尘,水浴除尘器设有下部进气口和顶部排气口,湿法电除尘器设有顶部进气口和下部排气口,水浴除尘器的顶部排气口与湿法电除尘器的顶部进气口连通,水浴除尘器内的下部设有进气喷淋室,喷淋室的下底板上设置若干向下延伸的导气管,进气喷淋室的下方设有水浴池,导气管的下部管壁设有若干径向通孔其伸入水浴池内,水浴除尘器内位于进气喷淋室的侧向及上方空间构成与顶部排气口连通的气流通道,湿法电除尘器内设有除尘电极,除尘电极间构成竖直设置的气流除尘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对含有高浓度粉尘的废气的除尘效果。度粉尘的废气的除尘效果。度粉尘的废气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中除了含有有害气体外同时还含有粉尘等固体废物,因此在工业废气排放前首先需要进行除尘处理。目前常用的除尘方法主要分为干法除尘和湿法除尘。湿法除尘是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经过洗涤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技术。在湿法除尘中有采用水浴浸泡式进行粉尘吸附的除尘装置,这类装置将经过喷淋后的废气通过导气管导入水池,通过气体与水池内水的碰撞冲击由水将粉尘捕获,其除尘效果往往难以满足目前的排放要求。如串联多组导气管及水池则对气体造成极大的压力损失。在湿法除尘中还有湿式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主要处理含水较高乃至饱和的湿气体。这种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压力损失,但是其对进口废气具有一定要求,直接处理高浓度粉尘的废气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以提高对含有高浓度粉尘的废气的除尘效果。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包括横向并列布置的水浴除尘器和湿法电除尘器,所述水浴除尘器为初级除尘,所述湿法电除尘器为二级除尘,所述水浴除尘器设有下部进气口和顶部排气口,所述湿法电除尘器设有顶部进气口和下部排气口,所述水浴除尘器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湿法电除尘器的顶部进气口连通,所述水浴除尘器内的下部设有进气喷淋室,所述喷淋室的下底板上设置若干向下延伸的导气管,所述进气喷淋室的下方设有水浴池,所述导气管的下部管壁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所述水浴池内,所述水浴除尘器内位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侧向及上方空间构成与所述顶部排气口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湿法电除尘器内设有除尘电极,所述除尘电极间构成竖直设置的气流除尘通道。
[0005]进一步地,所述水浴池为顶部开口,所述水浴池的侧壁中三面为固定壁一面为活动壁,所述活动壁的底边与所述水浴池的底部铰接,所述活动壁的侧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壁间密封。根据不同性质的粉尘调整活动壁角度即可调节在水浴池内液位高度,达到最优的除尘效果。
[000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为倾斜设置,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与所述水浴池的活动壁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与所述水浴池的固定壁一侧的间距,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的较低一侧靠近所述下部进气口。进气喷淋室的倾斜底板使进气气流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而初步混合烟尘的泥水则可沿底板流下起到冲刷底板的作用,在水浴池的固定壁一侧具有较大的流量,水浴池的活动壁一则具有较小的流量,当活动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能起到单方向冲刷水浴池底部淤泥的作用,具有很好地排污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与所述水平面夹角为5
°
~20
°
。大角度能过获得最大的冲刷流量但是不利于气流分布,而过小的倾角则无法形成流量差,在该角度范围内可以兼顾气流分布效果及冲刷效果,保持除尘器长时间的高效率运作。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浴池的固定壁以及底部由所述水浴除尘器的壳体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浴除尘器的底部位于所述水浴池的侧方设有第一灰斗。
[0010]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进气喷淋室上方的所述气流通道内设有竖直方向弯折的除雾板,所述除雾板在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多块构成一层除雾层,所述除雾层在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层。
[0011]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湿法电除尘器的排气含水量,所述湿法电除尘器内位于所述下部排气口处设有若干并列设置的倾斜导气板,所述倾斜导气板远离所述下部排气口的一边低于靠近所述下部排气口的一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倾斜导气板之间平行布置,所述下部排气口的入口端上沿设有向远离所述下部排气口延伸并向下弯曲的控水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排气口为渐缩变径管,所述下部排气口呈上翘式倾斜设置,所述下部排气口的倾斜角度为5
°
~10
°
。渐缩变径管能够使烟气流速缓慢过渡,配合倾斜设置角度,将部分凝结的水汽回流至湿法电除尘器内部。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水浴湿法除尘和湿式电除尘相结合,组成双级除尘系统,利用水浴湿法除尘去除烟气中的大部分粉尘,使第一级出口达50mg/m3以下,在经过水浴湿法除尘后,由湿式电除尘进一步去除烟气中的剩余细颗粒粉尘,最终出口外排能够达到10mg/m3以下,充分利用了水浴湿法除尘控制进入湿式电除尘的粉尘浓度,保证了湿式电除尘器的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水浴池位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包括横向并列布置的水浴除尘器1和湿法电除尘器2,其中水浴除尘器1为初级除尘,湿法电除尘器2为二级除尘。水浴除尘器1和湿法电除尘器2均设置呈竖直的气道,而将两者串联。即水浴除尘器1设有下部进气口101和顶部排气口102,湿法电除尘器2设有顶部进气口201和下部排气口202,水浴除尘器1的顶部排气口101与湿法电除尘器2的顶部进气口201连通。粉尘浓度较大的烟气在进入初级的水浴除尘器1除尘降低浓度后再直接进入湿法电除尘器2除尘以达到理想的排放效果。
[0020]水浴除尘器1具有一大致呈长方体的壳体结构,在水浴除尘器1的中下部,靠近下部进气口101位置分隔出一个进气喷淋室103,下部进气口101与进气喷淋室103连通。进气喷淋室103的底板1031为倾斜设置,其靠近下部进气口101的一侧较低,而远离下部进气口
101的一侧较高。进气喷淋室103的底板1031与水平面夹角为5
°
~20
°
。在底板1031的上方设置多个喷淋口104进行水雾喷射。底板1031上开设若干竖直方向的通孔,在通孔内插入竖直的导气管105。导气管105的下部管壁设有若干径向通孔1051。
[0021]在进气喷淋室103的下方设有水浴池106,水浴池106的底面1061为水浴除尘器1的壳体的底面。水浴池106的侧壁其中三面侧壁为固定壁1062由壳体构成,另一面侧壁为活动壁1063,水浴池106整体形成顶部开口结构,活动壁1063位于远离下部进气口101的一侧。活动壁1063的底边与水浴池106的底部铰接,活动壁1063的侧端与相邻的固定壁1062间密封处理。通过转动活动壁1063则能够调整水浴池106能承接的液体的高度。导气管105从进气喷淋室103的底板1031插下后,导气管105的底端进入水浴池106。水浴池106内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而导气管105的径向通孔1051全部没入水浴池106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并列布置的水浴除尘器和湿法电除尘器,所述水浴除尘器为初级除尘,所述湿法电除尘器为二级除尘,所述水浴除尘器设有下部进气口和顶部排气口,所述湿法电除尘器设有顶部进气口和下部排气口,所述水浴除尘器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湿法电除尘器的顶部进气口连通,所述水浴除尘器内的下部设有进气喷淋室,所述喷淋室的下底板上设置若干向下延伸的导气管,所述进气喷淋室的下方设有水浴池,所述导气管的下部管壁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导气管的下端伸入所述水浴池内,所述水浴除尘器内位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侧向及上方空间构成与所述顶部排气口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湿法电除尘器内设有除尘电极,所述除尘电极间构成竖直设置的气流除尘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池为顶部开口,所述水浴池的侧壁中三面为固定壁一面为活动壁,所述活动壁的底边与所述水浴池的底部铰接,所述活动壁的侧端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壁间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为倾斜设置,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与所述水浴池的活动壁一侧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与所述水浴池的固定壁一侧的间距,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的较低一侧靠近所述下部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高效湿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喷淋室的底板为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姚俊李杰赵颏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华能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