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86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涉及锚杆拉拔仪领域,包括手动液压泵、中空液压千斤顶、智能数显压力表、锚具、夹片和手提箱,手提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中部设置主提手,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提手,箱体底部前后对称设置两根背带,锚杆拉拔仪还包括反力支撑环,反力支撑环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反力支撑环本体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锚杆拉拔仪还包括若干根延长杆,延长杆包括延长杆本体和固接在延长杆本体下部的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的锚杆拉拔仪组装时中空液压千斤顶的施力方向不与地面或墙面垂直、无法测量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小于规定值的植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以及转运困难的问题。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以及转运困难的问题。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以及转运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


[0001]本技术属于锚杆拉拔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拉拔仪是一种质检单位必备的现场检测仪器,主要被用来检测各种锚杆、钢筋等锚固体的锚固力。锚杆拉拔仪由手动液压泵、中空液压千斤顶、智能数显压力表、锚具、夹片和手提箱组成,中空液压千斤顶为中空自复位式,智能数显压力表可直接读取锚杆拉力值(kN),并有峰值保持、存储和查询功能,特别适合现场使用,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0003]锚杆拉拔仪在测量锚杆拉力值之前需要将各个配件进行组装。
[0004]现有的锚杆拉拔仪一般不设置反力支撑环,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直接用中空液压千斤顶的底部顶住地面或墙面。当被测量植筋或锚杆的周边地面或墙面不平整或存在凸起时,中空液压千斤顶的底部与地面或墙面不平行,中空液压千斤顶的施力方向不与地面或墙面垂直,导致测量出的锚杆拉力值存在偏差。测量过程中,中空液压千斤顶也会因为植筋或锚杆的周边地面或墙面不平整或存在凸起而晃动,导致测量出的锚杆拉力值不稳定。有的现有的锚杆拉拔仪设置反力支撑环,但是反力支撑环的后表面为平面,仍然会导致测量出的锚杆拉力值有偏差或不稳定。
[0005]现有的锚杆拉拔仪只能测量露出地面或墙面规定长度的植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当植筋或锚杆露出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小于规定值时,植筋或锚杆无法穿过中空液压千斤顶,所以无法测量。
[0006]锚杆拉拔仪的其他组件都收纳在手提箱内,收纳后的手提箱总重达到30
‑ꢀ
40kg甚至40kg以上。现有的手提箱只在箱体中部设置一个提手供单人提拉,单人提拉30

40kg甚至40kg以上的锚杆拉拔仪非常吃力,转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解决现有的锚杆拉拔仪组装时中空液压千斤顶的施力方向不与地面或墙面垂直、无法测量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小于规定值的植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以及转运困难的问题。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包括手动液压泵、中空液压千斤顶、智能数显压力表、锚具、夹片和手提箱,所述手提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中部设置主提手,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提手,箱体底部前后对称设置两根背带,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反力支撑环,所述反力支撑环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为实心设置,反力支撑环本体上设置贯穿前后表面的内孔,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若干根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包括延长杆本体和固接在延长杆本体下部的套筒,所述延长杆本体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套筒设置与待检测植筋或锚杆匹配的内螺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和箱盖的一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扣卡接、另一端通过铰
链铰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为长度可调背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支撑环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左表面和右表面均为外凸的弧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上方设置反力支撑环提手。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锚杆拉拔仪设置了反力支撑环,反力支撑环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反力支撑环本体为实心设置,反力支撑环本体上设置贯穿前后表面的内孔,反力支撑环本体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组装锚杆拉拔仪时,在中空液压千斤顶与地面或墙面之间设置反力支撑环,反力支撑环的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能够容纳植筋或锚杆的周边不平整或存在凸起的地面或墙面,保证中空液压千斤顶的施力方向与地面或墙面垂直,从而保证测量出的锚杆拉力值准确且稳定。
[0015]本技术的锚杆拉拔仪设置延长杆。当植筋或锚杆露出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小于规定值时,测试人员将匹配的延长杆通过套筒与植筋或锚杆螺纹连接后再将延长杆与植筋或锚杆组成的整体穿过中空液压千斤顶,然后将锚具和夹片与延长杆本体连接,即可测量露出地面或墙面的长度小于规定值的植筋或锚杆的锚杆拉力值。
[0016]本技术的锚杆拉拔仪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提手,箱体底部前后对称设置两根背带。转运锚杆拉拔仪时,可由两名操作员工手提侧提手共同转运,或由一名操作员工通过背带背负转运。锚杆拉拔仪较为轻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手提箱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反力支撑环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反力支撑环后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反力支撑环俯视图;
[0021]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反力支撑环顶住存在凸起的墙面或地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反力支撑环顶住存在凸起的墙面或地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7为延长杆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6和7所示,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包括手动液压泵、中空液压千斤顶、智能数显压力表、锚具、夹片和手提箱1,所述手提箱1包括箱体12和箱盖11,所述箱体12中部设置主提手14,所述箱体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提手15,箱体12底部前后对称设置两根背带16,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反力支撑环2,所述反力支撑环2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21,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21为实心设置,反力支撑环本体21上设置贯穿前后表面的内孔23,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21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24,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若干根延长杆3,所述延长杆3包括延长杆本体31和固接在延长杆本体31下部的套筒32,所述延长杆本体31上设置外螺纹,所述套筒32设置与待检测植筋或锚杆匹配的内螺纹。
[0026]所述箱体12和箱盖11的一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扣13卡接、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
[0027]卡扣13用于实现箱盖11与箱体12的开闭。
[0028]所述背带16为长度可调背带。
[0029]背带16长度可调,不同的操作员工能够通过调节背带16的长度使其适合自身背负。
[0030]所述反力支撑环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左表面和右表面均为外凸的弧面。
[0031]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21上方设置反力支撑环提手22。
[0032]操作员工能够通过反力支撑环提手22方便快捷的对反力支撑环2进行转运。
[0033]本技术的锚杆拉拔仪设置了反力支撑环,反力支撑环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反力支撑环本体为实心设置,反力支撑环本体上设置贯穿前后表面的内孔,反力支撑环本体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组装锚杆拉拔仪时,在中空液压千斤顶与地面或墙面之间设置反力支撑环,反力支撑环的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能够容纳植筋或锚杆的周边不平整或存在凸起的地面或墙面,保证中空液压千斤顶的施力方向与地面或墙面垂直,从而保证测量出的锚杆拉力值准确且稳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锚杆拉拔仪,包括手动液压泵、中空液压千斤顶、智能数显压力表、锚具、夹片和手提箱(1),所述手提箱(1)包括箱体(12)和箱盖(11),所述箱体(12)中部设置主提手(1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侧提手(15),箱体(12)底部前后对称设置两根背带(16),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反力支撑环(2),所述反力支撑环(2)包括反力支撑环本体(21),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21)为实心设置,反力支撑环本体(21)上设置贯穿前后表面的内孔(23),所述反力支撑环本体(21)后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弧形的凸块(24),所述锚杆拉拔仪还包括若干根延长杆(3),所述延长杆(3)包括延长杆本体(31)和固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经纬董福坤姚晓荣李伟姜长琳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检试验装备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