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97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其内部构成有生物反应区、围绕生物反应区布置且底部与生物反应区相连通的膜分离区;至少一个生物膜组件,安装于膜分离区内,且每一生物膜组件均通过集水管连通至反应池外部,用以向外输出清水;搅拌单元,包括由上而下的伸入生物反应区内的搅拌轴、套装于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片;填料单元,安装于搅拌轴的外周。其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细小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能够降解污水中的C OD等相关物质以降低整个膜生物反应区的有机负荷。负荷。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反应器,由于膜的过滤作用,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龄的彻底分离,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中污泥膨胀问题。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低,设计、操作简化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0003]但是传统的完全混合式MBR膜池多为方形,膜组件放置于池体中间,依靠上升水流进行搅拌,各种物质的均匀混合会加速膜污染的产生;且膜组件占池体较大位置,难以添加填料,使得有机负荷有限制,只能通过增大池体来解决。
[0004]基于上述,本案致力于对于传统的膜生物反应器进行重新设计,以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避免细小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能够降解污水中的COD等相关物质以降低整个膜生物反应区的有机负荷的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
[0008]反应池,其内部构成有生物反应区、围绕生物反应区布置且底部与生物反应区相连通的膜分离区;
[0009]至少一个生物膜组件,安装于膜分离区内,且每一生物膜组件均通过集水管连通至反应池外部,用以向外输出清水;
[0010]搅拌单元,包括由上而下的伸入生物反应区内的搅拌轴、套装于搅拌轴外周的搅拌叶片;
[0011]填料单元,安装于搅拌轴的外周。
[0012]较佳的,反应池由环形的外壳墙体合围而成,且外壳墙体内环形布置有内墙,并由内墙将反应池内部分隔成内外布置的生物反应区及膜分离区。
[0013]较佳的,反应池内底部倾斜设置的构成有污泥槽,用以收集沉降的细小颗粒物。
[0014]较佳的,集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用以控制集水管的通断。
[0015]较佳的,生物膜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对称布置于膜分离区内。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生物膜组件、搅拌轴、搅拌叶片以及填料
单元,且反应池内构成有底部相连通的生物反应区和膜分离区,能够有效避免细小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能够降解污水中的COD等相关物质以降低整个膜生物反应区的有机负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
[0020]参阅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
[0021]反应池,其内部构成有生物反应区7、围绕生物反应区7布置且底部与生物反应区7相连通的膜分离区8;
[0022]至少一个生物膜组件2,安装于膜分离区8内,且每一生物膜组件2均通过集水管6连通至反应池外部,用以向外输出清水;
[0023]搅拌单元,包括由上而下的伸入生物反应区7内的搅拌轴4、套装于搅拌轴4外周的搅拌叶片5;
[0024]填料单元11,安装于搅拌轴4的外周。
[0025]在具体应用中,生物膜组件2完全浸没在膜分离区8中,污水由外界进入生物反应区7,且污水中掺杂有大颗粒污泥及细小颗粒物,搅拌轴4通过与外部传动连接的电机带动下,同步带动搅拌叶片5转动并搅拌污水,使得生物反应区7内的水处于旋流状态,大颗粒污泥受离心力作用通过生物反应区7与膜分离区8相连通的液流通道进入膜分离区8中,而细小颗粒物受离心力作用集中于中间,并通过生物膜组件2的作用将处理后的清水由集水管6流出外界,而细小颗粒物沉降在反应池底部,可以有效避免细小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同时填料单元11内装载的填料能够在生物反应区7内降解污水中的COD等相关物质,从而降低整个膜生物反应区7的有机负荷。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池、生物膜组件2、搅拌轴4、搅拌叶片5以及填料单元11,且反应池内构成有底部相连通的生物反应区7和膜分离区8,能够有效避免细小颗粒物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能够降解污水中的COD等相关物质以降低整个膜生物反应区7的有机负荷。
[00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应池由环形的外壳墙体1合围而成,且外壳墙体1内环形布置有内墙3,并由内墙3将反应池内部分隔成内外布置的生物反应区7及膜分离区8。进一步的,反应池内底部倾斜设置的构成有污泥槽9,用以收集沉降的细小颗粒物。进一步的,集水管6上安装有控制阀10,用以控制集水管6的通断,此外,集水管6向外连接有抽水设备,例如水泵。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的填料单元11包括镂空设计的箱体以及收纳于箱体内填料,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且上述的环形可以是环形的圆,也可以是环形的均匀多边形,例如四边形、六边形等,并不局限于此。
[002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生物膜组件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对称布置于膜分离区8内。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其内部构成有生物反应区(7)、围绕所述生物反应区(7)布置且底部与所述生物反应区(7)相连通的膜分离区(8);至少一个生物膜组件(2),安装于所述膜分离区(8)内,且每一所述生物膜组件(2)均通过集水管(6)连通至反应池外部,用以向外输出清水;搅拌单元,包括由上而下的伸入所述生物反应区(7)内的搅拌轴(4)、套装于所述搅拌轴(4)外周的搅拌叶片(5);填料单元(11),安装于所述搅拌轴(4)的外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有机负荷的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由环形的外壳墙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运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