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揿键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66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器开关。它包括揿键头、扣锁芯、压簧、壳体、面板等部件,在壳体内上端设置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揿键头,揿键头下端设置扣锁芯,扣锁芯下端设置压簧,上述结构的揿键式开关可使电弧减少50%,噪音下降80%,实现机械滑动且有识别标记,透明体揿键头具有珠宝式的高雅,可配合房屋装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压电器开关。众所周知,现行市场低压开关有拉线式、拨键式和翘键式开关,广泛地用于人们的生产及生活领域,上述开关的不足之处是开关触点易磨损、通断标记不明朗、开关无显示装置(在无电及暗室情况下难以找到开关位置),使用时有噪音。本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能识别开关位置及通断标记、机械动作滑动式及使用无噪音的揿键式开关。本技术可以通过下列措施来达到采用绝缘材料制作成壳体,在壳体内上端设置揿键头并与设置其下方的键托扣紧连接,扣锁芯上端方头与键托下端方座配合连接,中间套有可纵向滑动的压簧及接触片,上述装置套在壳体腔内滑动,扣锁芯下端设置顶簧,扣锁针下端穿过扣锁片下端后嵌装在壳体凸台槽中,上端穿过扣锁片上端后嵌装在扣锁芯轨道里。揿键头采用透明材料,揿键头与键托间设置膜片透出壳腔内装置的指示灯光亮。扣锁芯轨道设置下端台阶、右上端台阶、中部台阶、左上端台阶。上述结构设置在面板上即形成揿键式开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将上置的压簧移为下置顶簧,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因而①达到电弧减少50%,噪音下降80%;②实现机械动作滑动式;③结构紧凑,体积可大幅度缩小;④有识别标记。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揿键式开关正面剖视图。图2是揿键式开关侧面剖视图。图3是揿键式开关扣锁芯循环轨道示意图。参照附图1~2,本技术由揿键头1、膜片2、键托3、压簧4、接触片5、接触头6、接线头7、顶簧8、壳体9、扣锁芯10、扣锁片11、扣锁针12,扣锁体凸台槽17和面板18组成。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壳体9。在壳体9内顶部设置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的揿键头1,在揿键头1下方设置键托3并扣紧连接,在揿键头1与键托之间设置膜片2,在膜片上可作标记,扣锁芯10上端方头与键托3下端方座配合连接,中间套有压簧4,接触片5,上述装置套在壳体9腔内,扣锁芯10下端设置顶簧8,扣锁针12下端穿过扣锁片下端后嵌装在壳体凸台槽17中,上端穿过扣锁片11上端后嵌装在壳体9轨道里,上述结构设置在面板18上即为揿键式开关产品。参照附3,扣锁芯10循环轨道上设置下端台阶13,右上端台阶14、中部台阶15、左上端台阶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压簧4、接触片5、接触头6、接线头7、面板18组成的揿键式开关,其特征是该开关还由揿键头1、膜片2、键托3、顶簧8、壳体9、扣锁芯10、扣锁片11、扣锁针12、壳体凸台槽17组成,揿键头1设置在壳体内的顶部,下端与键托3扣紧连接,扣锁芯10上端与键托3连接,下端设置顶簧8,扣锁针12下端穿过扣锁片11下端后嵌装在壳体凸台槽17中,上端穿过扣锁片11上端后嵌装在扣锁芯10轨道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压簧4、接触片5、接触头6、接线头7、面板18组成的揿键式开关,其特征是该开关还由揿键头1、膜片2、键托3、顶簧8、壳体9、扣锁芯10、扣锁片11、扣锁针12、壳体凸台槽17组成,揿键头1设置在壳体内的顶部,下端与键托3扣紧连接,扣锁芯10上端与键托3连接,下端设置顶簧8,扣锁针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