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龙专利>正文

漏电切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61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电切电保护器,其壳体内设有电磁铁,它上面的线圈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连接,电磁铁上方设有绝缘杆,该绝缘杆对应电磁铁的位置包裹有厚衔铁层绝缘杆对应壳体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位置设有相应的接触点,且这些接触点通过各自的引线与壳体的三相(或单相)电源出线接线柱对应连接。(*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器。现有的动力电源和民用市电电源一旦用电设备漏电,危险性很大,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引发火灾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有漏电保护器进入市场。但这促漏电保护器必须是在用户触摸用电器漏电外壳造成电源短路的情况下才切断电源。这种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能保证100%的安全,而且电源短路时易烧毁漏电保护器。此外现有的漏电保护器只适用于单相市电电源的用电器,而不能用于动力电源的用电设备,应用面窄。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达100%且使用寿命长应用面宽的漏电切电保护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漏电切电保护器,它包括有壳体(1),壳体(1)上接有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及出线接线柱(3),出线柱(3)引出三相(或单相)电源与与用电设备(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电磁铁(5),它上面的线圈(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用电设备(4)外壳连接,电磁铁(5)上方设有绝缘杆(7),该绝缘杆(7)对应电磁铁(5)的位置包裹有厚衔铁层(8),绝缘杆(7)对应壳体(1)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接触点(9),且这些接触点(9)通过各自的引线与壳体(1)的三相(或单相)电源出线接线柱(3)对应连接。本技术利用用电设备的漏电传给电磁铁工作,使它切断电源,其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达100%,只要用电设备在工作中有漏电现象发生,本技术立即就将工作电路切断,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结构合理,成本低,安全性强,而且无需靠电路短路来保护,故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单相电源的用电器,同样适用于三相电源的用电设备,应用面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本技术在壳体(1)内对应其电源进线接线柱(2)的另一侧位置设有立柱(10),绝缘杆(7)与其铰接,且绝缘杆(7)铰接的同侧端与壳体(1)内底面相应位置之间连有平衡弹簧(11),壳体(1)内对应绝缘杆(7)靠近电源进线接线柱(2)位置的一端设有弹簧扣头(12),它的中部通常与绝缘杆(7)的相应一端紧密贴触,保证绝缘杆(7)上的各接触点(9)与壳体(1)的电源进线接线柱(2)对应接通,而在电磁铁(5)吸合时,弹簧扣头(12)的下端抵压在绝缘杆(7)同一端的上部,使绝缘杆(7)上的接触点(9)与壳体(1)的电源进线接线柱(2)脱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中是以三相电源为例。通常情况下,即用电设备(4)外壳不带电的情况下,线圈(6)上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5)不工作,此时绝缘杆(7)被壳体(1)内的弹簧扣头(12)紧密贴触,处于平衡状态,其上的三个接触点(9)与三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对应连接,并通过三个三相电源出线接线柱(3)向用电设备(4)供电使其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漏电使用电设备(4)外壳带电时,则壳体(1)内的电磁铁(5)上的线圈(6)有电流通过,使电磁铁(5)产生磁力吸合绝缘杆(7)的厚衔铁层(8),使绝缘杆(7)的带接触点(9)的一端脱开弹簧扣头(12)绕其与立柱(10)的铰接点向下转动,直至弹簧扣头(12)的下端抵压在绝缘杆(7)同一端的上部,此时绝缘杆(7)的三个接触点(9)与三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脱开,达到了自动切断电源的目的,安全可靠性达100%。当故障排除后,从壳体(1)外扳动一下弹簧扣头(12),则绝缘杆(7)在平衡弹簧(11)的恢复力作用下使其带接触点(9)的一端向上翘起,重被弹簧扣头(12)的中部紧密贴触,使绝缘杆(7)上的接触点(9)又与电源进线接线柱(2)连通,电源重又向用电设备(4)供电,保证其安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电切电保护器,它包括有壳体(1),壳体(1)上接有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及出线接线柱(3),出线柱(3)引出三相或单相电源与与用电设备(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电磁铁(5),它上面的线圈(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用电设备(4)外壳连接,电磁铁(5)上方设有绝缘杆(7),该绝缘杆(7)对应电磁铁(5)的位置包裹有厚衔铁层(8),绝缘杆(7)对应壳体(1)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接触点(9),且这些接触点(9)通过各自的引线与壳体(1)的三相(或单相)电源出线接线柱(3)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漏电切电保护器,它包括有壳体(1),壳体(1)上接有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及出线接线柱(3),出线柱(3)引出三相或单相电源与与用电设备(4)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电磁铁(5),它上面的线圈(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用电设备(4)外壳连接,电磁铁(5)上方设有绝缘杆(7),该绝缘杆(7)对应电磁铁(5)的位置包裹有厚衔铁层(8),绝缘杆(7)对应壳体(1)三相(或单相)电源进线接线柱(2)的位置设有相应的接触点(9),且这些接触点(9)通过各自的引线与壳体(1)的三相(或单相)电源出线接线柱(3)对应连接。2.按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