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0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棒单向伸出货叉,涉及堆垛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晶棒运输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传动连接的上臂、中臂以及下臂,所述上臂与堆垛机固定连接,所述上臂上设置有单向伸出机构,所述单向伸出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以及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中臂和所述下臂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下臂底端固定有货叉,所述货叉沿所述下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货叉移动过程中与晶托相抵并包覆晶棒且不与所述晶棒贴合;所述货叉内设置有扫码器,所述扫码器设置在所述货叉朝向所述中臂的一端,所述扫码器与所述货叉固定连接。叉固定连接。叉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棒单向伸出货叉


[0001]本技术涉及堆垛机的
,具体是一种晶棒单向伸出货叉。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力资源成本高的今天,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实现自动化管理成为企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对于制造业来说,物流成本在其成本中比重是相当大的,统计数据显示,物流费用通常占制造成本50%以上的比例,因此,物料与仓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已经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与企业的效益密不可分。
[0003]由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业效率及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可以使得企业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立体库的基本技术也日益成熟,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很多企业不仅建设中大型的立体库,也根据需要建设了很多中小型自动化立体库。
[0004]现在的单晶硅相关行业的晶棒运输仍用人力运输的方式,晶棒原料由晶托和晶棒固定在一起组成,最大尺寸为:长760、宽164、高246,重量更是达到200kg以上,搬运时不允许触碰晶棒,大幅度增加人工搬运难度,且现有库位占地面积大,库存量小,人工取放料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即晶棒运输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传动连接的上臂、中臂以及下臂,所述上臂与堆垛机固定连接,所述上臂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中臂和所述下臂传动连接,所述上臂上还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以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0006]所述下臂底端固定有货叉,所述货叉沿所述下臂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货叉移动过程中与晶托相抵,并包覆晶棒且不与所述晶棒贴合;
[0007]所述货叉内设置有扫码器,所述扫码器设置在所述货叉朝向所述中臂的一端,所述扫码器与所述货叉固定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伸出机构控制货叉的伸出以搬运货物,扫描器固定在货叉内以节省空间。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臂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件以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支撑件的底端与所述上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悬架回转连接,所述悬架与堆垛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面啮合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机构保证货叉能够搬运堆垛机不同侧的晶棒。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货叉内还设置第二传感器以及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货叉背离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货叉朝向所述中臂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基于货架内货物的有无向所述控制器传输货架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货架信号改变所述货叉的位置以
及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
[0012]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基于其与所述货物的距离向所述控制器输送距离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距离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传感和第三传感器配合使用控制货叉的准确性以及控制距离避免货物损坏。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臂的两个宽度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基于其与所述中臂的距离向所述控制器传递位置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位置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传感器配合使用,避免中臂与上臂分离。
[00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两个齿轮,所述中臂和所述下臂上均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啮合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臂与下臂同步移动。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齿轮的上齿轮与下齿轮的齿数比为1:2。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臂与下臂达到倍乘的效果。
[002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货叉呈矩形框,所述货叉朝向所述中臂的一端闭合设置,所述货叉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所述货叉的开口端固定有“门”型钢材以避免所述晶托滑落,所述货叉的闭合端高度小于其开口端高度以避免所述晶托与所述扫码器和所述第三传感器相抵。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避免货物损坏。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感器采用限位传感器。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传感器采用接近型传感器。
[002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传感器采用漫反射传感器。
[002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6]1、本技术的单向伸出机构和旋转机构均由齿轮传动,伺服电机提供动力,精度高于市面上采用链条传动;
[0027]2、本技术货叉的一个侧壁开口设置、另一侧壁闭合设置,相比于两侧伸出的货叉,本技术设置有用于放置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的空间;
[0028]3、本技术通过旋转机构和单向伸出机构控制货叉的转动和伸出,保证堆垛机不同侧的晶棒均能够进行拾取搬运,节省了人力同时不会损坏晶棒;
[0029]4、本技术相比于双侧开口的货叉,本技术的扫码器和第三传感器均设置在货叉内,节省了货叉外的占用空间,避免了第三传感器和扫码器的损坏,同时不会损坏晶棒。
附图说明
[0030]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晶棒单向伸出货叉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晶棒单向伸出货叉的俯视图。
[0032]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晶棒单向伸出货叉的侧视图。
[0033]图4示出了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34]附图标记:1、上臂;11、第一传感器;2、中臂;3、下臂;4、悬架;51、第一伺服电机;52、支撑件;61、第二伺服电机;62、传动齿轮;7、货叉;71、扫码器;72、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6]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传动连接的上臂1、中臂2以及下臂3,上臂1、中臂2以及下臂3均水平设置,上臂1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51以及支撑件52,支撑件52的底端呈扁圆环柱体,支撑件52的底端与上臂1焊接固定,第一伺服电机51竖直设置且其输出轴与支撑件52的底端侧壁面啮合连接,第一伺服电机51的顶端螺纹连接在悬架4上,支撑件52的顶端贯穿悬架4并与悬架4回转连接,悬架4与堆垛机螺纹连接,堆垛机能够带动悬架4移动,进而带动上臂1移动至指定位置。
[0037]如图3所示,上壁上还设置有单向伸出机构,单向伸出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1以及传动齿轮62,传动齿轮62竖直贯穿上臂1,传动齿轮62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传动连接的上臂(1)、中臂(2)以及下臂(3),所述上臂(1)与堆垛机固定连接,所述上臂(1)上设置有单向伸出机构,所述单向伸出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61)以及传动齿轮(62),所述传动齿轮(62)分别与所述中臂(2)和所述下臂(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62)传动连接;所述下臂(3)底端固定有货叉(7),所述货叉(7)沿所述下臂(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货叉(7)移动过程中与晶托相抵,并包覆晶棒且不与所述晶棒贴合;所述货叉(7)内设置有扫码器(71),所述扫码器(71)设置在所述货叉(7)朝向所述中臂(2)的一端,所述扫码器(71)与所述货叉(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1)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支撑件(52)以及第一伺服电机(51),所述支撑件(52)的底端与所述上臂(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52)的顶端与悬架(4)回转连接,所述悬架(4)与所述堆垛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1)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件(52)的侧壁面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棒单向伸出货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7)内还设置第二传感器(72)以及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72)设置在所述货叉(7)背离所述传动齿轮(62)的一端,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货叉(7)朝向所述中臂(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感器(72)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72)基于货架内货物的有无向所述控制器传输货架信号,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货架信号改变所述货叉(7)的位置以及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楠刘大江孟详为刘烁吴文恪
申请(专利权)人:非凡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