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预制相结合的桥上接轨的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既有铁路线的改建扩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预制相结合的桥上接轨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新建铁路与既有线并轨多在路基段完成,目前还未有已修建铁路中实现桥上接轨的工程实例。
[0003]铁路接轨必然离不开道岔结构,起受力复杂,易于破坏,置换困难。为保证道岔结构的耐久性和铁路的安全,规范要求道岔结构位于桥上时,必须布置在整体的连续桥面上,同时,道岔尖距离梁缝必须大于等于18m,因此当道岔位于桥上时,传统的方法多采用多孔连续梁,并控制挠跨比不大于1/4000,一般跨径不大于48m,根据道岔的型号和长度,多采用6
‑
32m、4
‑
32m或3
‑
32m等宽或变宽连续梁。
[0004]若照搬路基段的并轨技术来指导桥上接轨,即中断既有线运营,并拆除既有上部结构梁体和桥墩,按全新设计的道岔连续梁及配套桥墩和基础施工,该方案缺点明显,需中断既有线运行,并需以最快的速度按设计图纸完成新建道岔桥梁及桥墩的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预制相结合的桥上接轨的组合结构,用于新建铁路(20)与既有线(10)在桥上实现接轨,其特征在于:包括现浇结构的大框架(1)、预制结构的小框架(2);现浇的所述大框架(1)设置在既有线(10)相邻的两个桥墩(3)之间,且其宽度大于原既有线桥梁的宽度,并向外侧的新建铁路(20)偏心设置;所述大框架(1)的下部通过桩基(4)加固,其上端面与桥墩(3)的上端面平齐;两个相邻的大框架(1)之间、在中间的桥墩(3)外侧方向,通过向对方伸出若干预埋的预留钢筋接头(5)以及接头带的现浇混凝土进行彼此连接;预制的若干所述小框架(2)横向设置在所述大框架(1)上,以及跨设在相邻两个大框架之间和桥墩(3)之上;所述小框架(2)的上方设置新建铁路(20)、既有线(10)及道岔装置,作为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望青,柏华军,陶然,彭文成,严爱国,李波,余兴胜,秦寰宇,张宪亮,夏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