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及该生产线的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50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及该生产线的缓冲器。缓冲器包括:具有多个隔室的隔室单元,每个隔室配置成接收和释放部件承载件;第一往复运动单元,其布置在隔室单元的上游,该第一往复运动单元配置成从缓冲器的上游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部设备拾取部件承载件,并将部件承载件布置到隔室单元的隔室中;第二往复运动单元,其布置在隔室单元的下游,第二往复运动单元配置成从隔室单元的隔室拾取部件承载件,并将部件承载件布置到缓冲器的下游的至少一个第二外部设备中;至少一个对接端口,其配置成将第一外部设备对接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或将第二外部设备对接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运动单元。运动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及该生产线的缓冲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及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的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图9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生产线1000。该现有技术生产线1000包括用于执行制造部件承载件20的预确定步骤的第一过程站60。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0被布置在第一过程站60的下游,并且将所处理的部件承载件20传送到专用的第一容纳部61中,例如容器(magazine)。然后,部件承载件20 从第一容纳部61被手动传送到第二容纳部81中,部件承载件20通过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0从第二容纳部81传送到第二过程站80,用于执行制造部件承载件20的其他预确定步骤。
[0003]目前,第二过程站80中的下游过程存在中断时间和计划外停机(USD) 的高风险,这种USD的后果非常严重,例如:部件承载件20过热,部件承载件20过度腐蚀。一旦任何过程停止,生产线1000不能在该过程之前或之后处理部件承载件20,因此部件承载件20需要同时储存在第一容纳部 61、第二容纳部81中。
[0004]可能需要一种生产线,该生产线能够尽量减少中断时间和意外停机的风险。该需要是通过本技术的主题来实现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如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包括:具有多个隔室的隔室单元,每个隔室配置成接收和释放部件承载件;布置在隔室单元的上游的第一往复运动单元,该第一往复运动单元配置成从缓冲器的上游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部设备拾取部件承载件,并将该部件承载件布置到隔室单元的隔室中;布置在隔室单元的下游的第二往复运动单元,该第二往复运动单元配置成从隔室单元的隔室拾取部件承载件,并且将该部件承载件布置到缓冲器的下游的至少一个第二外部设备中;以及至少一个对接端口,所述至少一个对接端口配置成将第一外部设备对接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或将第二外部设备对接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
[0006]这种缓冲器还可以称为直列式缓冲器。有利地,直列式缓冲器提供不受限的容量,例如具有被配置用于容器的对接端口。缓冲器可以包括跟踪设备,该跟踪设备可以包括扫描器、相机和/或检测单元,以对在缓冲器中通过并进行缓冲的部件承载件(多片/多批次)的ID进行扫描。FIFO(先进先出)是可能的,因为两个往复运动单元能够同时工作。上游过程甚至是在下游过程关闭时也可以继续进行处理,反之亦然。此外,包括直列式缓冲器的生产线提供至少四种不同的功能,即,在生产线工作正常情况下的传送功能,以便执行正常和持续的传送流;在上游过程不是必要的情况下的装载器功能,使得第一外部设备可以是如下容器:要被处理的部件承载件从该容器被装载到隔室单元;在下游过程不是必要的情况下
的卸载器功能,使得第二外部设备(或者可选地,第一外部设备中的另一第一外部设备)可以是如下容器:已被处理的部件承载件可以被卸载到该容器中;在上游过程和/或下游过程关闭的情况下的直列式缓冲器功能。在直列式缓冲器功能期间,来自上游过程的部件承载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储存在隔室单元中。当隔室单元填满时,部件承载件可以储存在对接在对接端口处的容器中。
[0007]多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直列式缓冲器在单个生产线中一体化。不需要操作员与额外的容纳部进行用于材料传送的交互,使得可以显著节省成本。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往复运动单元包括两个或三个对接端口,并且第一往复运动单元能够旋转,以从对接在第一往复运动单元的对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对接端口处的第一外部设备拾取部件承载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往复运动单元包括两个或三个对接端口,并且第二往复运动单元能够旋转,以将部件承载件布置到对接在第二往复运动单元的对接端口中的任意一个对接端口处的第二外部设备中。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可以在三个方向上灵活地连接。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对接端口包括闩锁机构。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往复运动单元和第二往复运动单元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在竖向方向上移动,从而避免干扰其他设备。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室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隔室是槽,该槽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轨和至少一个辊子,该至少一个支撑轨用于支撑部件承载件并且在从第一往复运动单元朝向第二往复运动单元的方向上引导部件承载件,该至少一个辊子用于支撑部件承载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槽包括两个相邻的支撑轨,并且至少一个辊子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支撑轨之间并且处于比两个相邻的支撑轨低的水平处。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往复运动单元和第二往复运动单元中的至少一者是往复运动传送装置和/或叉式单元(fork unit)。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往复运动单元还配置成从隔室单元的隔室拾取部件承载件,并且将部件承载件布置到第一外部设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往复运动单元还配置成从第二外部设备拾取部件承载件,并且将部件承载件布置到隔室单元的隔室中。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缓冲器和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者:第一外部设备是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第一过程站,或是用于储存部件承载件的容器;第二外部设备是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的第二过程站,或是用于储存部件承载件的容器。
[0015]在本申请的背景中,术语“过程站”可以特别地表示打算执行制造部件承载件的任何步骤的任何单元或任何单个工具。
[0016]在本申请的背景中,术语“部件承载件”可以特别地表示如下的任何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能够将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容纳在该支撑结构上和/或容纳在该支撑结构中,用于提供机械支撑和/或电连接。换句话说,部件承载件可以配置成部件的机械和/或电子承载件。部件承载件可以包括层压的层叠置件。特别地,部件承载件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有机中介层和IC(集成电路)基板中的一者。部件承载件也可以是结合上述不同类型的部件承载件中的不同部件承载件的混合板。
[0017]在本技术的背景中,术语“叠置件”可以特别地表示多个平面层结构的布置,
该多个平面层结构互相平行地安装在彼此之上。
[0018]在本技术的背景中,术语“层结构”可以特别地表示连续层、图案化的层或在公共平面内的多个非连续岛状部。
[0019]在本技术的背景中,术语“电子部件”可以特别地表示完成电子任务的部件。例如,这样的电子部件可以是包括半导体材料(特别是作为主要或基本材料)的半导体芯片。例如,半导体材料可以是诸如硅或锗等的IV型半导体,或者可以是诸如砷化镓等的III

V型半导体材料。特别地,半导体部件可以是诸如裸管芯或模制管芯等的半导体芯片。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部件承载件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和至少一个电传导层结构的叠置件。例如,部件承载件可以是所述的(一个或更多个)电绝缘层结构与(一个或更多个)电传导层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部件承载件(2)的生产线(100)的缓冲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1)包括:隔室单元(3),所述隔室单元具有多个隔室(4),每个隔室(4)配置成接收和释放部件承载件(2);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布置在所述隔室单元(3)的上游,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配置成从所述缓冲器(1)的上游的至少一个第一外部设备(6)拾取部件承载件(2),并将所述部件承载件(2)布置到所述隔室单元(3)的隔室(4)中;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布置在所述隔室单元(3)的下游,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配置成从所述隔室单元(3)的所述隔室(4)拾取所述部件承载件(2),并将所述部件承载件(2)布置到所述缓冲器(1)的下游的至少一个第二外部设备(8)中;以及至少一个对接端口(9),所述至少一个对接端口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外部设备(6)对接到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或将所述第二外部设备(8)对接到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包括两个或三个对接端口(9),以及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能够旋转以从所述第一外部设备(6)拾取所述部件承载件(2),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对接在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元(5)的所述对接端口(9)中的任意一个对接端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包括两个或三个对接端口(9),以及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能够旋转以将所述部件承载件(2)布置到所述第二外部设备(8)中,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对接在所述第二往复运动单元(7)的所述对接端口(9)中的任意一个对接端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对接端口(9)包括闩锁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骄阳余巍何瑞攀李伟刘令李修波张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