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装置、部件承载件固化装置和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55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对部件承载件(20)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10)、包括处理装置的部件承载件固化装置、以及包括处理装置或部件承载件固化装置的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其中,该处理装置(10)包括框架结构(11),该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处理部件承载件(20)的至少两个夹持元件和多个框架元件,其中,至少两个夹持元件(12、13)包括用于使部件承载件(20)以至少部分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的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13)、用于使部件承载件(20)以静态方式被处理的至少一个静态夹持元件(12),其中,静态夹持元件(12)布置在第一框架元件(112)处,动态夹持元件(13)布置在第二框架元件(114)处。件(13)布置在第二框架元件(114)处。件(13)布置在第二框架元件(114)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装置、部件承载件固化装置和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处理装置,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在部件承载件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处理装置(fixing device)。
[0002]因此,本技术可以涉及制造部件承载件比如印刷电路板或IC基板的


技术介绍

[0003]在配备有一个或更多个电子部件的部件承载件的产品功能不断增加、此类电子部件日益小型化以及安装在部件承载件比如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具有多个电子部件的越来越强大的阵列式部件或封装件被采用,阵列式部件或封装件具有多个接触部或连接部,这些接触部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小。去除由这些电子部件和部件承载件本身在操作期间产生的热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同时,部件承载件应在机械方面是坚固的,并且在电方面和磁方面是可靠的,以在恶劣的状况下也能操作。
[0004]在部件承载件的制造期间,具有由不同材料如有机聚合物、玻璃纤维、铜和其他无机材料构成的不同层的基板要经过多次热处理,由于不同的热行为,导致不同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彼此不同。这可能导致热残余应力,除此之外还引起翘曲,从而降低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这在翘曲发生在制造过程的初始阶段时尤其严重,因为翘曲在制造过程中会恶化。
[0005]在目前的技术中,在部件承载件的制造期间使用的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固定的夹持元件,这些夹持元件刚性地固定(fix)并阻止部件承载件或基板,使部件承载件或基板不能自由移动来补偿制造过程期间产生的残余应力。
[0006]然而,当对部件承载件施加高温时、例如在固化(烘烤)期间,部件承载件材料根据各自的温度曲线而膨胀或收缩,如上所述。由于部件承载件在固化期间是固定(fix)的,因此不同材料的膨胀/收缩可能导致残余应力和翘曲,并最终导致冷却步骤期间的不规则的尺寸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由于部件承载件在制造过程期间经历的热变化和偏移(excursion)区域产生影响材料应变和尺寸的残余应力,因此,可能需要提供一种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够减少部件承载件在制造过程期间的残余热应力和翘曲。
[0009]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一种部件承载件固化装置、以及一种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
[0010]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部件承载件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其中,该处理装置包括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具有用于对部件承载件进行处理(fix)的至少两个夹持元件和多个框架元件,其中,至少两个夹持元件包括用于使部件承载件以至少部分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的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用于使部件承载件以静态方式被处理的至少一个静态夹持元件,其中,静态夹持元件布置在第一框架元件处,动态夹持元件布
置在第二框架元件处。
[001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部件承载件加热(特别是固化)装置,其中,部件承载件加热(固化)装置构造成向制造过程中的部件承载件提供热(特别是固化),并且部件承载件加热(固化)装置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处理装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其中,该部件承载件制造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处理装置和/或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部件承载件加热(固化)装置。
[0013]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基于下述理念: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可以为正被制造的部件承载件提供一定的自由度,从而允许改进对制造过程的不同步骤期间产生的热残余应力的补偿。
[0014]另外,由于残余应力,可能导致部件承载件的实体部件(solid components)恢复到该实体部件的初始状态或者进行膨胀或收缩。这种影响通常会被部件承载件中存在的实体约束(solid constraints)所阻止,实体约束如形状约束、尺寸约束、接合区域处的不同材料性能、所使用的不同粘合元件、部件承载件的不同部件的不同材料性能。残余应力和约束产生的影响通常表现为成品部件承载件的翘曲。根据本技术的处理装置可以通过允许在制造过程期间进行放松来帮助调节残余应力的量,从而减少成品中的翘曲。
[0015]这种对在制造过程的不同步骤期间产生的热残余应力的补偿会引起较小的翘曲,从而使半成品或成品具有更好的质量。
[0016]传统上,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装置对部件承载件或基板进行刚性地固定,不允许部件承载件或基板具有任何自由度。
[0017]借助于静态夹持元件,可以将部件承载件在制造过程期间在一个侧部处进行处理,从而将制造过程期间部件承载件或基板掉落的风险最小化,同时通过实施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仍可以对部件承载件的热效应进行足够的补偿。
[0018]特别地,通过一个动态夹持元件和一个静态夹持元件的组合,可以用静态夹持元件来处理部件承载件的一部分,同时允许通过动态夹持元件来减轻热引起的残余应力。
[0019]通过多个框架元件、以及通过在第一框架元件处布置动态夹持元件以及在第二框架元件处布置静态夹持元件,可以向部件承载件提供更多的支撑。
[0020]相比之下,专利技术人现在出乎意料地发现:使部件承载件在至少一个侧部处以至少部分可移动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可以有利于允许足够的运动自由度,从而补偿制造期间产生的热应力,特别地,从而补偿不同层的不同热膨胀系数在不同层之间的接合部处引起的残余应力。
[0021]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
[0022]根据实施方式,框架元件被布置为呈矩形形状。
[0023]通过这种方式,部件承载件可以被框架更好地支撑,从而减少掉落的风险。
[0024]根据实施方式,第二框架元件布置成与第一框架元件相对。通过这种方式,掉落的风险和由于弯曲或偏斜弯曲力矩而导致的变形风险被进一步降低。
[002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四个夹持元件,所述四个夹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夹持元件——最好是三个夹持元件——是动态夹持元件,其中,四个夹持元件中的每个夹持元件布置在不同的框架元件处。
[0026]因此,通过将部件承载件夹持在框架结构的每个侧部处可以进一步减少掉落和变形的风险。
[0027]此外,框架结构的其他形式、比如具有规则或不规则的边的六边形或多边形形式也是可能的。因此,还可以保持预制形式的部件承载件。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多边形的下述边处:该边相对于该多边形的布置有至少一个静态夹持元件的边而言是相对的。
[0028]框架结构也可以是圆形形状的。在框架结构是圆形形状的情况下,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则优选地布置于在径向上与至少一个静态夹持元件相对的位置处。
[0029]根据实施方式,动态夹持元件包括旋转本体和一个板状元件,使得部件承载件能够以在板状元件与旋转本体之间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动态夹持元件的旋转本体允许在减少摩擦的情况下进行更平稳的运动,因此可以实现对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更动态的补偿,并且可以减少由于部件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装置(10),所述处理装置(10)用于对部件承载件(20)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处理装置(10)包括框架结构(11),所述框架结构(11)具有:至少两个夹持元件,所述至少两个夹持元件用于对所述部件承载件(20)进行处理,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夹持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动态夹持元件(13),所述动态夹持元件(13)用于使所述部件承载件(20)以至少部分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至少一个静态夹持元件(12),所述静态夹持元件(12)用于使所述部件承载件(20)以静态方式被处理;多个框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夹持元件(12)布置在所述多个框架元件中的第一框架元件(112)处,以及,所述动态夹持元件(13)布置在所述多个框架元件中的第二框架元件(114)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元件(114)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框架元件(112)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框架元件被布置为呈矩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夹持元件(13)包括旋转本体(132)和一个板状元件(131),使得所述部件承载件(20)能够以在所述板状元件(131)与所述旋转本体(132)之间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夹持元件(13)包括两个旋转本体(132),使得所述部件承载件(20)能够以在两个所述旋转本体(132)之间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旋转本体(132)包括轴(1322)和具有腔(1323)的卷筒(1321),其中,所述轴(1322)布置在所述卷筒(1321)的所述腔(1323)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1323)中于所述腔(1323)的表面与所述轴(1322)之间布置有抗摩擦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1323)中于所述腔(1323)的表面与所述轴(1322)之间布置有润滑剂和/或支承件(132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夹持元件(13)包括两个板状本体,使得所述部件承载件(20)能够以在两个所述板状本体之间可移动的方式被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本体布置成用于对所述部件承载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处理。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处理装置(10),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大祚刘宏华孙成真杨利平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