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1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岩土工程领域,用于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的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技术方案为:带有筒盖的钢筒的内部叠放多个土样盒;土样盒和钢筒的筒壁之间设置内衬防护套;土样盒上下之间由透水石隔板分隔;筒盖与钢筒密封连接;钢筒的底部与最下层所述土样盒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筒盖与最上层所述土样盒之间设置第二弹簧。在地质勘探钻孔取深层土体取样后,现场采用环刀制备试验土样,并放入土样盒中,土样盒既能保持土样原始状态,又能渗透水,土样扰动少。再将多个土样盒置入同一钢筒,注满水后密封,使土样一直保持饱和状态。本容器内设减振机构,可对土样妥善保存、运输;土样在室内土工试验时打开容器即可使用,可提高试验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


[0001]本技术属岩土工程
,尤其用于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具体涉及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深层土体取出的长圆柱形土样进行妥善保存、运输。一般采用铁皮包裹所取土样保存运输,在此过程中,土样中的水会部分渗出,尤其是当土样为粉、砂性土样;到达实验室进行试验时拆开土样的保护铁皮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土段再采用环刀取样,利用环刀对土样的约束作用,模拟地下土体原始嵌固条件;然后进行各种室内土工试验。此工艺流程存在以下不足:1.在取样至试验过程中,土样长期不能保持原始约束状态,会使土样内部结构及力学状态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影响试验数据有效性;2.土样长期失水,也会影响土样内部结构及力学状态,即使通过再次浸水,也不能完全还原土样原始状态; 3.运输中难以妥善保护,土样受冲击、振动均会改变土样性状;4.试验前对土样原始状态下的扰动较大,影响数据的真实性。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需对现有技术及流程进行改进,提高试验效率及数据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本容器内设减振机构,可对土样妥善保存、运输;土样在室内土工试验时打开容器即可使用,可提高试验效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带有筒盖的钢筒的内部叠放多个土样盒;土样盒和钢筒的筒壁之间设置内衬防护套;土样盒上下之间由透水石隔板分隔;筒盖与钢筒密封连接;
[0005]钢筒的底部与最下层土样盒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筒盖与最上层土样盒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0006]土样盒由底托板、盒盖上下扣合封闭,内部为土样及环刀,环刀设置在土样与土样盒的内壁之间;环刀为标准土工试验采用的钢制环形筒状容器,内径统一,外表面一边设置刃口;底托板为圆形托盘,边缘上翻,中部开槽,槽内嵌入第一透水石片,槽底开有比第一透水石片小的下透水孔;盒盖为圆形盖,边缘下翻,中部开槽,槽内嵌入第二透水石片,槽底开有比第二透水石片小的上透水孔。
[000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钢筒与筒盖通过螺纹连接,钢筒口部上方与筒盖的接触处设置密封垫。
[000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防护套为泡沫塑料圆管。
[000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盒盖具有磁性,与底托板紧密吸附,并从上下方分别压紧环刀上下边缘,固定土样。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可在地质勘探钻孔现场制备土样,土样受扰动时
间短,变化小;2.土样装入容器后便于保存、运输;3.土样被环刀、钢制土样盒约束,易保持原始自然状态,不受扰动;4.土样盒盖及底托板均设置透水石,使土样持续保持浸水饱和状态,同时透水石可避免微小土体颗粒流失;5.本装置内设减振机构,可在运输时保护土样免受冲击、震动;6.室内土工试验时打开装置即可使用土样,提高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安装图。
[0012]图2为土样盒详图。
[0013]图中标号:1为钢筒,2为筒盖,3为密封垫,4为防护套,5为土样盒,6为透水石隔板,
[0014]11为第一弹簧,21为第二弹簧,51为土样,52为环刀,53为底托板,54为盒盖,55为第一透水石片,56为第二透水石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
[0020]如图1所示,钢筒1可为圆柱形筒状容器,并带有筒盖2。钢筒1的内部叠放多个土样盒5。土样盒5和钢筒1的筒壁之间设置内衬防护套4,防护套4为泡沫塑料圆管,防护套4 具有环向隔振减振作用。土样盒5上下之间由透水石隔板6分隔。筒盖2与钢筒1密封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举例为钢筒1的口部设置内螺纹,筒盖2边缘设置外螺纹,与钢筒1口部内螺纹匹配,钢筒1口部上方与筒盖2的接触处设置密封垫3。钢筒1和筒盖2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密封垫3可为柔性橡胶垫,嵌入钢筒1口部上方的环形槽内。
[0021]钢筒1的底部与最下层土样盒5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1;筒盖2与最上层土样盒5之间设置第二弹簧21;第一弹簧11与第二弹簧21具有竖向减振功能,避免土样在运输期间受冲击力损坏。
[0022]如图2所示,土样盒5由底托板53、盒盖54上下扣合封闭,内部为土样51及环刀52,环刀52设置在土样51与土样盒5的内壁之间。其中土样51取自地质勘探孔中的深层土样,采
用环刀52切割为标准试验用的土样51,上下表面削平。
[0023]环刀52为标准土工试验采用的钢制环形筒状容器,内径统一,外表面一边设置刃口;底托板53为圆形托盘,边缘上翻,中部开槽,槽内嵌入第一透水石片55,槽底开有比第一透水石片55小的下透水孔;盒盖54为圆形盖,边缘下翻,中部开槽,槽内嵌入第二透水石片 56,槽底开有比第二透水石片56小的上透水孔。土样盒5可以约束环刀52内的土样51,使其上下表面被妥善密封,保持性状稳定。底托板53和盒盖54分别开槽设置透水石片及开孔的目的在于使水在钢筒1内和各土样盒5之间可以互相穿透,确保每个土样盒5内外水能穿透,土样的水不流失。
[0024]盒盖54可具有磁性,与底托板53紧密吸附,并从上下方分别压紧环刀52上下边缘,固定土样51。磁性吸附功能使土样盒5便于合上与开启,且能稳定压在土样51上下表面;同时由于刚性环刀的支撑作用,盒盖54与底托板53不会对土样51额外施压。
[0025]土样盒5装入钢筒1之后,在钢筒1中注满水,并旋紧筒盖2,使土样51在保存期间一直保持浸水饱和状态。水可以通过底托板53与盒盖54之间的透水石隔板6与各土样盒5内的土体连通,使土样51始终保持浸水饱和状态,与位于深层地下时状态一致,当需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勘探土样保存容器,其特征在于:带有筒盖(2)的钢筒(1)的内部叠放多个土样盒(5);所述土样盒(5)和所述钢筒(1)的筒壁之间设置内衬防护套(4);所述土样盒(5)上下之间由透水石隔板(6)分隔;所述筒盖(2)与所述钢筒(1)密封连接;所述钢筒(1)的底部与最下层所述土样盒(5)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1);所述筒盖(2)与最上层所述土样盒(5)之间设置第二弹簧(21);所述土样盒(5)由底托板(53)、盒盖(54)上下扣合密闭,内部为土样(51)及环刀(52),所述环刀(52)设置在所述土样(51)与所述土样盒(5)的内壁之间;所述环刀(52)为标准土工试验采用的钢制环形筒状容器,内径统一,外表面一边设置刃口;底托板(53)为圆形托盘,边缘上翻,中部开槽,槽内嵌入第一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翠玲凌海冯翠霞陈佚梓张浩魏诚寅刘芸李德旋徐新丽贾旭何江洋袁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