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221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9
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属于轨道车技术领域,作业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换向阀进油口相连,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先导油控制阀组的P1口连通,先导油控制阀组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变量机构控制油口连接,在整个行车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先导油控制阀组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台口连接,用于冲洗走行马达轴承,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辅助进行行车制动,稳定车速,保证车辆反拖扭矩不超过发动机承受范围;而且还可以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同时在运行及制动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增加了走行系统的功能。了走行系统的功能。了走行系统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机械朝着大型化、重型化的方向发展,以及使用工况的日趋复杂化,对工程机械行走驱动系统走行速度和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泵控马达闭式回路作为工程机械行走驱动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走行系统的速度、效率、高精度是整车提高整车性能的关键要素。其中,专利号为CN202010256253.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及铁路工程机械车辆,该专利中虽然公开了在铁路工程车辆中采用液压系统驱动轮对转动和对轮对进行液压制动的技术特征,但是走行马达轴承在工作工程中,因摩擦高温会对轴承的使用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因而降低轴承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本专利技术能够保证轨道工程车辆以80km/h的车速运行;不仅可以辅助进行行车制动,稳定车速,保证车辆反拖扭矩不超过发动机承受范围,而且还可以冲洗走行马达轴承,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同时在运行及制动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作业泵、走行液压泵一、走行液压泵二、换向阀、先导油控制阀组、制动阀组、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所述作业泵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连通,所述作业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换向阀进油口相连,所述换向阀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先导油控制阀组的P1口连通,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对油液处理后的其中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变量机构控制油口连接而在整个行车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所先导油控制阀组处理后的另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G口连接而用于冲洗走行马达轴承且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所述走行液压泵一、走行液压泵二的A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制动阀组的AM1口相连,所述走行液压泵一、走行液压泵二的B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制动阀组的BM1口相连,所述制动阀组的AP1、AP2口和BP1、BP2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到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A口和B口;所述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通过挂挡装置与车轴齿轮箱连接。
[000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包括减压阀、高压油过滤器、溢流阀、蓄能器、两位两通电磁开关阀、压力传感器;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的P1口与减压阀进口连通,所述减压阀出口与高压油过滤器进口连通,所述高压油过滤器出口与先导油控制阀组的P2、U1、U2三个油口连通,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的P2口的油液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变量机构控制油口连接,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的U1、U2口分别与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的G口连接;同时,所述高压油过滤器出口与溢流阀的进口连接,当进口压力油压力超出溢流阀调定的压力值后,溢流阀开启使高压油液通过溢流阀的出口
留回液压油箱,所述高压油过滤器出口同时与蓄能器的进口连接且使蓄能器冲压,当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的进口无压力油时,蓄能器起到保压效果,维持走行马达变量;所述高压油过滤器出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而实时监测先到油控制阀组的压力。
[000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走行液压泵一、走行液压泵二、走行液压马达一、走行液压马达二均采用电比例变量控制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0008]1、本方案是一种用于综合检修列的高速走行液压系统,该系统通过液压系统驱动轨道车辆走行,能够保证轨道工程车辆以80km/h的车速运行;
[0009]2、本方案中设有制动阀组,可以辅助进行行车制动,稳定车速,保证车辆反拖扭矩不超过发动机承受范围;
[0010]3、本方案设有先导油控制阀组,可以冲洗走行马达轴承,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同时在运行及制动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挂挡装置与转向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先导油控制阀组的内部结构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7]请参阅图1

4,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18]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液压油箱1,作业泵 2、走行液压泵一3、走行液压泵二4、换向阀5、先导油控制阀组6、制动阀组7、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
[0019]本走行液压系统中设有先导油控制阀组6,可以冲洗走行马达轴承,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同时在运行及制动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作业泵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1连通,所述作业泵2的出油口的高压油通过管路与换向阀5进油口相连,所述换向阀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先导油控制阀组6的P1口连通,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对油液处理后的其中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 的变量机构控制油口连接而在整个行车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所先导
油控制阀组6处理后的另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的G口连接而用于冲洗走行马达轴承且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
[0020]具体的,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包括减压阀6

1、高压油过滤器6

2、溢流阀6

3、蓄能器6

4、两位两通电磁开关阀6

5、压力传感器6

6;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的P1口与减压阀6

1进口连通,所述减压阀6

1出口与高压油过滤器6

2进口连通,所述高压油过滤器6

2出口与先导油控制阀组6的P2、U1、U2三个油口连通,通过减压阀6

1将油液压力降低,再通过高压油过滤器6

2过滤,保证油液清洁度为NAS1638 7级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作业泵(2)、走行液压泵一(3)、走行液压泵二(4)、换向阀(5)、先导油控制阀组(6)、制动阀组(7)、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所述作业泵(2)的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液压油箱(1)连通,所述作业泵(2)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换向阀(5)进油口相连,所述换向阀(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先导油控制阀组(6)的P1口连通,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对油液处理后的其中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的变量机构控制油口连接而在整个行车过程中起到控制走行马达变量的作用,所先导油控制阀组(6)处理后的另一路油与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的G口连接而用于冲洗走行马达轴承且起到降温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所述走行液压泵一(3)、走行液压泵二(4)的A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制动阀组(7)的AM1口相连,所述走行液压泵一(3)、走行液压泵二(4)的B口通过高压油管与制动阀组(7)的BM1口相连,所述制动阀组(7)的AP1、AP2口和BP1、BP2口分别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到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的A口和B口;所述走行液压马达一(8)、走行液压马达二(9)通过挂挡装置(10)与车轴齿轮箱(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工程车用走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油控制阀组(6)包括减压阀(6

1)、高压油过滤器(6

2)、溢流阀(6

3)、蓄能器(6

4)、两位两通电磁开关阀(6

5)、压力传感器(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萍杨飞齐育鹏李艳妮胡伟伟王鹏钟岳坤冯建昌李华伟张高锋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