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09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S2,制坯,制坯利用胎模冲孔制坯;S3、轧制,轧制采用立式轧机轧制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胎模冲孔制坯,然后采用立式轧机轧制成形,减少坯料的加热次数至1次,并且由于轧制成形比自由锻成形小型高筒薄壁环件精度高,采用本方法成形比传统自由锻成形可节省原材料30%以上。在节能、节材的同时得到了精度高、质量好的GH3128小型高筒薄壁环件。解决了自由锻造火次多、锻件精度低、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属于筒环件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对目前的小型高筒薄壁环件的制备工艺,是采用自由锻造成形所得,获得的产品精度低、材料利用率低、锻造火次为3~4火次。同时存在端面缺肉、多边形等缺陷。
[0003]主要原因是小型高筒薄壁环件采用GH3128合金材料制成,GH3128合金材料在高温下工艺塑性也较低,且其再结晶温度高,再结晶速度慢,在变形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变形抗力。GH3128合金材料加热温度过高容易引起过热、过烧,若锻造过程温度过低,变形抗力急剧增大,易产生微裂纹和不均匀粗晶,导致环件存在端面缺肉、多边形等缺陷,而目前自由锻造温度范围仅100~150℃,这些特性都导致了GH3128小型高筒薄壁环件采用自由锻造存在火次多、锻件精度低、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下料,
[0008]S2,制坯,制坯利用胎模冲孔制坯;
[0009]S3、轧制,轧制采用立式轧机轧制成形。
[0010]所述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是对GH3128合金制成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高筒薄壁环件尺寸为外径Φ230
×
内径Φ150
×
高330mm。
[0011]所述S1,下料步骤为:取GH3128合金制成直径为Φ170mm、长400mm圆柱坯料,对坯料端面尖角进行倒圆角。
[0012]所述S1,下料步骤倒圆角的圆角尺寸为R10mm~R20mm。
[0013]所述S2,制坯步骤为:先将坯料加热,保温;坯料置于胎模中,上平砧和下平砧带动冲头冲压坯料,使得坯料平砧镦粗,冲孔芯料掉落堆积在坯料下部的下平砧上,倒出冲孔芯料和冲头;坯料趁热回炉,再加热保温后进行S3步骤;
[0014]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的坯料加热至1130℃~1150,保温110min~120min。
[0015]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胎模、上平砧、冲头、下平砧先预热至200℃~250℃;
[0016]所述冲头为Φ95mm;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所述上平砧、下平砧、冲头与坯料接触处需垫石棉。
[0017]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所述坯料平砧镦粗至高度为340mm~360mm;
[0018]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在倒出冲孔芯料和冲头后,将坯料平高度至330
±
3mm,上平砧和下平砧之间间隙由胎模控制;
[0019]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在所述坯料趁热回炉后的加热1130℃下保温20min~
30min后进行S3步骤。
[0020]所述S3、轧制步骤包括:
[0021]调整环轧机底板使其与主辊下底面齐平;
[0022]调整定位辊之间的距离在230mm~280mm,并将坯料放置在立式环轧机上,保证轧制时锻件的尺寸能够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0023]启动立式环轧机使主辊旋转;
[0024]使主辊从上至下移动与坯料接触,坯料受到主辊与芯辊挤压,壁厚减薄、内外径不断扩大,外径扩大至定位辊后结束轧制。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胎模冲孔制坯,然后采用立式轧机轧制成形,减少坯料的加热次数至1次,并且由于轧制成形比自由锻成形小型高筒薄壁环件精度高,采用本方法成形比传统自由锻成形可节省原材料30%以上。在节能、节材的同时得到了精度高、质量好的GH3128小型高筒薄壁环件。解决了自由锻造火次多、锻件精度低、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胎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对坯料进行制坯时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中:1

坯料;2

胎模;3

上平砧;4

冲头;5

下平砧;6

冲孔芯料;
[0029]图3是制坯后坯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高筒薄壁环件制备成型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
[0033]实施例1
[003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是对尺寸外径为Φ230
×
内径为Φ150
×
高330mm的GH3128合金的小型高筒薄壁环件进行成型,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下料:取GH3128合金制成直径为Φ170mm、长400mm圆柱坯料,对坯料端面尖角进行倒圆角,圆角为R10mm~R20mm,坯料如果不倒圆角,存在尖角的话,尖角处在锻造过程温度降低较快,尤其是GH3128这类高温合金,若存在尖角,锻造过程中尖角温度降低快,塑性降低,容易产生微裂纹,尖角处再结晶程度与其余区域不均匀,造成不均匀粗晶;
[0036]S2,制坯:先将坯料加热至1130℃,保温110min~120min,锻造前加热以降低变形抗力,提高塑性,提高金属流动性,GH3128锻造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150℃,终锻温度要高于900℃,热透时间一般为0.6mm/min*有效厚度;胎模2、上平砧3、冲头4、下平砧5先预热至200℃~250℃,
[0037]然后将坯料1置于胎模2中,胎模见图1,上平砧3和下平砧5带动Φ95mm的冲头4冲压坯料1,带动上平砧3和下平砧5制坯的设备为2500T油压机,使得坯料1平砧镦粗至高度为340mm,见图2,冲孔芯料6掉落堆积在坯料1下部的下平砧5上,在上平砧3、下平砧5、冲头4与坯料1接触处需垫石棉;倒出冲孔芯料6和冲头4后,将坯料1平高度至330
±
3mm,上平砧3和
下平砧5之间间隙由胎模2控制;
[0038]再然后倒出坯料1趁热回炉,在1130℃下保温20min~30min后进行S3步骤,此次加热是为了降低坯料变形抗力,为S3过程做准备;坯料在经过S2制坯后温度已经降低至邻近终锻温度,变形抗力增大,塑性急剧降低,若直接进行S3,成形难度大,容易产生微裂纹,获得图3所示的坯料;
[0039]S3、轧制:
[0040]首先调整环轧机底板使其与主辊下底面齐平;
[0041]其次,调整定位辊之间的距离在230mm,并将坯料放置在立式环轧机上,保证轧制时锻件的尺寸能够控制在公差范围内;
[0042]启动立式环轧机使主辊旋转;
[0043]使主辊从上至下移动与坯料接触,坯料受到主辊与芯辊挤压,壁厚减薄、内外径不断扩大,外径扩大至定位辊后结束轧制,轧制后的环件尺寸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S2,制坯,制坯利用胎模冲孔制坯;S3、轧制,轧制采用立式轧机轧制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是对GH3128合金制成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高筒薄壁环件尺寸为外径Φ230
×
内径Φ150
×
高330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下料步骤为:取GH3128合金制成直径为Φ170mm、长400mm圆柱坯料,对坯料端面尖角进行倒圆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下料步骤倒圆角的圆角尺寸为R10mm~R2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制坯步骤为:先将坯料加热,保温;坯料(1)置于胎模(2)中,上平砧(3)和下平砧(5)带动冲头(4)冲压坯料(1),使得坯料(1)平砧镦粗,冲孔芯料(6)掉落堆积在坯料(1)下部的下平砧(5)上,倒出冲孔芯料(6)和冲头(4);坯料(1)趁热回炉,再加热保温后进行S3步骤。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筒薄壁环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制坯步骤中的坯料加热至1130℃~1150,保温110min~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森霖何冰任永海朱亚君程治司马福郑禄鹏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安大宇航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