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芋螺毒素
α
D
‑
GeXXA中的cNTD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申请日为2017.05.09、申请号为201710323048.X、名称为“芋螺毒素a D
‑
GeXXA中NTD结构域及其优化序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
,涉及一种芋螺毒素αD
‑
GeXXA中NTD结构域及其优化序列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3]芋螺毒素是一类由生活在热带或者亚热带海洋浅水区的软体动物芋螺在毒液管中分泌的小肽,能够快速且特异性地作用于神经系统,在临床上已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4]芋螺毒素的表达序列(前肽)一般包括了信号肽。信号肽在进化上相对保守,根据其序列,将目前已知的芋螺毒素分为27个超家族,包括A
‑
,B1
‑
,B2
‑
,B3
‑
,C
‑
,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其特征在于:该cNTD多肽由线性多肽通过一个二硫键成环而形成的环状多肽,该线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的首尾两端各含有一个半胱氨酸,这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形成一个二硫键,从而形成环状多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具有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4.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在SEQ ID NO:3基础上,将氨基酸残基Q改变为氨基酸残基P。5.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芋螺毒素αD
‑
GeXXA的cNTD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一个27个氨基酸的线性肽,线性肽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2)粗提的线性肽先经过HPLC纯化,纯化后的多肽溶解于Tris
·
HCl;(3)在0
‑
10℃的空气中氧化过夜,反应通过调酸终止;(4)反应产物经HPLC纯化和质谱鉴定分子量,获取折叠正确的产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Tris
·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光,杨隆金,徐少琼,邵晓霞,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伍伦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