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175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检修以及云计算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采用云平台资源即服务的方式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数据融合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服务和数据安全管理服务,来实现数据资产盘点模块、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数据服务管理模块、数据服务化主题中心模块、服务安全网关模块以及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管理。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统一平台、规范接入、全景展示、远方控制、智能联动等功能,通过云边协同的集控站监控系统实现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信息的全面掌握,解决当前变电运维人员少、任务重、监控手段缺乏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检修以及云计算
,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电力工业呈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我国从国家层面对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了部署,目前1000kV特高压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成功应用。另外配电领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的投资重点,建设无人值守变电站既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用户需求的使然:首先,现代工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电能的电压值、频率、纹波系数、供电可靠性等指标日趋严格,电力企业必须满足这一要求;第二,它亦成为电力企业安全高效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最后,无人值守变电站有助于电力企业的减员增效、有助于缓解变电站建设用地的难题。
[0003]面对复杂的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采用智能机器人、固定点和阀厅机器人等机器人进行设备巡视逐步成为变电站设备巡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的系统不能通过数据开发完成标准化主题数据域或定制化数据服务的开发配置,也利用数据服务管理功能对各主题的数据服务进行管理和安全监控,更不能最终形成一整套数据服务化主题中心对外系统或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因此也就不能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统一平台、规范接入、全景展示、远方控制、智能联动等功能。
[0004]为落实国网公司因地制宜优化变电站属地运维模式,实施变电集中监控的工作要求,各省地级供电公司开展变电站运维监控模式优化,积极稳妥推进变电设备监控职责移交至运维单位,加快变电集控站建设,完善主辅设备监控等技术支撑手段我们提出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统一平台、规范接入、全景展示、远方控制、智能联动等功能,通过云边协同的集控站监控系统实现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信息的全面掌握,解决当前变电运维人员少、任务重、监控手段缺乏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采用云平台资源即服务的方式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数据融合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服务和数据安全管理服务,来实现数据资产盘点模块、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数据服务管理模块、数据服务化主题中心模块、服务安全网关模块以及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管理。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布式存储服务,用于基础配置数据和整合的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告警信息、以及辅助设备信息的关键数据存储,其中历史数据包括至少三年的存储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融合服务,用于提供对各类数据实时数据源、历史数据源、消息总线中的告警信息、以及辅助设备信息源的ETL过程。
[0010]优选地,所述的数据融合服务支持离线和在线两种,同时数据融合服务对实时信息给予在线直接服务于前端不落地存储的方式提供数据服务,对于历史类数据信息则提供离线落地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计算服务,用于对各前端数据服务主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为前端复杂化的数据需求或是数据过滤需求提供可靠的数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安全管理服务,用于提供安全服务网关和数据主题管理功能以及衔接外部业务需求及内部数据主题的定制开发功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资产盘点模块,用于提供现有各类电网运行业务系统数据源定义,实现对业务系统的数据源分类统计;按货架方式提供多维度的数据目录展示;提供数据流分析,统计、跟踪数据的来源与去向;展示数据服务的多维分类,分析数据共享情况;实现对中心数据资源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建模;支持主题管理,提供流程图工具采用拖拽方式对数据对象进行动态建模。
[0014]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开发工具模块,用于对系统中各应用的数据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无缝、快速融合功能;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提供可视化编辑工作流程的方式和脚本方式操作中心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开发;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提供对自定义用户函数(UDF)管理工具;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提供对系统变量进行编辑、定义管理工具;数据开发工具模块实现对开发完成的数据处理任务的调度功能,并实现任务状态监视。
[0015]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服务管理模块,用于提供数据服务发布管理、数据服务在线测试、数据服务状态监控、服务网关以及数据服务容器化功能;
[0016]所述数据服务化主题中心模块包括实时数据服务主题、运行数据服务主题、模型数据服务主题、图形数据服务主题、文件服务主题和告警消息服务主题六大功能;
[0017]所述实时数据服务主题用于提供定制或标准化的实时数据服务,具体使用时需求方可以跟根据自身需求实时请求数据采样;
[0018]所述运行数据服务主题用于提供定制或标准化的运行数据服务,具体使用需求方可根据自身需求实现包括可追溯的数据请求;
[0019]所述模型数据服务主题用于提供模型标准E文件相应的json格式的数据服务;
[0020]所述图形数据服务主题用于提供图形信息数据服务,其中包括SVG图和者图元;
[0021]所述文件服务主题用于提供文件数据服务,其中包括CIM/E文件、G文件和QS文件。
[0022]所述告警消息服务主题用于将数据服务管理功能的系统信息发布成告警消息,并提供对外发布的数据服务。
[0023]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安全网关模块用于提供安全访问数据服务子系统的安全架构;服务安全网关模按照用户角色以及访问权限设置白名单,防止外部应用过度开销内部数据平台资源。
[0024]进一步地,所述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子系统,包括子系统的注册以及菜单定义、系统用户角色的配置、管理系统用户、审计记录用户操作日志并提供日志的查询以及向系统用户发布公告的功能。
[0025]进一步地,所述门户管理模块中,系统用户角色的配置用于对角色分配系统,管理
系统用户用于为用户分配角色及操作权限。
[00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7]1)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围绕“快速打通、快速共享”,将供电公司调控系统海量、多维的数据资产进行高效管理,基于云技术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标准化数据服务能力,提供标准化数据域、数据定制创新服务,满足横向跨专业间、纵向不同层级间数据共享、分析挖掘和融通需求;
[0028]2)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实现了变电站监控信息的统一平台、规范接入、全景展示、远方控制、智能联动等功能,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对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信息的全面掌握,解决当前变电运维人员少、任务重、监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强化变电运维班建设。
附图说明
[0029]图1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物理架构图;
[0030]图2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逻辑架构图;
[0031]图3变电站监控系统客户端告警界面;
[0032]图4变电站监控系统客户端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云平台资源即服务的方式提供分布式存储服务、数据融合服务、数据处理计算服务和数据安全管理服务,来实现数据资产盘点模块、数据开发工具模块、数据服务管理模块、数据服务化主题中心模块、服务安全网关模块以及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存储服务,用于基础配置数据和整合的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告警信息、以及辅助设备信息的关键数据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服务,用于提供对各类数据实时数据源、历史数据源、消息总线中的告警信息、以及辅助设备信息源的ETL过程;所述的数据融合服务支持离线和在线两种,同时数据融合服务对实时信息给予在线直接服务于前端不落地存储的方式提供数据服务,对于历史类数据信息则提供离线落地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计算服务,用于对各前端数据服务主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为前端复杂化的数据需求或是数据过滤需求提供可靠的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安全管理服务,用于提供安全服务网关和数据主题管理功能以及衔接外部业务需求及内部数据主题的定制开发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资产盘点模块,用于提供现有各类电网运行业务系统数据源定义,实现对业务系统的数据源分类统计;按货架方式提供多维度的数据目录展示;提供数据流分析,统计、跟踪数据的来源与去向;展示数据服务的多维分类,分析数据共享情况;实现对中心数据资源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建模;支持主题管理,提供流程图工具采用拖拽方式对数据对象进行动态建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监控云边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开发工具模块,用于对系统中各应用的数据源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无缝、快速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丹张元丰王昊何长安孙建华孙剑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