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散热组合方式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及湿热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井热湿调控
,具体涉及一种多散热组合方式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及湿热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井内开采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热温度越来越高,每向地下开采深度100米时,地热温度会增加1
‑
2℃。超深开采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土温度逐渐提升,使得矿井巷道内的开采温度过高,若热量无处散发时,可在1000米深开采时产生40
‑
50℃的高温。
[0003]针对矿井内的高温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用通风制冷。采用大功率风机将井口处的冷空气灌入到巷道内制冷。但是,这种方法在应用于超深矿井内则不适用,超深矿井内因为没有贯通的矿井,井口处的温度仍然较高,使得风机灌入的温度仍然很高。
[0004]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一般认为人体感到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50%
‑
60%。因此,矿井内的高湿度也会影响人体内温度的散发,目前没有发现应用于矿井内的湿度解决方案。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散热组合方式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循环回路,风循环回路、风幕隔离装置;所述水循环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集水槽、进水管、冷凝器、回水管;所述风循环回路包括离心风机、风管、轴流风机;所述风幕隔离装置包括第一风幕机和第二风幕机;所述冷凝器为多个,设置在风管内;所述集水槽的位置高于冷凝器,集水槽内的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流过进水管、冷凝器、回水管;所述风管由支撑架支撑在矿井巷道内,包括中间的主体管段、右端的进风管段、左端的出风管段,进风管段和出风管段的管口朝下;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风管内;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位于进风管段的管口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幕机位于风管的左端,朝矿井巷道下面吹风,建立一个风幕;第二风幕机位于风管的右端,朝矿井巷道下面吹风,又建立一个风幕,第一风幕机和第二风幕机建立的两个风幕把矿井巷道分割出一个封闭工作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轴流风机位于风管内冷凝器的左侧,离心风机设置在矿井巷道的底面,离心风机的进风口位于矿井巷道的底面且朝向左侧,从出风管段管口出来的冷风在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吸力作用下流经风管下方的工作区域,然后从离心风机排出进入进风管段的管口,形成一个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槽位于矿井的上方,为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水源,冷却水源可以采用浅层矿山内的岩层渗水、地表水或人工制冷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热湿协同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矿井巷道的顶面和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龙,张永亮,樊双秀,刘碧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