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中国专利申请CN202010525613.2的分案申请,母案的申请日为2020.06.10。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作为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3]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所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是过去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在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依然是分子靶向治疗,主要包括ALK、EGFR、C
‑
Met、ROS1、TRK等靶点。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多种人类癌症与人体发育,是胰岛素受体家族的一员,与白细胞酪氨酸激酶具有高度同源性,与血液、间质和实体三大类型肿瘤相关。约3
‑
7%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体内肿瘤染色体EML4基因外显子与ALK基因外显子融合,形成EML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I)所示结构或其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其中,M1选自CR
15
或N,M2选自CR
16
或N;A4选自N,A2、A5分别独立选自CR
17
,A1、A3、A6分别独自选自C、N,且A3、A6不相同;Y选自CR
26
R
27
、O、NR
18
、S、S(O)、S(O)2、C=O、C=S;n选自0~5;R1、R2、R3、R9、R
15
、R
16
、R
17
、R
18
、R
26
、R
27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R4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硼酸基、磷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7、R8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
22
、R
23
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8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及介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单环、双环或三环的C3~10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10的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NR
25
、S、S(O)、S(O)2,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R
10
、R
11
、R
12
、R
1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或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或杂环烷基、羟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芳基、杂芳基、磺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M1选自CR
15
,M2选自CR
16
或N;进一步地,R
16
选自H、卤素、C1
‑
3的烷基或杂烷基;进一步地,R
16
选自H、F、氯、三氟甲基、二氟甲基、甲基、甲氧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1、A6选自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V)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其中:n选自0、1或2;R2选自卤素;R4、R9、R
10
、R
11
、R
14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R
22
、R
23
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N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N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C1~6烷基或杂烷基、羟基、氰基、氨基、酯基;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4选自H、卤素、羟基、取代或非取代C1~6的烷基或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酯基、酰胺基、磺酰基;R
22
、R
23
、R9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3的烷基;R5、R6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取代或非取代C3~6的环烷基或杂环烷基,其中,所述杂环烷基含有一个或多个O或NR
25
,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选自F、Cl、Br、羟基、氰基、氨基;或R5、R9与其分别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共同组成C3~6的N杂环烷基,或R
23
、R9与其分别
相连的碳原子、氮原子及介于碳原子、氮原子之间的大环分子的饱和链段共同组成C3~6的N杂环烷基;R
25
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C1~3烷基,其中所述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冠锋,杨茂,刘龙飞,李英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