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及一体化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及一体化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后屈曲承载能力、高比刚度、结构稳定性好、传递周向载荷效率高、减重效果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结构当中,特别是大型客用商业飞机机身段等筒状结构部件的首选。然而常规帽型筋条与蒙皮之间会形成狭长的空腔结构,在成型过程中需要采用橡胶膨胀软模来提供空腔内的成型压力,往往需要大量额外的时间进行软模的制造,无形中提高了加筋壁板的制造成本和周期,且内部空腔的R区处容易出现褶皱、疏松等质量问题。
[0003]近年来采用泡沫芯对帽型筋空腔区域进行填充,在成型过程中可以起到类似支撑的作用,且泡沫芯成型后整体壁板在空腔区形成上下壁板与夹芯组成的三明治结构,可以提高结构的抗弯刚度及结构效率,取消了软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效率及产品质量。但是仍然需要采用预浸料
‑
热压罐方式进行成型、且制造过程中下蒙皮、筋条与上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蒙皮(2)、下蒙皮(1)、泡沫夹芯(3)和R区填充芯材(4);在泡沫夹芯(3)与上蒙皮(2)接触的表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条纵横交错的沟槽(6),在这若干条沟槽(6)的纵横交错处开设有垂直贯穿泡沫夹芯(3)的竖直导流孔(5),在泡沫夹芯(3)的沟槽(6)和导流孔(5)内灌满树脂形成树脂柱,树脂柱沿泡沫夹芯(3)的厚度方向贯穿泡沫夹芯(3)的上、下表面,泡沫夹芯(3)、上蒙皮(2)、下蒙皮(1)和树脂柱为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泡沫夹芯(3)上的沟槽(6)间距和导流孔(5)的间距为10~30mm,沟槽(6)宽度为2~4mm,沟槽(6)深度为2~4mm。3.一种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的一体化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泡沫夹芯(3)上表面进行开槽,形成纵横交错的若干条沟槽(6),在这若干条沟槽(6)的交错位置开设垂直贯穿泡沫夹芯(3)的上、下表面的导流孔(5);步骤二、在成型工装上铺放经定型剂处理过的增强体材料,并进行预抽,完成下蒙皮(1)的铺放;步骤三、将已经开槽开孔的泡沫夹芯(3)通过定型剂定位放置于已经铺叠的下蒙皮(1)上,并进行预抽使泡沫夹芯(3)与下蒙皮(1)良好固定;步骤四、使用定型剂负载织物铺叠上蒙皮(2),上蒙皮(2)铺叠完毕后进行预抽使预制体密实;步骤五、在预制体上继续铺放可剥布、进胶管(7)、出胶管(8)、导流网(9)、真空袋(10)等辅助材料;步骤六、真空封袋及检漏,保证真空度在5min内下降不超过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何凯,杨龙英,黄海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