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49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包括盒体,盒体上设有机械手臂和摄像头组件,盒体与摄像头组件之间设有立柱,摄像头组件通过立柱与盒体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保护壳、第二壳体和连接底盘,保护壳与第二壳体铰接,第二壳体与立柱固定连接,立柱上设有连接底盘,第二壳体通过连接底盘与立柱旋转连接,盒体底部设有多个机械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盒体、摄像头组件和机械手臂,摄像头组件解决了摄像头形式单一,不能上下成像,无法灵活收集图像检测的问题。机械手臂上的红外针孔摄像头,能用以隐蔽位置的检测,摄像头能水平方向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巡检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又称“共同沟”,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并设有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地下城市综合管廊可以有效地避免拉链马路的出现。建成之后,只需要在内部进行布线,不需将道路重复挖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美化了城市,将电缆线移入地下,免除了空中蜘蛛网,使城市建设整洁有序。目前传统的综合管廊巡检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及少量环境监控器实现。但是由于综合管廊路程长,封闭性强,构造物多,通讯不便,不仅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和检测精度低。同时,地下管廊环境复杂、电缆也时常因自然老化、腐蚀或小动物的啃咬而容易引起火灾,且管廊的空气中一般存在着放射性污染物,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将对巡检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3]中国专利号CN109291035A涉及一种小型巡检机器人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机器人车体,安装有移动驱动部件;移动机构,安装于机器人车体上并与移动驱动部件连接;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相机与红外热成像仪;云台机构,包括云台本体、云台水平驱动部件、云台水平转轴、云台俯仰驱动部件、云台俯仰转轴及连接臂,云台水平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云台本体及机器人车体的顶部,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连接云台俯仰转轴及检测机构;无线通讯机构,包括图传机构及电连接图传机构的天线,图传机构和天线安装于机器人车体上。但该专利在使用时,箱体与盒体之间安装复杂,盒体内部检测与巡检功能单一,不能用于隐蔽位置的检测,不能用于智能充电,巡检效率低下,摄像头复杂不能水平方向360
°
转动,不能上下移动,检测位置单一,检测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解决了机器人结构复杂,连接困难,摄像头内部结构复杂,检测范围有限,摄像头移动和旋转形式单一,图像收集范围有限,不能用于隐蔽位置的检测,巡检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盒体,盒体上设有机械手臂和摄像头组件,盒体与摄像头组件之间设有立柱,摄像头组件通过立柱与盒体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保护壳、第二壳体和连接底盘,保护壳与第二壳体铰接,第二壳体与立柱固定连接,立柱上设有连接底盘,第二壳体通过连接底盘与立柱旋转连接,盒体底部设有多个机械腿。
[0006]优选方案中,盒体与摄像头组件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立柱、第三电机和丝杆,丝杆与立柱螺纹连接。
[0007]优选方案中,摄像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保护壳与第二壳体通过连接杆铰接,连接
杆上设有第二蜗杆,第二涡轮下方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涡轮,第二涡轮与第二蜗杆啮合;第一电机下方设有第一蜗杆,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与第一蜗杆连接,第一蜗杆一侧设有第一涡轮,第一蜗杆与第一涡轮啮合,第一涡轮设在立柱上方,第一涡轮与立柱固定连接。
[0008]优选方案中,第一支腿通过活动铰支座与盒体铰接,第一支腿与防撞盒铰接,第二支腿和防撞盒固定连接,第二支腿通过半球形套筒与第三支腿铰接,第三支腿与底座套筒通过万向接头连接。
[0009]优选方案中,保护壳内设有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
[0010]优选方案中,盒体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电源管理系统、导航定位系统、传感器组件和中心处理器。
[0011]优选方案中,电源管理系统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变换器、正负极触片、自动充电桩。
[0012]优选方案中,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以及气体浓度传感器组。
[0013]优选方案中,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导航仪。
[0014]优选方案中,机械手臂上设有红外线针孔摄像头。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能通过移动升降机上下进行图像收集工作。巡检机器人拥有多个摄像头,且摄像头形式多样,移动灵活,能用于检测隐蔽位置。巡检机器人电池储能充足,不需要经常充电,此外车体能够充分散热,内部零件不易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盒体、摄像头组件和机械手臂,盒体内部中包含电源管理系统、导航定位系统、传感器组件以及中心处理器,结构功能多样;置于盒体上部的摄像头组件包括一个高清摄像头和一个红外摄像头,可以通过移动升降进行图像收集,同时置于机械手臂一端包括一个红外针孔摄像头,可以灵活移动,用以隐蔽位置的检测,摄像头能水平方向360
°
转动,竖直方向上活动自由度大,能极大提升巡检效率,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左轴测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右轴测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摄像头结构轴测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盒体结构轴测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升降装置结构轴侧视图;
[0023]图7是本技术机械腿结构轴测视图;
[0024]图中:机械手臂1;摄像头组件2;保护壳201;第二壳体202;连接底盘203;第一电机204;第一蜗杆205;第一涡轮206;皮带207;第二电机208;第二蜗杆209;连接杆210;第二涡轮211;高清摄像头212;红外摄像头213;升降装置3;第三电机301;丝杆302;立柱303;盒体4;箱体401;散热孔402;电源管理系统403;导航定位系统404;传感器组件405;中心处理器
406;机械腿5;第一支腿501;第二支腿502;第三支腿503;活动铰支座504;防撞盒505;半球形套筒506;底座套筒507;自动充电桩6。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案例1
[0026]如图1~7,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包括盒体4,盒体4上设有机械手臂1和摄像头组件2,盒体4与摄像头组件2之间设有立柱303,摄像头组件2通过立柱303与盒体4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保护壳201、第二壳体202和连接底盘203,保护壳201与第二壳体202铰接,第二壳体202与立柱303固定连接,立柱303上设有连接底盘203,第二壳体202通过连接底盘203与立柱303旋转连接,盒体4底部设有多个机械腿5,由此结构,进行上下滑动,机器人在管廊内巡检时,升降机每隔五分钟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多方位、多层次检测,使摄像头监测范围更广,检测效率更高。
[0027]优选方案中,盒体4与摄像头组件2之间设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立柱303、第三电机301和丝杆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包括盒体(4),盒体(4)上设有机械手臂(1)和摄像头组件(2),盒体(4)与摄像头组件(2)之间设有立柱(303),摄像头组件(2)通过立柱(303)与盒体(4)滑动连接,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保护壳(201)、第二壳体(202)和连接底盘(203),保护壳(201)与第二壳体(202)铰接,第二壳体(202)与立柱(303)固定连接,立柱(303)上设有连接底盘(203),第二壳体(202)通过连接底盘(203)与立柱(303)旋转连接,盒体(4)底部设有多个机械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盒体(4)与摄像头组件(2)之间设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立柱(303)、第三电机(301)和丝杆(302),丝杆(302)与立柱(30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是:摄像头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02),保护壳(201)与第二壳体(202)通过连接杆(210)铰接,连接杆(210)上设有第二蜗杆(209),第二涡轮(211)下方设有第二电机(208),第二电机(208)输出端设有第二涡轮(211),第二涡轮(211)与第二蜗杆(209)啮合;第一电机(204)下方设有第一蜗杆(205),第一电机通过皮带(207)与第一蜗杆(205)连接,第一蜗杆(205)一侧设有第一涡轮(206),第一蜗杆(205)与第一涡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陈加敏秦淑莹高小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