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3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件数量少、长度短的电磁继电器。它由在铁芯50上缠绕线圈44形成的电磁铁单元40;在该电磁铁40的上方配置的且借助上述电磁铁单元40的励磁和消磁的作用可沿上述铁芯50的轴心作平行往复运动的可动铁片70、72所构成的可动单元60和在上述电磁铁单元40的两侧配置的且可被上述可动单元60驱动的接点机构30构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具体地说涉及使其接点开闭的驱动机构。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如附图说明图16所示,由在一对抱合的大体为L字形的铁芯1a和1b上绕成的线圈1c所构成的电磁铁单元1;由于该电磁铁单元1的励磁、消磁作用,以旋转轴2a为中心转动的H-电极2b;随着该H-电极2b的旋转运动产生往复运动的传递机构3;和随着传递机构3的往复运动其可动接触片4的可动接点4a和固定接触片5的固定接点5a相互接触与离开的接点机构6构成的。另外,7为返回弹簧,该弹簧安装于开关层迭组件的支座8上用于将上述传递机构3拉回。但是,上述的电磁继电器因借助H-电极2b和传递机构3驱动接点机构b,零件数量多。所以不仅组装的工序多,组装精度、动作特性均容易产生偏差。并且,上述的电磁继电器中,因为电磁铁单元1’、H-电极2b和接点机构b是沿直线顺序排列,装置整体的长度容易变长。具体地说当开闭电路的数量多时,因随电路的增加接点机构6变长,就产生不能得到长度短的电磁继电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零件数量少、长度短的电磁继电器。不仅如此,现有的电磁继电器的H-电极2b和传递机构3为分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铁芯上缠绕线圈所形成的电磁铁单元;在该电磁铁单元的上方配置的,并且由在上述电磁铁单元的励磁和消磁的作用之下可沿上述铁芯的轴心作平行往复运动的可动铁片构成的可动单元;和在上述电磁铁单元两侧配置且可被上述可动单元驱动的接点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5-27 131797/96;JP 1996-5-27 131809/96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铁芯上缠绕线圈所形成的电磁铁单元;在该电磁铁单元的上方配置的,并且由在上述电磁铁单元的励磁和消磁的作用之下可沿上述铁芯的轴心作平行往复运动的可动铁片构成的可动单元;和在上述电磁铁单元两侧配置且可被上述可动单元驱动的接点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电磁铁单元和可动单元放置于箱形底座单元中,该底座单元是由其外侧面与上述接点机构相连接的一对底座单元装配形成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底座具有同样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为将上述接点机构的特性加以调整,可对位于上述箱形底座单元之中的上述电磁铁单元和可动单元沿上述铁芯的轴心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之一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配置于上述箱形底座的外侧面的凹部内,且具有若干对可动接触片和固定接触片的上述接点机构借助安装于上述箱形底座上的盒盖内侧面的接触用的隔墙,将每对可动接触片和固定接触片隔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盒盖的内侧面上设有与上述隔墙邻接的肋。7.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单元配置于由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辰德野口尚志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