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9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包括有放置架本体,所述放置架本体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所述采血管插口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腔贯通;所述放置架本体还包括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所述延伸部可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移动并部分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抽出,所述延伸部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通过设置采血管放置架,使得可以在纵列上可调整地增加可放置采血管的数目,避免医护人员忙中出错,也增加了采血管放置架的使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


[0001]本技术涉及采血管放置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抽血化验,医护人员在对同一患者抽取完数管血液后,一般将装有同一患者血液的采血管呈一纵列放置在采血管放置架的采血管插口上,根据患者各种特征的不同,不同患者需要抽取的血液管数不尽相同,有的患者抽取的血液管数较多,一纵列放置不下,这样就需要占用相邻的一列进行放置,这样使得在放置采血管或者化验血液时有放错或拿错的可能,给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程度。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具有能在采血管放置架的纵列上可调整地增加可放置采血管数目的特点,减少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失误的概率。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中,包括有放置架本体,所述放置架本体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所述采血管插口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腔贯通;所述放置架本体还包括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所述延伸部可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移动并部分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抽出,所述延伸部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
[0007]进一步,所述延伸部包括有连接板、底板和第一暗板,所述底板和第一暗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底板置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腔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一暗板的两侧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暗板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端形成有拉块,所述拉块位于所述第一暗板上方。
[0009]进一步,所述放置架本体的内腔中还形成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形成有与第一固定板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插口。
[0010]进一步,所述延伸部还包括有第二暗板,所述第二暗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暗板位于所述第一暗板和底板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二暗板的两侧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二暗板上还形成有若干个与第一暗板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插口。
[0011]进一步,所述放置架本体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纵列的采血管插口,所述放置架本体上分别对应每一纵列的采血管插口都设置有延伸部。
[0012]进一步,所述放置架本体上设置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有驱动电机和固
定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包括有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柄和用于固定采血管的固定夹,所述转动柄与固定夹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放置架本体的两侧分别都设置有所述翻转装置。
[0015]进一步,所述放置架本体上对应每一纵列采血管插口都设置有标识部;所述标识部包括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所述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分别都包括容纳槽和转动标识轮,所述转动标识轮转动设置在容纳槽内,所述转动标识轮上形成有标识字符。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一、通过设置所述延伸部,在抽取患者血液时发现需要多余的放置位置,可以预先将延伸部从放置架本体内抽出对应的部分,露出需要的采血管插口数目,这样不再需要再占用相邻一列的采血管插口,减少了医护人员拿错不同采血管的概率,也使得采血管放置架放置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收纳。
[0018]二、通过设置所述转动腔,在医护人员完成抽血后,不需要再进行人工翻转采血管防止血液凝结,只需要将采血管放进转动腔的转动部上,转动腔上设置有按钮开关,按下按钮开关后,驱动电机则带动采血管进行上下翻转,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9]三,通过设置所述标识部,只需要医护人员将转动标识轮调整到患者对应的编号,不需要医护人员通过直接书写或贴标签等方式进行标识区别,使得编号标识不容易缺失,也更为清楚直观,不易弄混。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采血管放置架,使得可以在纵列上可调整地增加可放置采血管的数目,避免医护人员忙中出错,也增加了采血管放置架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延伸部部分移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翻转装置工作过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标识部和第二标识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放置架本体1;第一固定板11;采血管插口111;滑道112;支撑部113;限位部114;延伸部12;连接板121;拉块1211;底板122;第一暗板123;第二暗板124;第二固定板13;翻转装置14;驱动电机141;固定部142;转动柄143;固定夹144;按钮开关145;第一标识部15;容纳槽151;转动标识轮152;转轴153;第二标识部16;
[0031]采血管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3]如图1至图8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包括有放置架本体1,所述放置架本体1包括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111,所述采血管插口111与所述放置架本体1内腔贯通;所述放置架本体1还包括有延伸部12,所述延伸部12可在所述放置架本体1内移动并部分从所述放置架本体1内抽出,所述延伸部12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111。
[0034]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通过设置所述延伸部12,在抽取患者血液时发现需要多余的放置位置,可以预先将延伸部12从放置架本体1内抽出对应的部分,露出需要的采血管插口111数目,这样不再需要再占用相邻一列的采血管插口111,减少了医护人员拿错不同采血管100的概率,也使得采血管放置架放置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便于收纳。更进一步,至多可以从所述延伸部12抽出4个所述采血管插口111。
[0035]优选地,所述延伸部12包括有连接板121、底板122和第一暗板123,所述底板122和第一暗板123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21连接,所述底板122置于所述放置架本体1内腔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 11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滑道112,所述第一暗板123的两侧设置在所述滑道112内,所述第一暗板123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111。所述滑道11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放置架本体,所述放置架本体包括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所述采血管插口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腔贯通;所述放置架本体还包括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所述延伸部可在所述放置架本体内移动并部分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抽出,所述延伸部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有连接板、底板和第一暗板,所述底板和第一暗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底板置于所述放置架本体内腔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一暗板的两侧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第一暗板上形成有若干个采血管插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端形成有拉块,所述拉块位于所述第一暗板上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本体的内腔中还形成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形成有与第一固定板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插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还包括有第二暗板,所述第二暗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暗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青虾柯小婷余鹭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