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02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包括减速机、转接座及试管夹持机构,所述减速机设置在转接座底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置立体凸轮,所述转接座中间位置穿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底部设置弹性连接组件,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立体凸轮上方,所述连接柱顶部与试管夹持机构连接;通过减速机带动立体凸轮旋转,弹性连接组件在立体凸轮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柱带动试管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夹持或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可与多自由度机器人或人手配合开盖使用,其结构及布局设计巧妙,其试管夹持机构可以灵活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采样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病毒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的大肆蔓延,新冠病毒的检测效率直接关乎全人类的活动与发展,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及关键环节在于新冠病毒试管的开盖效率和安全性。目前的开盖作业大多都由检验人员在P2及以上的实验室内设置的生物安全柜内手动开盖作业,然而,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在实验室的检验人员需要做好全面防护才能正常工作,而新冠病毒检测的日工作量相当大,每天检验人员要开、盖成千上万个试管,当检验人员身着防护服、手戴多层防护手套时,其开盖动作笨拙,劳动强度大,其影响了检测效率,且在开盖的瞬间,其试管内部可能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会喷发而出,极易造成检验人员的交叉感染。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可人、机共用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来配合机械开试管盖动作,在降低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病毒试管开盖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1)、转接座(6)及试管夹持机构,所述减速机(1)设置在转接座(6)底部,所述减速机(1)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设置立体凸轮(2),所述转接座(6)中间位置穿设有连接柱(5),所述连接柱(5)底部设置弹性连接组件,且弹性连接组件位于立体凸轮(2)上方,所述连接柱(5)顶部与试管夹持机构连接;通过减速机(1)带动立体凸轮(2)旋转,弹性连接组件在立体凸轮(2)的作用下通过连接柱(5)带动试管夹持机构对试管进行夹持或松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夹持机构包括凹槽接座(8)、滑块(7)、手指(9)及梯形推块(11),所述连接柱(5)穿设在凹槽接座(8)的通孔一(801)上,所述凹槽接座(8)底部中间开设有供梯形推块(11)活动的推块型腔(802),所述凹槽接座(8)底部两边对称开设与推块型腔(802)相通的T型滑槽(803),所述滑块(7)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803)内,所述手指(9)与滑块(7)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控一体式新冠病毒试管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推块(11)固定设置在连接柱(5)顶部,所述的梯形推块(11)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与滑块(7)侧边设置的第二斜置凹槽(702)、第三斜置凹槽(701)相匹配的第一斜置凹槽(1101)、第一斜置凸起(1102);所述滑块(7)的内侧面设为斜面结构(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清孙娜于长斌弥鹏孙晓彤靳伟于长军宋曜先莫远秋邵盛珂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义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