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81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包括转接壳、驱控一体直线电机及二指夹持机构,所述驱控一体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转接壳上,驱控一体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转接滑块;所述转接滑块内部卡接设置有螺钉轴承,螺钉轴承内的轴承内螺钉与连接柱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二指夹持机构连接,在驱控一体直线电机的作用下,通过转接滑块、螺钉轴承及连接柱将二指夹持机构打开或夹紧,便于放入或夹持病毒采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限定的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结构及布局设计巧妙,其试管夹持机构可以灵活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采管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


[0001]本技术涉及病毒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病毒在全球的大肆蔓延,病毒的检测效率直接关乎全人类的活动与发展,检测过程中的核心及关键环节在于病毒试管的开盖效率和安全性。目前的开盖作业大多都由检验人员在P2及以上的实验室内设置的生物安全柜内手动开盖作业,然而,由于病毒传染性极强,在实验室的检验人员需要做好全面防护才能正常工作,而病毒检测的日工作量相当大,每天检验人员要开、盖成千上万个试管,当检验人员身着防护服、手戴多层防护手套时,其开盖动作笨拙,劳动强度大,其影响了检测效率,且在开盖的瞬间,其试管内部可能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会喷发而出,极易造成检验人员的交叉感染。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可人、机共用的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来配合机械开试管盖动作,在降低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提高病毒试管开盖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壳、驱控一体直线电机及二指夹持机构,所述驱控一体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转接壳上,驱控一体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转接滑块;所述转接滑块内部卡接设置有螺钉轴承,螺钉轴承内的轴承内螺钉与连接柱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部与二指夹持机构连接,在驱控一体直线电机的作用下,通过转接滑块、螺钉轴承及连接柱将二指夹持机构打开或夹紧,便于放入或夹持病毒采样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二指夹持机构包括凹槽接座、滑块、手指机构及倒梯形推块所述凹槽接座底部中间开设有供倒梯形推块活动的推块型腔,所述凹槽接座底部两边对称开设与推块型腔相通的T型滑槽,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内,所述手指与滑块底部固定连接,在倒梯形推块的作用下,两个滑块相对于倒梯形推块在推块型腔上背向或相向水平滑动,带动二指夹持机构张开或闭合,实现病毒采样管的松开和夹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接座中部竖直方向设有与推块型腔相通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通孔延伸至推块型腔与倒梯形推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倒梯形推块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与滑块侧边设置的第二斜置凹槽、第三斜置凹槽相匹配的第一斜置凹槽、第一斜置凸起;所述滑块的内侧面设为斜面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壳内上方位置设有第一凹槽,中部位置设有第二凹槽,下方位置设有第三凹槽;所述驱控一体直线电机固定设置在转接壳上的第一凹槽内,所述驱控一体直线电机的输出轴穿设在第二凹槽,且输出轴能够在第二凹槽内往复运动,所述转接滑
块设置在第三凹槽内,且转接滑块能够在第三凹槽内往复运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手指上表面设有与滑块底部匹配的滑块安装槽,滑块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其底部的安装凹槽,插入滑块安装槽中,并由螺栓从底部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指内侧与试管接触位置处采用内凹圆弧形结构,且内凹圆弧形结构的内壁设为齿形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滑块的顶部设有螺栓安装孔,所述转接滑块中部设有第一开槽,所述转接滑块底部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相连通,所述螺钉轴承的轴承外环与第一开槽卡接配合,所述螺钉轴承5的轴承内螺钉501设置在第二开槽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限定的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结构及布局设计巧妙,其试管夹持机构可以灵活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的采样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应用范围,同时能够与多自由度机器人配合使用,采用智能开盖代替人工开盖,避免了检验人员直接接触试管,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性,其高效的作业效率,给检验工作带来了很大便于,同样也适用于其他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合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柱与倒梯形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转接壳,101

第一凹槽,102

第二凹槽,103

第三凹槽,2

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01

输出轴,3

螺栓,4

转接滑块,401

螺栓安装孔,402

第一开槽,403

第二开槽,5

螺钉轴承,501

轴承内螺钉,502

轴承外环,6

连接柱,7

凹槽接座,701

推块型腔,702

通孔,703

T型滑槽,8

倒梯形推块,801

第一斜置凹槽,802

第一斜置凸起,9

滑块,901

第二斜置凹槽,902

安装凹槽,903

第三斜置凹槽,904

斜面结构,10

手指,1001

滑块安装槽,1002

齿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

4所示,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包括转接壳1、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第三凹槽103、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输出轴201、螺栓3、转接滑块4、螺栓安装孔401、第一开槽402、第二开槽403、螺钉轴承5、轴承内螺钉501、轴承外环502、连接柱6、凹槽接座7、推块型腔701、通孔702、T型滑槽703、倒梯形推块8、第一斜置凹槽801、第一斜置凸起802、滑块9、第二斜置凹槽901、安装凹槽902、第三斜置凹槽903、斜面结构904、手指10、滑块安装槽1001及齿形面1002。
[0020]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与多自由度机器人或人手配合使用,转接壳1与多自由度机器人的末端法兰盘或者是机器人底座可拆卸式连接,转接壳1内上方位置设有第一凹槽101,中部位置设有第二凹槽102,下方位置设有第三凹槽103;
[0021]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固定设置在转接壳1上的第一凹槽101内,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的输出轴201穿设在第二凹槽102内,且输出轴201能够在第二凹槽102内往复运动;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的输出轴201上通过螺栓3穿过螺栓安装孔401与转接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滑块4设置在第三凹槽103内,且转接滑块4能够在第三凹槽103内往复运动。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壳(1)、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及二指夹持机构,所述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固定设置在第二转接壳(1)上,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的输出轴(201)上通过螺栓(3)固定设置有转接滑块(4);所述转接滑块(4)内部卡接设置有螺钉轴承(5),螺钉轴承(5)内的轴承内螺钉(501)与连接柱(6)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6)的底部与二指夹持机构连接,在驱控一体直线电机(2)的作用下,通过转接滑块(4)、螺钉轴承(5)及连接柱(6)将二指夹持机构打开或夹紧,便于放入或夹持病毒采样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指夹持机构包括凹槽接座(7)、滑块(9)、手指(10)及倒梯形推块(8),所述凹槽接座(7)底部中间开设有供倒梯形推块(8)活动的推块型腔(701),所述凹槽接座(7)底部两边对称开设与推块型腔(701)相通的T型滑槽(703),所述滑块(9)活动设置在T型滑槽(703)内,所述手指(10)与滑块(9)底部固定连接,在倒梯形推块(8)的作用下,两个滑块(9)相对于倒梯形推块(8)背向或相向水平滑动,带动二指夹持机构张开或闭合,实现病毒采样管的松开和夹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控一体式二指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接座(7)中部竖直方向设有与推块型腔(701)相通的通孔(702),所述连接柱(6)穿过通孔(702)延伸至推块型腔(701)与倒梯形推块(8)固定连接;所述的倒梯形推块(8)的两侧边对称设置有与滑块(9)侧边设置的第二斜置凹槽(901)、第三斜置凹槽(903)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清孙娜于长斌弥鹏孙晓彤靳伟于长军宋曜先莫远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义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