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5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涉及阀门领域,包括阀体等,阀体固装在阀盖下部,阀盖上固装有执行机构用于带动阀杆,阀杆贯穿阀盖并伸入设于阀体内的套筒内,套筒内还设有阀瓣组合件,阀瓣组合件的外圆上开有若干环形槽以置入导向环;阀体内嵌入安装有阀座,阀座分别与套筒下部、阀瓣组合件下部接触密封;阀杆下端与阀瓣组合件固定连接,驱动阀瓣组合件沿套筒内壁上下运动;套筒下部的节流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套筒节流孔;阀瓣组合件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阀瓣节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门开度小于30%时实现二级可调减压,满足高压小流量工况需要;阀门开度大于30%时实现一级可调减压,满足低压大流量工况需要。满足低压大流量工况需要。满足低压大流量工况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

技术介绍

[0002]高温高压减压阀是电站系统的主要的核心阀门,承担着将高压蒸汽降低到所需蒸汽的重要作用,是“热电冷”三联产的重要配套设备。传统的高温高压减压阀在系统运行中主要存在全行程调节时只能实现一次减压可调。另外,实际调节过程中,也不能满足高压小流量和低压大流量工况的需要。所以,其调节精度差、振动大、噪声高,不能满足变工况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具有调节精度高、振动弱、噪声小的优势。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组合件、套筒、阀盖和执行结构,所述阀体固装在阀盖下部,阀盖上固定安装有执行机构,该执行机构用于连接带动阀杆,所述阀杆贯穿阀盖并伸入设于阀体内的套筒内,套筒内还设有阀瓣组合件,阀瓣组合件的外圆上开有若干环形槽,用于置入导向环,配合套筒内壁实现密封、导向;在阀体内嵌入安装有阀座,阀座分别与套筒下部、阀瓣组合件下部接触密封;阀杆下端与阀瓣组合件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阀瓣组合件沿套筒内壁上下运动;套筒下部的节流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套筒节流孔,实现阀座、阀瓣组合件的一级可调减压;阀瓣组合件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阀瓣节流孔,实现阀瓣组合件与套筒的二级可调减压。
[000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瓣组合件下部开孔长度为套筒下部开孔长度的0.3倍。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瓣组合件包括主阀瓣和设置在主阀瓣内的副阀瓣,主阀瓣和副阀瓣之间设有蝶形弹簧;所述阀杆贯穿副阀瓣,并与主阀瓣连接固定。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环采用加锑硬石墨材料制成。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执行机构采用电动、电液、气动中的一种进行控制。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采用可变减压节流结构形式,可满足高压大流量,低压大流量等不同工况,在低压状态下还能减少压力损耗,同时多孔节流罩还能降低噪声;
[0011]2、减压阀阀体为锻造式,耐压能力强,耐腐蚀,增强了可靠性,延长了阀门使用寿命;
[0012]3、主、副阀瓣之间采用蝶形弹簧,具有行程短负荷重的特点,减少了晃动,安全性高;
[0013]4、阀瓣与套筒之间设置了加锑硬石墨,既减小了阀瓣与套筒之间的介质泄漏,又
能起到导向之间的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阀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阀门开度30%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阀门全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阀体1、阀座2、阀瓣组合件3、主阀瓣3

1、副阀瓣3

2、套筒4、阀盖5、执行机构6、导向环7、蝶形弹簧8、阀杆9、套筒节流孔10、阀瓣节流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20]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这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包括阀体1、阀座2、阀瓣组合件3、套筒4、阀盖5和执行结构6,所述阀体1固装在阀盖5下部,阀盖5上固定安装有执行机构6,该执行机构6用于连接带动阀杆9,所述阀杆9贯穿阀盖5并伸入设于阀体1内的套筒4内,套筒4内还设有阀瓣组合件3,阀瓣组合件3的外圆上开有若干环形槽,用于置入导向环7,配合套筒4内壁实现密封、导向;在阀体1内嵌入安装有阀座2,阀座2分别与套筒4下部、阀瓣组合件3下部接触密封;阀杆9下端与阀瓣组合件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阀瓣组合件3沿套筒4内壁上下运动;套筒4下部的节流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套筒节流孔10,实现阀座2、阀瓣组合件3的一级可调减压;阀瓣组合件3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阀瓣节流孔11,实现阀瓣组合件3与套筒4的二级可调减压。所述阀瓣组合件3包括主阀瓣3

1和设置在主阀瓣3

1内的副阀瓣3

2,主阀瓣3

1和副阀瓣3

2之间设有蝶形弹簧8;所述阀杆9贯穿副阀瓣3

2,并与主阀瓣3

1连接固定。
[0021]优选地,所述阀瓣组合件3下部开孔长度为套筒4下部开孔长度的0.3倍。所述导向环7采用加锑硬石墨材料制成。所述执行机构6采用电动、电液、气动中的一种进行控制。阀瓣组合件3有良好的调节型线,可做成线性LN、等百分比EP%和抛物线等流量特性。阀座2与阀瓣组合件3有良好的密封面,密封性能好。
[0022]本技术采用套筒节流孔与阀瓣节流孔组成的双级减压结构,蒸汽由进气管道进入,当阀杆上下移动时,蒸汽通过流道面积的变化实现减压。如图2所示,阀门关闭时,阀瓣底部的阀瓣节流孔被阀座阻挡,此时阀门的流量为零。当阀门开度小于等于30%时(即阀杆9向上运动的行程为0~最大行程的30%),可以实现阀座、阀瓣一级可调减压,阀瓣与套筒实现二级可调减压,这种结构形式满足了高压小流量工况需要,如图3所示为阀门开度等于30%时的示意图。当阀门开度大于30%,阀瓣底部的阀瓣节流孔离开了阀座,不起减压作用,满足了低压大流量的工况需要,如图4所示为阀门全开时的示意图。阀瓣采用主副阀瓣形式,加大副阀瓣行程,当阀瓣开启起始过程中,首先副阀瓣打开,平衡上部高压进气腔与下低压汽室的压力,减小执行机构推力。阀瓣与套筒之间设置了加锑硬石墨,既减小了阀瓣与套筒之间的介质泄漏,又能起到导向之间的缓冲作用。
[0023]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变工况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座(2)、阀瓣组合件(3)、套筒(4)、阀盖(5)和执行机构(6),所述阀体(1)固装在阀盖(5)下部,阀盖(5)上固定安装有执行机构(6),该执行机构(6)用于连接带动阀杆(9),所述阀杆(9)贯穿阀盖(5)并伸入设于阀体(1)内的套筒(4)内,套筒(4)内还设有阀瓣组合件(3),阀瓣组合件(3)的外圆上开有若干环形槽,用于置入导向环(7),配合套筒(4)内壁实现密封、导向;在阀体(1)内嵌入安装有阀座(2),阀座(2)分别与套筒(4)下部、阀瓣组合件(3)下部接触密封;阀杆(9)下端与阀瓣组合件(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阀瓣组合件(3)沿套筒(4)内壁上下运动;套筒(4)下部的节流面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套筒节流孔(10),实现阀座(2)、阀瓣组合件(3)的一级可调减压;阀瓣组合件(3)下部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阀瓣节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圣杰徐顺富钱忠伟王燕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惠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