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BB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95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关装置,它包括: -一开关外壳(1,2), -连接到开关外壳(1,2)上的固定触头(11), -一具有动触头(12)的触头桥接部件(20),用于在开关外壳(1,2)内部移动, -一传动元件(6),用于在开关外壳(1,2)内部移动,并能够通过传动元件(6)的转动向移动触头(12)传递力,使其与固定触头(11)啮合或分离, -一传动装置(7,9,10),用于将传动元件(1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轴向运动, -弹簧(8),与该传动装置(7,9,10)相互作用,以便向该传动装置施加弹性力,用于与触头(11,12)啮合或分离, 其特征在于 -至少使用两个弹簧(8),弹簧位于传动元件(6)的相对两侧,以向该传动元件(6)和传动装置(7,9,10)施加对称的弹性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人工操作的开关装置,该装置用于控制电气设备。对于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开关来说,开关的位置或开关状态必须是稳固就位的,以不致发生使开关状态失控而改变的情况。电气装置误动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例如振动或强烈撞击,这种振动或撞击在最危险的情形下,致使开关移动至错误的位置,从而导致电气设备误动作。在如维护工作进行中,电路中电源的意外闭合也可能是很危险的。相应地,开关意外地跳到零位,即切断电路中的电流,会由于传动装置失控停止,而导致机器的损坏。由于存在上述危险,因此借助诸如弹簧加载装置,必须将设备开关可靠地分别锁定在闭合和断开的位置。可以通过如连接在开关操纵轴上的凸轮来实现开关位置的强制锁定,因而凸轮后面有一弹簧加载杠杆。该杆上有一导槽,用于容纳固定在开关主结构上的导销。杠杆的加载弹簧位于杠杆周围,并在导销和杠杆与凸轮的交汇点之间被压缩。当开关分别处于闭合或断开位置时,弹簧将开关强制锁定在所设置的位置上,并防止开关运转轴出现失控的旋转运动。随着开关运转轴转动,弹簧在导销和凸轮顶端之间被压缩。当凸轮转入其上死点时,达到了齿形凸轮/杠杆系统的锁定点,而且随着凸轮继续转过其上死点位置,弹簧推动开关的凸轮和与其相连的操纵轴进入相对的位置。然而,这种开关结构具有一些缺陷。尽管弹簧在轴旋转行程末端可将开关强制锁定在正确位置上,但在轴旋转行程的中间阶段,很难控制开关的操作。在齿形凸轮/杠杆机构的上死点位置上,弹簧力的方向与齿形凸轮/杠杆组件的纵轴方向平行,因而弹簧力作用于开关运转轴上,而不向开关运转轴和导销施加旋转力。因此,旋转运动的这一段形成了开关组件的不确定位置,其中粗心的使用者在操作完毕后可能仍将开关留在该不确定位置。开关部件间的相互摩擦使得该位置不可控,并且使开关容易位于该中间位置。由于中间位置与齿形凸轮/杠杆机构的上死点位置重合,因而该位置相当地不稳定。因此,处于该中间位置的开关可能很容易由于一点小冲击而从该中间位置转向极限位置。结果开关位置的这种不可控变化,可能意外地启动电气设备或应该无电压的电路中的电源。显然,这会带来危险。除上述内容以外,普通的开关具有开关的工作速度依赖于操作者的动作的缺点。这一特性降低了开关的电操作规范。当使用过低的转矩操作开关时,开关动作的速度不够快,从而在触点间会形成电弧,由于电弧持续时间越长,电弧所释放能量的烧灼作用越大,因而开关很快就会毁坏,除了误产生电弧之外,开关可能被错误地停留在一通过燃烧电弧而保持临界接触的位置上。显然,这类误操作会极其迅速地毁坏开关。FI Pat.No.93,502中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其中开关主体带有至少一个可直线移动的滑动件,该部件上具有用于与开关的固定触头相互作用的触头。可移动的弹簧保险板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式部件,如与滑动件平行的部件,连接到滑动件上,该弹簧保险板在运动过程中使滑动件在所述弹簧产生力的作用下做相应的移动。尽管这种开关装置实施方案提供了可靠且快速的开关动作以及明确的位置指示功能,但触头表面的结构仅允许该装置在低电流下工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它能在开关操作过程中提供清晰且可靠的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并具有刀刃状触头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其中操纵部件总是处于能清晰显示开关触头状态的位置,而且它能高速地驱动开关触头,而与操作者所施加的手工驱动力无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最少操作间隙和能实现精确功能的开关。通过对称施转矩机构可以控制开关装置的触头桥接元件,从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开关的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显著的效益。对称施转矩机构促使触点桥接元件沿其中心线移动,控制桥接元件的滑动传动元件沿相反方向移动,从而使由于元件的弯曲和间隙造成的松驰积累效应达到最小。可使传动元件和滑动元件之间齿形接触的间隙达到最小,因而可使开关操作变得很精确。传动转矩在两个施转矩机构之间平均分配,而且在释放机构凸轮顶端处以及滑动元件的尖状弹性指的斜面处的磨损可以降低。而且由于应力分配的改善,滑动元件弹性指的尖端和开关外壳的限位装置处的磨损可以减轻。作用于开关外壳限位装置和滑动元件尖状弹性指处的应力减小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些元件的接触面积小,而且尖状部分要在弹簧解除保险过程中将滑动元件保持不动,直至发生动作。由于具有对称结构,各动触头与其固定触头同时接触,这对于开关闭合实现短路负载和断开负载电流是很重要的。而且,触头的同时工作还导致触头磨损的一致性。由于位置指示限位器与触点桥接元件的限位装置在两极限位置均邻接,因此位置指示是强制的,并是可靠的。传动元件位于中心线上,因为它同时控制两个施转矩机构,以传递相同的转矩。这种设计可防止传动元件的侧向屈服变形。由于滑动元件的数量是两个,所以作用于齿形转矩传递机构上的载荷就减半了。还为桥接元件沿传动元件轴线方向的运动以及更大的接触开口间隙提供更多的空间。传动元件可以深深地嵌入桥接元件中,因为采用对称旋转矩的设计,使得元件免受可能导致的摩擦从而降低开关装置操作精度的侧向力的作用。传动元件轴可以有较长的调整范围,从而传动旋钮可以牢固地安装到长轴上,这样避免了使用专门设计的轴。成对导槽用于使滑动元件移动桥接元件,这对导槽由于滑动元件的相对方向的运动可以具有较陡的倾斜角。特别有利的是,具有不同倾斜角的导槽可以做成圆弧状。由于具有双施转矩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开关装置即使在其中一个施转矩机构损坏或者外壳上的限位装置磨损或断裂的飞速下,仍然可以工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施转矩机构就要承担双倍的机械载荷,因此其磨损程度显然要增加。尽管如此,这种特性使得开关装置的服役期在必要时可延长至不能够立即用新装置替换已损坏开关的场合。该特性还提高了可靠性和操作安全性,因为开关装置不会出现瞬时破坏或失效,但是,即使在开关部分被破坏的情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可实现电流的通断。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开关装置的分解视图;图2是图1所示开关装置装配后一组零件的透视图3是图1所示开关装置装配后另一组零件的透视图;图4是图1所示开关装置的齿形传动机构的顶视图;图5是图1所示开关装置的部分剖面透视图。参照图1,开关装置的外壳包括壳体1和主体2。壳体1具有可插入主体2的相配孔中从而将壳体固定就位的紧固夹。必须指出,尽管实际上壳体1和主体2除了一电缆入口孔之外形成一封闭的外壳,但为便于图示,附图中的视图去除了窗口,以便于描述开关部件的功能。仍参照图1的分解视图,其中示出了开关装置的主要部件。固定触头11和灭弧板13固定在主体2上,移动触头桥接部件20位于其间,这样桥接部件的触头12位于固定触头11以下和灭弧板之间。传动元件6穿入桥接部件20的开口中,由导销17支承的滑动元件9装在桥接部件20的两侧,滑动元件9上具有装入其凹槽18的拨动部件10,这样拨动部件10的凸缘19位于滑动元件9的凹槽18中。滑动元件9和拨动部件10上还具有用于容纳转矩发生弹簧8的空间。滑动元件、拨动部件和弹簧一起构成了开关装置的施转矩机构。在图2和图4中,桥接部件20和拨动部件10与其滑动元件9一起示出。图3中这些开关装置部件用分解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装置,它包括-一开关外壳(1,2),-连接到开关外壳(1,2)上的固定触头(11),-一具有动触头(12)的触头桥接部件(20),用于在开关外壳(1,2)内部移动,-一传动元件(6),用于在开关外壳(1,2)内部移动,并能够通过传动元件(6)的转动向移动触头(12)传递力,使其与固定触头(11)啮合或分离,-一传动装置(7,9,10),用于将传动元件(1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轴向运动,-弹簧(8),与该传动装置(7,9,10)相互作用,以便向该传动装置施加弹性力,用于与触头(11,12)啮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至少使用两个弹簧(8),弹簧位于传动元件(6)的相对两侧,以向该传动元件(6)和传动装置(7,9,10)施加对称的弹性力。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的数量为两个。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具有驱动弹簧的施转矩机构(8,9,10),该机构对称地位于该传动元件(6)的两侧。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转矩机构(8,9,10)用于在与所述触头桥接部件(20)的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且该施转矩机构包括具有斜槽(25)的滑动元件(9),该触头桥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武奥列南
申请(专利权)人:ABB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