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46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开关装置,其可以以优越的装配操作性而得到稳定的开关动作。其具有:设有壳体2、以及被保持在该壳体2中的可上下移动自如的多个操作体3~6的操作机构部1;和具有由各操作体3~6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多个开关元件29~32、用于使该多个开关元件29~32与外部机器相连接的多个端子16~21、以及支撑上述多个开关元件29~32和上述多个端子16~21的基台15的开关机构部14,且上述操作机构部1和上述开关机构部14为各自独立构成,而上述基台15被固定于上述壳体2内,并与上述操作机构部1和上述开关机构部14成为一体化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联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换气罩的操作部的多联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图5是从已知的多联开关装置的一个侧面观看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的该多联开关装置,在具有一敞开侧面的箱状壳体41内,被设定的多个操作体42和复位用操作体43,借助复位弹簧50的施加力分别使其上端从以一定间隔而设置于壳体41上面的开口41a突出并上下自由移动地被保持,且在壳体41内的多个操作体42和复位用操作体43相互间分别设有具有支撑用突起44的间隔壁45及由金属片制成的固定接点46。而且,在壳体41内,与在这些多个操作体42及复位用操作体43上分别形成的结合用突起(图示省略)相结合的一块结合用平板47,以沿操作体4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状态而被设置,由金属制平板形成的公共端子48被设置成大致与结合用平板平行。使金属弹簧片弯折的可动接点49以使弯折部嵌入间隔壁45与支撑用突起44之间的状态被支撑。各可动接点49借助自身的弹力以使下端部压接于公共端子48的状态与公共端子48电气连接,通过弯折部使上侧部分嵌合在形成于各操作体42的侧部的突出部42a上,且与相对上端部以一定间隔相向设置的固定接点46构成各个开关元件。而且,若对任何一个操作体42的上端部进行压下操作,上述结合用突起就会与结合用平板47相结合,并使该操作体42保持于压入的状态,而且伴随着操作体42的下移即可解除与突出部42a的结合,且可动接点49依靠自身的弹力与固定接点46相接触,则与被按压的操作体42相对应的开关元件被接通。而且,若对复位用操作体43的上端部进行压下操作,则可解除与结合用平板47的上述结合用突起的结合,保持为压入状态的操作体42借助复位弹簧50的施加力向上方复位,通过由该操作体42的上移而产生联动的突起42a,使可动接点49从固定接点46处离开从而使与该操作体42相对应的开关元件呈断开状态。该多联开关装置装配中,在壳体41内安装收置有结合用平板47、公共端子48及多个固定接点46,通过复位弹簧50以各个上端部分别从开口部41a突出的状态,使多个操作体42和复位用操作体43被保持于壳体41,然后,使多个可动接点49分别以嵌入各间隔壁45与支撑用突起44之间的状态被安装。但是,上述过去的多联开关装置中,使各可动接点46的弯折部嵌入间隔壁45与支撑用突起44之间,而使可动接点49分别安装入壳体41内的多个操作体42和间隔壁45之间的狭缝中的操作极为复杂,因而产生需要在安装上花费时间的问题。而且,在进行该装入操作时,由于可动接点49的上下端部碰到固定接点46或公共端子48上等原因,而使可动接点49的弯折角度发生变化,由于可动接点49的弹性的变化,而产生使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这样的已知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开关装置,其装配操作性能优越,并可达到稳定的开关动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多联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操作体机构部,其具有壳体、以及被保持在该壳体中的可上下移动自如的多个操作体;开关机构部,其具有由上述各操作体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多个开关元件、用于使该多个开关元件与外部机器相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支撑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和上述多个端子的基台,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为各自独立构成,而上述基台被固定于上述壳体内,并与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成为一体化设置。而且,上述的结构中,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分别具有被固定于上述基台的固定接点、和可与该固定接点触离的可动接点,且该可动接点被铆接安装于上述基台。而且,上述的结构中,上述可动接点是由具有导电性的片状弹簧材构成,由上述操作体的下移而产生联动,且使上述可动接点依靠自身的弹力与上述固定接点弹性接触,并且,由上述操作体的上移而产生联动,且使上述可动接点克服自身的弹力而从上述固定接点脱离开。此外,上述结构中,上述基台配置于上述多个操作体的下侧,而且,上述多个开关元件被设置在该基台上,且沿着上述多个操作体的排列方向被排成一列,上述可动接点以悬臂状态被固定设置于上述基台上,上述可动接点的自由端以与朝向上述多个操作体的排列方向相同的方向被延伸。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联开关装置的盖体被取下后,从一侧看去的侧视图。图2为该多联开关装置的横向剖面图。图3为从构成该多联开关装置的操作机构部的一个侧面看去的侧视图。图4为构成该多联开关装置的开关机构部的俯视图。图5为从上述开关机构部的一侧看去的侧视图。图6为该开关机构部具有的基台的俯视图。图7为沿图6中7-7的剖面图。图8为沿图6中8-8的剖面图。图9为沿图6中9-9的剖面图。图10为该开关机构部具备的可动接点的俯视图。图11为从该可动接点的一侧看去的侧视图。图12为显示该可动接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3为显示该开关机构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4为从该开关机构部的一侧看去的侧视图。图15为从已知的多联开关装置的一侧看去的侧视图。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联开关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至图11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的,图1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多联开关装置的盖体被取下后,从一侧看去的侧视图,图2为该多联开关装置的横向剖面图。如上述两图所示的多联开关装置主要结构包括操作机构部1,具有一侧面敞开的长箱状壳体2、和可上下移动自如地被安装于该壳体2中的操作体3、4、5、6;开关机构部14,具有通过各操作体3、4、5、6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多个开关单元29、30、31、32;其中壳体2具有可遮盖敞开的一侧面的盖体13,在盖体13相反侧的另一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可使该壳体2的内外相连通的筒部2c。图3为从操作机构部的一侧看去的侧视图。该图所示的操作机构部1的结构中,多个操作体3、4、5、6和复位用操作体7,使其上端部依靠复位弹簧8的施加力分别从以一定间隔设置于壳体2的上面的开口2a处突出,且上下移动自如地被保持于壳体2内,操作体3~6上分别设有具有腕部9a的升降突起9,而且,还形成有心型(ハ-ト)凸轮槽6a,在操作体6上对其上端部进行压下操作时,通过与自由摆动地被支撑于壳体2的驱动销10从动,而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力,从而保持该操作体6的压入状态。而且,在壳体2内,与形成于操作体3、4、5及复位用操作体7上的结合用突起(图示省略)分别结合的具有多个缺口的1块结合用平板11,被设置成可沿着操作体3、4、5的排列方向往返移动自如的状态,在壳体2的内壁与结合用平板11之间,插有使该结合用平板11在返向(箭头B方向)上受压的压缩弹簧12,且由用于固定后述基台15的一对突部而形成的固定部2b,沿壳体2的横方向延伸。而且,将操作体3、4、5的任何一个例如操作体3压下操作时,操作体3的上述结合用突起和与其相对应的结合用平板11的缺口相结合,依靠由该结合力产生的分力,结合用平板11克服压缩弹簧12的施加力而在往动方向(箭头A方向)上移动,上述结合用突起通过缺口时,依靠压缩弹簧12的施加力结合用平板11沿返向(箭头B方向)返回,按压操作体3的上述结合用突起的上面,使操作体3锁定,克服复位弹簧8的施加力以使操作体3保持于压入状态。这样,由于操作体3、4、5在其压下操作的途中,通过上述结合用突起与缺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机构部,其具有壳体、以及被保持在该壳体上的可上下移动自如的多个操作体;开关机构部,其具有通过上述各操作体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多个开关元件、用于使上述多个开关元件与外部机器相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支撑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和上述多个端子的基台;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为各自独立构成,而上述基台被固定于上述壳体内,并与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成为一体化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8-23 253541/20011.一种多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操作机构部,其具有壳体、以及被保持在该壳体上的可上下移动自如的多个操作体;开关机构部,其具有通过上述各操作体的上下移动,而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多个开关元件、用于使上述多个开关元件与外部机器相连接的多个端子、以及支撑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和上述多个端子的基台;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为各自独立构成,而上述基台被固定于上述壳体内,并与上述操作机构部和上述开关机构部成为一体化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开关元件分别具有被固定于上述基台的固定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濑达章后藤义美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