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89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包括热敷带和分别与所述热敷带左右两端缝合连接的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敷带包括红外线作用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红外线作用区左右两侧的震动按摩区,所述震动按摩区设置有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红外线作用区内包括红外线发生器、与红外线发生器连接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热敷带外壁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红外线作用区,通过安装在热敷带上方的红外线发生器产生的红外线光照作用促进药性吸收、伤口愈合;用震动作用取代现有技术中按摩头转动按摩作用,减少术后患者按摩热敷过程中皮肤形变量,降低伤口撕裂风险。口撕裂风险。口撕裂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大肠、小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吃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多,有些人为了满足食欲,胡吃海喝,不注意饮食健康,另有些人由于工作原因,饮食无规律,长此以往,胃肠会出现各种疾病,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促进伤口愈合是重中之重,在现有技术中多为医护人员推动烤灯至伤口上方,为防止红外线红外线灼伤需要在患者伤口上覆盖毛巾或消毒垫操作不方便;且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按摩热敷时是由按摩头旋转带动患者肌肤发生循环形变而达到按摩作用,但在伤口未愈合时的大幅度的形变易导致伤口撕裂,使用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红外线促愈装置,以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护理人工劳动量。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
[0005]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技术设置有红外线作用区,通过安装在热敷带上方的红外线发生器产生的红外线光照作用促进药性吸收、伤口愈合;用震动作用取代现有技术中按摩头转动按摩作用,减少术后患者按摩热敷过程中皮肤形变量,降低伤口撕裂风险,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08]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09]图3为夹持部与透气软垫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1]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包括热敷带1、魔术母贴2和魔术子贴,热敷
带1的左端与魔术母贴2缝合连接、右端与魔术子贴3缝合连接;热敷带1上设置有红外线作用区5,在红外线作用区5内的热敷带1上开设有可视窗口8,在可视窗口81外部热敷带1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安插有支撑架,支撑架与红外线发生器9连接;优选的,在可视窗口8的外侧设置有夹持部81,夹持部81夹持有透气软垫,且可视窗口8外部的热敷带1上设置有缓冲部82,缓冲部82为气囊型结构,内部填充有药材,通过红外线发生器9产生与人体相近波长的红外线,可深入人体与组织细胞发生共振效应,促进人体吸收缓冲部82内的药材药性、促进伤口愈合,且红外线发生器9距离可视窗口8有一定距离,可有效避免灼伤患者肌肤。
[0014]在红外线作用区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震动按摩区4,震动按摩区内设置有震动按摩机构6,包括震动发生器6和设置在所述震动发生器上的缓冲器61,通过产生震动促进患者对药品药性的吸收且由于缓冲器61的缓冲作用降低震动作用于患者肌肤引起的形变量,取代以往按摩头转动作用,既能对患者肌肤产生按摩作用又避免肌肤形变量过大而引起的伤口撕裂风险。
[0015]优选的,震动发生器6与红外线发生器9均与设置在魔术母贴2外壁上的计时控制开关7电路连接。
[0016]实施例2
[0017]使用前,在计时控制开关7上设置使用时间;
[0018]使用时,将热敷带1放置于患者身上,将热敷带1的可视窗口8置于患者手术伤口的上方,在夹持部81上夹持透气软垫,将与红外线发生器9连接的支撑架安装于热敷带1上开设的凹槽11内,将魔术母贴2和魔术子贴3粘贴连接;启动计时控制开关,震动发生器6产生震动,在缓冲器61的缓冲作用下将震动传输于患者肌肤、红外线发生器9产生红外线,通过透气软垫作用于患者术后伤口处,通过产生于人体相近波长的红外线,促进药效吸收、伤口愈合,且由于红外线发生器9与肌肤有一定距离,可有效避免灼伤患者肌肤;在到达设定时间时,计时控制器7自动切断电源,震动发生器6和红外线发生器9停止工作,将魔术母贴2与魔术子贴3分开,将热敷带1从患者肌肤上取下即可。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用震动替代原有按摩头转动的促进血液循环作用,避免大幅度肌肤形变而引起的伤口撕裂,且采用红外线发射器9产生红外线一定距离的照射术后伤口,在不灼伤患者肌肤情况下促进伤口愈合。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
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装置,包括热敷带和分别与所述热敷带左右两端缝合连接的魔术母贴和魔术子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敷带包括红外线作用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红外线作用区左右两侧的震动按摩区,所述震动按摩区设置有震动按摩机构;所述红外线作用区内包括红外线发生器、与红外线发生器连接的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热敷带外壁上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红外线发生器,所述红外线发生器与计时控制开关电路连接,所述计时控制开关设置在魔术母贴的外表面上;在所述红外线发生器下方的所述热敷带上开设有可视窗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肠科患者术后护理用热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