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及圆柱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34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及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圆柱形电池顶部的导电盖体,所述圆柱形电池包括顶部极柱和壳体极柱;导电盖体安装在顶部极柱的上方,导电盖体与壳体极柱电连接,同时与顶部极柱绝缘,通过在圆柱形电池顶部安装与壳体极柱电连接的导电盖体,来增加电池顶部壳体极柱的表面积,并在导电盖体与顶部极柱之间设有绝缘体,避免壳体极柱与顶部极柱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在电池顶部同时实现多个电池之间顶部极柱与壳体极柱的电连接,降低电池成组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及圆柱形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及圆柱形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包的成组应用领域,正在向高能量密度、整体快速成组(包)的 CTP(CELL TO PACK)技术方向发展。将高容量单体圆柱形动力电池先进行成排并联连接,再进行排间串联是较为典型的电池包成组应用形式,为此需要将每个单体电池之间都进行电连接。
[0003]在现有技术中,每个电池的顶部极柱都需要通过汇流排在其顶部电连接,在电池的底部将每个电池的壳体极柱通过导电体进行电连接。因此,在电池成组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需要分别在电池的上下两端使用汇流排进行导电连接,来实现电池之间的顶部极柱电连接和壳体极柱的电连接,再将电连接后的电池组按压装置在电池组(包)外壳内。由于电池高度有公差,无法保证所有电池的正负极同时在顶部和顶部的平面上,给连续激光焊造成困难。同时两面焊接后才能将电池组装进电池箱,效率较低。因此,业界一直在寻找在同一面进行电池间串并联电连接的高效方法。
[0004]一般选择在圆柱形电池的顶部进行电连接操作,但标准电池的顶部极柱面积较大,壳体极柱仅侧面壳体的上端的狭窄环线可供电连接。随着单体电池容量增大,电连接的面积要求也随之增大。业界均在积极寻找增大电池顶部壳体极柱面积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能够将标准电池顶部的壳体极柱面积增大,以及在电池顶部具有相对均衡顶部极柱和壳体极柱面积的复合顶盖结构的圆柱形电池。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圆柱形电池顶部的导电盖体,所述圆柱形电池包括顶部极柱和壳体极柱,所述壳体极柱包括底部壳体和侧壁壳体,所述顶部极柱包括顶部壳体和位于所述顶部壳体上并向上凸出的泄压阀体,所述泄压阀体与所述顶部壳体电连接;
[0006]所述导电盖体安装在所述顶部壳体上,所述导电盖体的中部具有对应所述泄压阀体的通槽,且所述泄压阀体位于所述通槽的内;
[0007]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侧壁壳体绝缘;
[0008]所述导电盖体与所述壳体极柱电连接,所述导电盖体与所述顶部极柱之间设有绝缘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盖体电连接在与所述侧壁顶部壳体的上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为一体式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横截面为L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垫和绝缘圈,所述绝缘垫位于所述导电盖体下方,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通槽与所述泄压阀体顶部极柱外壁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垫的材质为青稞纸。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圆柱形电池,包括上述的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所述圆柱形电池还包括内部电芯,所述顶部极柱位于电芯顶部,所述壳体极柱包覆在电芯外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盖体为倒“凹”字型,所述导电盖体焊接在所述侧壁壳体的上端,所述导电盖体与所述壳体极柱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壳体的上端高于所述顶部壳体所在平面,且位于上端的部分所述侧壁壳体与所述泄压阀体之间具有环形槽,所述导电盖体为环形板,所述导电盖体压接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与部分所述侧壁壳体的内侧抵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泄压阀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泄压阀体为中空柱体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阀体的顶部不低于所述导电盖体的上表面,所述泄压阀体侧面设有泄压孔。
[001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及圆柱形电池,其结构简单,通过在电池的顶部增加电池壳体极柱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在电池的顶部使用汇流排将电池的壳体极柱进行电连接,不需要在电池的底部使用汇流排进行电连接,能够最终实现同时将每个电池的顶部极柱和壳体极柱均在电池的顶部进行电连接,减少电池成组的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002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中导电盖体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圆柱形电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2圆柱形电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3圆柱形电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圆柱形电池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的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圆柱形电池顶部的导电盖体1,所述圆柱形电池包括顶部极柱2和壳体极柱3,所述圆柱形电池还包括内部电芯100,所述顶部极柱2位于电芯100顶部,所述壳体极柱3包覆在电芯100外侧,所述壳体极柱3包括底部壳体31和侧壁壳体32,所述底部壳体31位于所述顶部极柱2的外周;
[0030]侧壁壳体32向上延伸,在电池的顶部围构成环形,顶部极柱2位于侧壁壳体32上端围构的环形的中心部。
[0031]所述顶部极柱2包括顶部壳体21和位于所述顶部壳体21上并向上凸出的泄压阀体22,所述泄压阀体22与所述顶部壳体21电连接。顶部壳体21与侧壁壳体32绝缘。
[0032]所述导电盖体1的中部具有对应所述泄压阀体22的通槽4,导电盖体1为倒“凹”字型,所述导电盖体1安装在所述顶部壳体21上方,且所述泄压阀体22位于所述通槽4内;所述顶部壳体21与所述侧壁壳体32绝缘。
[0033]所述导电盖体1与所述壳体极柱3电连接,所述导电盖体1与所述顶部极柱2之间设有绝缘体。
[0034]通过导电盖体1与侧壁壳体32的安装连接,所述导电盖体电连接在所述侧壁壳体32的上端,导电盖体1与侧壁壳体32的外周对应焊接而成,导电盖体1与侧壁壳体32间的焊接方式为冷焊或者热焊进行电连接,从而实现导电盖体1与侧壁壳体32的电连接,即导电盖体1与壳体极柱3的电连接。由于导电盖体1安装在电池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圆柱形电池顶部的导电盖体,所述圆柱形电池包括顶部极柱和壳体极柱,所述壳体极柱包括底部壳体和侧壁壳体,所述顶部极柱包括顶部壳体和位于所述顶部壳体上并向上凸出的泄压阀体,所述泄压阀体与所述顶部壳体电连接;所述导电盖体安装在所述顶部壳体上方,所述导电盖体的中部具有对应所述泄压阀体的通槽,且所述泄压阀体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顶部壳体与所述侧壁壳体绝缘;所述导电盖体与所述壳体极柱电连接,所述导电盖体与所述顶部极柱之间设有绝缘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盖体电连接在所述侧壁壳体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为一体式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横截面为L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形电池顶盖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包括绝缘垫和绝缘圈,所述绝缘垫位于所述导电盖体下方,所述绝缘圈位于所述通槽与所述泄压阀体外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波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模度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