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53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包括转接件(1),用于电连接于电池模组的极柱;外接件(2),从所述转接件(1)的一侧向背离输出极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外接件(2)的端部一体设置有安装部(3),用于与其它的电池模组或外部电气设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预先安装螺母,有助于简化装配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如今,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高效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器、电动工具、大型贮能、电动交通动力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标准电池模组需要通过铜排进行模组间连接,且多出铜排物料进行连接,成本高,铜排连接输出极,需要考虑铜排过流能力,以及铜排绝缘防护等,出现破损物料需及时更换,工艺复杂。
[0003]现有的模组件连接,模组正负极均需要螺栓进行固定,需要数量较多的螺栓和螺母,由于螺栓和螺母的数量较多,导致漏锁紧的风险几率更大,更容易因为螺栓未锁紧而导致车辆发热,造成电池包起火爆炸等问题,此外,极耳支撑件需要预埋螺母,制造工艺复杂,不良率高,热塑不良容易引起模组绝缘耐压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件(1),用于电连接于电池模组的极柱;外接件(2),从所述转接件(1)的一侧向背离输出极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外接件(2)的端部一体设置有安装部(3),用于与其它的电池模组或外部电气设备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和所述外接件(2)之间设置有弯折件(5),所述弯折件(5)从所述转接件(1)的一侧延伸并沿高度方向(Z)向下弯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件(2)从所述弯折件(5)的一侧沿长度方向(X)延伸,所述外接件(2)包括本体部(21)和延伸部(22),所述延伸部(22)从所述本体部(21)的一侧沿宽度方向(Y)延伸,所述安装部(3)设置在所述延伸部(22)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所述外接件(2)及所述弯折件(5)一体围成L型或U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的输出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件(5)的弯折部分(51)、以及所述外接件(2)和所述弯折件(5)之间的连接部分(25)均为倒圆角结构。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雄刘晨南谷秋雨刘争光高佳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