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12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涉及自动蒸炒锅技术领域。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所述第一框架顶部外壁安装有起盖结构,所述起盖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底部内壁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翻炒结构底部安装有锅盖,所述翻炒结构包括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底部与第二框架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底部贯穿于锅盖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翻炒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翻炒结构的设置,对植物翻炒更加充分,使其受热更快速,实现了更快速的生产植物油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蒸炒锅
,具体为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

技术介绍

[0002]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主要含有维生素E、K、钙、铁、磷、钾等矿物质、脂肪酸等。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但是,目前的自动蒸炒锅翻炒效率不高,植物油的产出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所述第一框架顶部外壁安装有起盖结构,所述起盖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底部内壁安装有翻炒结构,所述翻炒结构底部安装有锅盖,所述翻炒结构包括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底部与第二框架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柱,所述第二旋转柱底部贯穿于锅盖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翻炒爪,所述第二旋转柱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顶部与锅盖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起盖结构包括第一电动机和连接柱,所述第一电动机底部与第一框架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连接柱外壁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与转动齿轮相适配,所述连接柱贯穿于第一框架顶部外壁与第二框架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锅底支柱,所述锅底支柱顶部安装有炒锅体,所述第一框架底部内壁开设有加热孔,所述加热孔位于炒锅体正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外壁与第一框架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滑轨内壁与第二框架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柱外壁与锅盖顶部转动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1)、该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通过翻炒结构的设置,对植物翻炒更加充分,使其受热更快速,实现了更快速的生产植物油的效果。
[0010](2)、该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通过起盖结构的设置,实现自动化起盖,避免了人手接触高温锅盖被烫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顶部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锅盖内部正面顶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锅盖内部背面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起盖结构;101、第一电动机;102、第一转动柱;103、转动齿轮;104、连接柱;105、齿槽;2、翻炒结构;201、第二电动机;202、第二旋转柱;203、固定块;204、轴承;205、转动杆;206、翻炒爪;3、第一框架;4、固定滑轨;5、第二框架;6、锅盖;7、炒锅体;8、锅底支柱;9、加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18]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包括第一框架3,第一框架3是用于固定整体设备,第一框架3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4,第一框架3顶部外壁安装有起盖结构1,起盖结构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5,固定滑轨4用于固定第二框架5,避免第二框架5转动,第二框架5底部内壁安装有翻炒结构2,翻炒结构2底部安装有锅盖6,翻炒结构2包括第二电动机201,第二电动机201底部与第二框架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电动机2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柱202,第二电动机201转动带动第二旋转柱202转动,第二旋转柱202底部贯穿于锅盖6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5,第二旋转柱202转动带动转动杆205转动,转动杆205底部固定连接有翻炒爪206,转动杆205转动带动翻炒爪206转动,第二旋转柱202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3,固定块203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4,轴承204顶部与锅盖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203作用是支起锅盖6,轴承204作用是使得固定块203随第二旋转柱202转动时,锅盖6不随之转动,起盖结构1包括第一电动机101和连接柱104,第一电动机101底部与第一框架3顶部外壁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1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柱102,第一电动机10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柱102转动,第一转动柱1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103,第一转动柱102转动带动转动齿轮103转动,连接柱104外壁开设有齿槽105,齿槽105与转动齿轮103相适配,转动齿轮103转动通过齿槽105带
动连接柱104上下移动,连接柱104贯穿于第一框架3顶部外壁与第二框架5固定连接,连接柱104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框架5上下移动,第二框架5上下移动带动第二电动机201上下移动,第二电动机201上下移动带动第二旋转柱202上下移动,第二旋转柱202上下移动带动固定块203上下移动,固定块203上下移动带动轴承204上下移动,轴承204上下移动带动锅盖6上下移动,第一框架3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锅底支柱8,锅底支柱8顶部安装有炒锅体7,第一框架3底部内壁开设有加热孔9,加热孔9位于炒锅体7正下方,连接柱104外壁与第一框架3顶部滑动连接,固定滑轨4内壁与第二框架5外壁滑动连接,第二旋转柱202外壁与锅盖6顶部转动连接。
[0020]在使用本设备时,将植物放入炒锅体7中,启动第一电动机101,使得锅盖6下移盖住炒锅体7,关闭第一电动机101,将本设备放到灶台上,启动第二电动机20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包括第一框架(3),所述第一框架(3)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滑轨(4),所述第一框架(3)顶部外壁安装有起盖结构(1),所述起盖结构(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5),所述第二框架(5)底部内壁安装有翻炒结构(2),所述翻炒结构(2)底部安装有锅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结构(2)包括第二电动机(201),所述第二电动机(201)底部与第二框架(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2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柱(202),所述第二旋转柱(202)底部贯穿于锅盖(6)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5),所述转动杆(205)底部固定连接有翻炒爪(206),所述第二旋转柱(202)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3),所述固定块(203)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204),所述轴承(204)顶部与锅盖(6)顶部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生产用自动蒸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盖结构(1)包括第一电动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占军刘利江董占国杜美芹李红星陈文利李海洋李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美临多维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