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65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花生原料进行压榨制得花生原油和花生饼粕,然后通过旋转锥体柱蒸馏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花生风味物质,再经减压蒸馏制备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最后通过花生原油与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混合萃取完成花生油增香工艺,萃取完成后进行油水分离即得增香后的花生油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综合利用了花生油压榨副产物中的特征香气组分,增加了花生油香气强度,生产工艺环境友好,处理量大,适用于花生油增香的工业化生产。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一种食用植物油生产领域,涉及一种花生油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油是重要的中国传统食用油之一,其色泽透亮,气味芳香,在食物烹调过程中能够赋予食物特殊的香气风味,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花生油的香气风味特征是评价花生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花生油香气风味,可分为普通花生油、清香花生油、浓香型花生油和浓香花生油。
[0003]目前,花生油生产采用冷榨法或热榨法。冷榨法,多在60℃以下依靠物理机械的压力将油脂从原料中分离,所制花生油能较好的保留花生蛋白,但缺点是大量香味物质留存在花生饼粕中无法被利用,所以主要应用于清香花生油的生产。对于浓香花生油,多采用热榨法生产,因毛油经过了浸出和精炼,香味更浓,但是由于热榨温度高,花生原料本身的糖分和蛋白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花生油颜色变深,也会一定程度降低其风味。同时热榨的高温会加速香气组分的挥发,进而导致花生油产品的特征香气偏弱。因此,需要对传统花生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以减少生产过程中花生油特征香气的损失,提升花生油产品的风味强度,增加花生油的香味。
[0004]虽然众所周知冷榨工艺的花生饼粕中除了具有较高的蛋白含量外,还含有较多的花生油风味物质,但是目前对于花生饼粕的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花生蛋白再利用方面,仅有少量研究针对花生饼粕中的花生特征风味组分。这主要由于花生饼粕中的风味组分主要为吡嗪类物质,这类物质的沸点较高,提取、萃取难度大,如甲基吡嗪的沸点为135℃,2,3,5r/>‑
三甲基吡嗪的沸点能达到172℃。文献号为CN11266246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
[0005]《一种浓香花生油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花生饼粕为花生油增香的方法,该工艺将花生粕粉碎、烘烤、加入棕榈油并进行萃取、过滤、调色、与原油调和,获得浓香花生油。在该文献中公开的萃取过程需要使用大量椰子油和棕榈油,具体过程为将被椰子油包裹的花生粕颗粒利用微波炉120℃加热,溶解椰子油;然后将花生粕颗粒重量3倍的棕榈油加热到120℃,与花生粕混合;最后在无氧状态下以220℃下超声波萃取2小时得到萃取液。上述工艺的萃取工艺复杂,还需要用到大量椰子油、棕榈油等原料,同时无法避免高温,并在无氧条件下辅助超声波才能完成,萃取工艺条件苛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在降低花生油生产过程中的压榨温度的同时,在低温下萃取花生饼粕中的风味物质,从而优化花生油增香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经济价值高的增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将花生原料烘焙、破碎、压榨得到花生原油和花生饼粕,关键在于,还包括在低温下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花生风味物质,
上述的花生风味物质在低温下经浓缩后得到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与花生原油混合萃取、油水分离,得到增香后的花生油。
[0008]进一步的,从花生饼粕中提取的花生风味物质的方法为旋转锥体柱蒸馏法。
[0009]进一步的,上述烘焙方式为红外滚筒烘焙,烘焙温度190℃~220℃,烘焙时间20min~40min。
[0010]更进一步的,上述压榨方式为螺旋压榨或液压压榨。
[0011]更进一步的,上述的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方法为减压蒸馏,减压蒸馏工艺为搅拌转速50r/min~90r/min,蒸馏温度为65℃~75℃,真空度为0.08MPa~0.1MPa,浓缩比为15:1~20:1。
[0012]更进一步的,上述旋转锥体柱蒸馏法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的重量与水体积的比例为1kg:30L~50L,蒸馏流量为600L/h~800L/h,蒸馏温度为50℃~70℃,蒸馏压力

40MPa~

10MPa,循环次数3~5次。
[0013]更进一步的,上述花生油与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的比例为20:1~10:1。
[0014]更进一步的,上述混合萃取使用的萃取罐为带搅拌装置的常温萃取罐,搅拌转速70r/min~85r/min,萃取时间1h~3h,萃取完成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增香后的花生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第一、本专利技术的花生油增香工艺不同于传统的冷榨或者热榨,仅在烘焙时涉及高温,在榨油过程中不涉及高温,避免高温直接作用油体导致花生风味物质的挥发。
[0017]第二、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了花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花生饼粕,对花生饼粕中的风味组分进行低温提取、浓缩并最终回填至花生油产品中,增加了花生油产品的香气强度,同时提高了原料应用价值。
[0018]第三、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工艺先进、合理,效率高,实用性强,在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中,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是水溶液,与花生原油混合的过程也是萃取过程,利用花生原油萃取出风味物质,不添加和使用任何外源物质,更好的保持花生油自身的风味,更加天然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

HPME

GC

MS)对各实施例中花生油中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根据峰面积归一的方法确定花生油中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具体要求如下:
[0021]GC

MS分析条件:
[0022]TG

5MS色谱柱(30m
×
0.25μm i.d.
×
0.25μm df),载气:氦气,载气流速1.0mL/min。
[0023]进样口温度230℃,柱温箱升温程序:40℃保持3min;以2℃/min升至80℃,保持3min;以2℃/min升至150℃,保持4min;以5℃/min升至230℃,保持5min,分流比10:1。
[0024]质谱分析条件:溶剂延迟2.5min,传输线温度230℃,离子源温度250℃,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为35

500。
[0025]检测步骤:
[0026]将固相微萃取的萃取头在GC进样口温度240℃条件下进行老化,老化时间20min;
[0027]样品测试时,称取2.0g花生油样品放入顶空瓶中,将固相微萃取装置萃取头插入密封的顶空瓶中在恒温磁力搅拌下对花生油香气组分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在GC进样口手动进样,同时启动GC

MS数据采集。
[0028]生产步骤如下:
[0029](1)花生原料烘焙:将花生原料定量加入红外滚筒烘焙机中,在190℃~220℃条件下烘焙2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将花生原料烘焙、破碎、压榨得到花生原油和花生饼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低温下从花生饼粕中提取花生风味物质,所述的花生风味物质在低温下经浓缩后得到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液,与花生原油混合萃取、油水分离,得到增香后的花生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从花生饼粕中提取的花生风味物质的方法为旋转锥体柱蒸馏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方式为红外滚筒烘焙,烘焙温度190℃~220℃,烘焙时间20min~4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方式为螺旋压榨或液压压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油增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生风味物质浓缩方法为减压蒸馏,减压蒸馏工艺为搅拌转速50r/min~90r/min,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占军杜美芹李海伟张献忠杨明建陈炳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美临多维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