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900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方法,采用计算机并行口检测。具体的做法是将被检测开关连接到计算机机壳上供连接打印机并行口的含有25个针脚的D型插座上,利用计算机并行口的输入指令,输入连接到相应针脚的指令,检测出相应针脚的实时状态,从而判断出被检测开关的实时状态。当检测工作场合中有射频干扰时,被检测开关须要串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继电器。一台计算机可以同时检测八个开关。具有使用简单,成本低,能够广泛应用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实时检测各种开关开与合的状态。目前有许多器件是工作在开合两个状态下,普通开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日常工作的很多场合都需要检测它们的实时状态。由于与计算机4连接的A/D采集卡3可以采集模拟信号,所以,用A/D采集卡3可以检测出被检测开关1的状态。检测方法是把一块A/D采集卡3,一个电源V和被检测开关1以及电阻R2连接成如图1所示。使用A/D采集卡3内置的地址命令进行编程,然后就可以通过采集电阻R2两端的电压值来判断开关的状态。但是安装采集卡时必须打开计算机的外壳,而且要占用计算机主板上有限的插槽,并可能会与主板上的其它集成卡(如声卡,显示卡等)产生冲突。这一切都会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因为采集卡的价格比较高,而且需要配置一个电源,所以使用成本也比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在先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开关实时状态的方法,所用条件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是用计算机的并行口检测。具体做法是(1)首先取被检测开关的两端接头或者直接,或者串联一个继电器,或者串联一个以上的继电器。(2)取计算机机壳上供连接打印机并行口的含有25个针脚的D型插座。(3)将上述被检测开关的一端与上述D型插座上的第1针脚,或第10针脚,或第11针脚,或第12针脚,或第13针脚,或第14针脚,或第15针脚,或第16针脚,或第17针脚连接;另一端与D型插座上的第18针脚,或第19针脚,或第20针脚,或第21针脚,或第22针脚,或第23针脚,或第24针脚,或第25针脚连接。(4)利用计算机并行口的输入指令,输入上述连接相应针脚的指令,检测相应针脚的实时状态,从而判断出被检测开关的实时状态。上述检测的被检测开关与计算机并行口的连接装置如图2,图3所示。由上述的具体做法看出,本专利技术首先把被检测开关与计算机的并行口的特定针脚连接起来,然后通过检测相应针脚的实时状态,就可以实现对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上述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结为二大具体步骤(1)把被检测开关连接到并行口的特定针脚上,如图2所示。如果被检测开关的工作场合存在射频干扰,则需要在被检测开关与计算机的并行口之间串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继电器,如图3所示。(2)利用并行口的输入指令检测相应针脚的实时状态,然后就可以判断出被检测开关的实时状态。图2所示的装置适用于检测工作场合中没有射频干扰的被检测开关。图2中的1是被检测开关;6是计算机上的并行打印机专用D型插座;5和7是D型插座6上的两个针脚,其中5可以是D型插座6上的第1,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针脚中的任意一个,7可以是D型插座6上的第18,或19,或20,或21,或22,或23,或24,或25针脚中的任意一个;4是一台计算机。图3所示装置适用于检测工作场合中存在射频干扰的被检测开关。图3中的8是一个继电器J1。如果串联多个继电器,对射频干扰的屏蔽效果更好。可以用下面2条输入指令来检测并行口针脚的状态,下面进行详细说明。输入指令1对IBM单色CRT-打印机并行口本指令的I/O地址为X’3BD’,对并行打印机并行口本指令的I/O地址为X’379’。 如果图2中的5是D型插座6上的第10,11,12,13或15针脚之一,则需要使用这条输入指令。通过8088IN指令读取379H地址的数据。如果图2中5对应的针脚的数据位值为1,则说明图2中的被检测开关是处于断开状态;反之,则被检测开关1是闭合的。输入指令2对于IBM单色CRT-打印机并行口本指令的I/O地址是X’3BE’,对并行打印机并行口本指令的I/O地址为X’37a’。 这时,根据图2中5所选择的针脚不同,而分两种情况。(1)如果图2中5是D型插座6上的第16针脚,则首先用8088OUT指令向37a地址输出0x0F,然后用8088IN输入37aH地址的值。如果第16针脚对应的数据位输入值为1,则说明图2中被检测开关1是断开的;反之,则被检测开关1是闭合的。(2)如果图2中5是D型插座中的第1,14和17针脚之一,则首先用8088OUT指令向37aH地址输出0X00,然后用8088IN指令输入37aH地址的数据。如果图2中5所对应的数据位是0,则被检测开关1是断开的;反之,被检测开关1是闭合的。只要不间断地输入图2中5所对应的数据位,就可以实现被检测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如果被检测开关所处的环境有射频干扰,则检测装置要采用图3所示的装置。图3中的8是一个继电器J1。把继电器8和计算机4放在没有射频干扰或者射频干扰较弱的地方。继电器8和被检测开关1是串联在一起的,即当被检测开关1闭合的同时,继电器8上的一对常开触脚也会变成闭合;当被检测开关1断开时,继电器8上的这对常开触脚也会断开。因此,检测到继电器8上的这对常开触脚的状态就等于检测到了被检测开关1的状态。由于继电器8被放在没有射频干扰的地方,所以检测继电器8上的这对常开触脚的方法和前面直接检测被检测开关1的方法是完全相同。连接继电器8的目的在于隔离射频干扰,如果把更多的继电器与继电器8串联,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取决于被检测开关1所处场合中射频干扰的强弱。用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对于一台计算机最多同时可检测到8个被检测开关的实时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了计算机的机壳上现有的一个专门为连接并行打印机而设计的25脚D型插座。并行口就是通过这个D型插座实现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利用计算机的并行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开关的实时状态的检测。而且只要做一个25脚D型插头,就可以具备“即插即用”的功能,也就是说,不管插到哪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都可以使用。从而克服了安装A/D采集卡带来的诸多不便,同时又降低了使用的成本。总之,本专利技术使用简单,而且成本低,所以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具有开关特性的器件的实时状态的检测。 附图说明图1为在先技术用计算机和A/D采集卡检测被检测开关状态的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当检测工作场合中没有射频干扰时所用的检测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当检测工作场合中有射频干扰时,所用的检测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在实验例中所用的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在实验例中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曾经在一个磁控溅射镀膜机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中被检测开关1是一个微动开关;4是计算机;5是D型插座6中的第15针脚;6是计算机机壳上连接打印机的D型插座;7是D型插座6中的第25针脚,8和9分别是继电器J1和J2;10是镀膜工作室;11是控制机房;12是磁控溅射镀膜机的真空室。磁控溅射镀膜机的真空室12放在镀膜工作室10中。被检测开关1的微动开关在真空室12中。第一继电器8和微动开关1串联在一起,第二继电器9和第一继电器8串联在一起。第二继电器9的一对常开触脚J2分别和D型插座6的第15针脚和25针脚连接在一起。控制机房11和镀膜工作室10互相隔离,第一继电器8和第二继电器9以及计算机4被放在控制机房11中。检测的时候使用8088IN指令读取379H地址的数据,也就是使用C语言中的inportb(0x379)命令。程序的流程见图5。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不仅使用简单,而且成本很低,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测,其特征在于具体做法是:〈1〉取被检测开关的两端接头或者直接,或者串联一个继电器,或者串联一个以上的继电器;〈2〉取计算机机壳上供连接打印机并行口的含有25个针脚的D型插座;〈3〉将上述 被检测开关的一端与上述D型插座上的第1针脚,或第10针脚,或第11针脚,或第12针脚,或第13针脚,或第14针脚,或第15针脚,或第16针脚,或第17针脚连接,另一端与D型插座上的第18针脚,或第19针脚,或第20针脚,或第21针脚,或第22针脚,或第23针脚,或第24针脚,或第25针脚连接;〈4〉利用计算机并行口的输入指令,输入上述连接相应针脚的指令,检测相应针脚的实时状态,判断出被检测开关的实时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实时状态的检测方法,采用计算机检测,其特征在于具体做法是<1>取被检测开关的两端接头或者直接,或者串联一个继电器,或者串联一个以上的继电器;<2>取计算机机壳上供连接打印机并行口的含有25个针脚的D型插座;<3>将上述被检测开关的一端与上述D型插座上的第1针脚,或第10针脚,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国龙邵建达范正修汤兆胜冯仕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