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一科专利>正文

一种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98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童车,底部支撑架上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第一轴线转动的转动架,转动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握把,转动架所能停留的位置包括竖向支撑位以及相对底部支撑架转动后能够供儿童乘坐的横向承载位,当转动架停留在竖向支撑位时,握把连接到转动架上端,当转动架停留在横向承载位时,握把与转动架分离而卡合到底部支撑架上的连接位内,底部支撑架上设有弧形槽,转动架上设有穿设在弧形槽内并在转动架转动时能抵靠弧形槽端部的抵靠件,转动架上还连接有滑动的滑动件,当转动架处于竖向支撑位时,连接位与滑动件卡合,当转动架处于横向承载位时,连接位与滑动件分离而供握把卡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童车。

技术介绍

[0002]童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玩具。目前的童车包括滑板车、滑行车等等,滑板车是一种儿童握着握把,并且一只脚踩在底部支撑架上另一只脚蹬地滑行的童车,而滑行车是一种儿童握着握把并且乘坐在座位上通过双脚蹬地滑行的车。但是这种童车功能单一,要么作为滑板车使用,要么作为滑行车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渴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当滑板车使用又能当滑行车使用的童车出现。于是,本技术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当滑板车使用又能当滑行车使用的童车。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童车,包括底部支撑架1,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设有车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第一轴线A转动的转动架3,所述的转动架3上可拆卸连接有握把4,所述的转动架3所能停留的位置包括竖向支撑位以及相对底部支撑架1转动后能够供儿童乘坐的横向承载位,当转动架3停留在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握把4连接到转动架3上端,当转动架3停留在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握把4与转动架3分离而卡合到底部支撑架1上的连接位5内,并且,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弧形槽61,所述的转动架3上设有穿设在弧形槽61内并在转动架3转动时能在弧形槽61内滑动而抵靠弧形槽61端部的抵靠件62,所述的转动架3上还连接有能相对其滑动的滑动件7,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连接位5与滑动件7卡合,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连接位5与滑动件7分离而供握把4卡合。
[0006]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槽61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弧形槽611和第二弧形槽612,所述的抵靠件62包括穿设在第一弧形槽611内的第一横轴621和穿设在第二弧形槽612内的第二横轴622。
[0007]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槽611具有第一起始端611a和第一终止端611b,所述的第二弧形槽612具有靠近第一起始端611a的第二终止端612b以及靠近第一终止端611b的第二起始端612a,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抵靠在第一起始端611a且第二横轴622抵靠在第二起始端612a,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抵靠在第一终止端611b且第二横轴622抵靠在第二终止端612b。
[0008]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固定有金属片15,所述的转动架3绕第一轴线A转动连接在金属片15上,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和第二横轴622分别抵靠在金属片15的两侧,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和第二横轴622也分别抵靠在金属片15的两侧。
[0009]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位5为竖向设在底部支撑架1上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中心轴线B与第一轴线A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交。
[0010]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槽611位于第一轴线A的前侧,所述的第二弧形槽612位于第一轴线A的后侧。
[0011]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7包括能够沿着所述的中心轴线B滑动而与所述的连接孔卡合的滑动销71,所述的转动架3上设有外露的并能推动滑动销71滑动的操作块72,所述的滑动销71与转动架3之间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73。
[0012]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还设有在其处于横向承载位时能供滑动销71端部置入的置入槽8,所述的置入槽8具有在转动架3从横向承载位向竖向支撑位转动时能供滑动销71从置入槽8滑出的上开口81,所述的置入槽8还具有在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能够阻挡滑动销71下侧壁的阻挡壁82。
[0013]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包括车底座11和绕第二轴线C转动连接在车底座1上的活动座12,所述的转动架3绕第一轴线A与活动座12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位5和弧形槽61设置在活动座12上,所述的活动座12与车底座11之间还设有用于锁定二者的锁定结构,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设在车底座11上的锁定孔91,所述的活动座12内设有能在其内滑动并能与锁定孔91卡合或脱离的锁定销92,所述的所得锁定销92上设有外露于活动座12的操作部93,所述的锁定销92与活动座12之间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94。
[0014]如上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组件2包括设在底部支撑架1前侧的左前轮21和右前轮22,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后侧设有后轮23,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前侧设有能相对其转动的左连接座24和右连接座25,所述的左连接座24和右连接座25的转动轴线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线D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呈锐角,所述的左前轮21和右前轮22相对应地转动连接在左连接座24和右连接座25上,所述的左连接座24和右连接座25之间还设有与二者铰接的传动杆26,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并对应于传动杆26中部位置设有固定座13,所述的固定座13与左连接座24之间设有左复位弹簧27,所述的固定座13与右连接座25之间设有右复位弹簧28。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6]1、本技术转动架可以相对底部支撑架转动,并且握把可拆卸地连接在转动架上,所以当转动架处于竖向支撑位时,童车作为滑板车使用,此时儿童可以握着握把,然后一只脚踩在底部支撑架上,另一脚蹬地滑行,而当转动架向后转动至横向承载位时,此时握把与转动架脱离而卡合到底部支撑架上的连接位内,此时童车可以作为滑行车使用,儿童可以握着握把并乘坐在转动架上,并可通过双脚蹬地滑行。因此,本技术童车既能当滑板车使用又能当滑行车使用,功能多样。而且,底部支撑架上还沿圆周方向设有弧形槽,转动架上设有能在弧形槽内滑动的抵靠件,由于抵靠件在弧形槽内滑动后可以抵靠在弧形槽的端部,所以当转动架处于横向承载位时,可以增强转动架与底部支撑架连接位置的强度,即使处于横向承载位的转动架后侧悬空,儿童乘坐在转动架上时也能确保转动架与底部支撑架连接牢固,避免转动架与底部支撑架连接位置断裂,确保童车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另外,滑动件与握把共用连接位,在转动架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滑动件锁定转动架与底部支撑架,而当转动架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握把卡合到连接位内,因此握把也可以阻止转动架反向转动,因此握把也可以起到锁定转动架与底部支撑架的作用,使得整个童车结构简单,零部
件少,成本低廉。
[0017]2、本技术童车当转动架处于竖向支撑位时,第一横轴抵靠在第一起始端且第二横轴抵靠在第二起始端,当转动架处于横向承载位时,第一横轴抵靠在第一终止端且第二横轴抵靠在第二终止端。因此,当转动架停留在需要提供足够承载力的横向承载位时,第一横轴抵靠在第一终止端且第二横轴抵靠在第二终止端,第一终止端和第第二终止端则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阻止转动架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包括底部支撑架(1),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设有车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第一轴线(A)转动的转动架(3),所述的转动架(3)上可拆卸连接有握把(4),所述的转动架(3)所能停留的位置包括竖向支撑位以及相对底部支撑架(1)转动后能够供儿童乘坐的横向承载位,当转动架(3)停留在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握把(4)连接到转动架(3)上端,当转动架(3)停留在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握把(4)与转动架(3)分离而卡合到底部支撑架(1)上的连接位(5)内,并且,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弧形槽(61),所述的转动架(3)上设有穿设在弧形槽(61)内并在转动架(3)转动时能在弧形槽(61)内滑动而抵靠弧形槽(61)端部的抵靠件(62),所述的转动架(3)上还连接有能相对其滑动的滑动件(7),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连接位(5)与滑动件(7)卡合,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连接位(5)与滑动件(7)分离而供握把(4)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槽(61)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弧形槽(611)和第二弧形槽(612),所述的抵靠件(62)包括穿设在第一弧形槽(611)内的第一横轴(621)和穿设在第二弧形槽(612)内的第二横轴(6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槽(611)具有第一起始端(611a)和第一终止端(611b),所述的第二弧形槽(612)具有靠近第一起始端(611a)的第二终止端(612b)以及靠近第一终止端(611b)的第二起始端(612a),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抵靠在第一起始端(611a)且第二横轴(622)抵靠在第二起始端(612a),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抵靠在第一终止端(611b)且第二横轴(622)抵靠在第二终止端(612b)。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支撑架(1)上固定有金属片(15),所述的转动架(3)绕第一轴线(A)转动连接在金属片(15)上,当转动架(3)处于竖向支撑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和第二横轴(622)分别抵靠在金属片(15)的两侧,当转动架(3)处于横向承载位时,所述的第一横轴(621)和第二横轴(622)也分别抵靠在金属片(15)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位(5)为竖向设在底部支撑架(1)上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的中心轴线(B)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极贺一科
申请(专利权)人:贺一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