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079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三轮车,具有竖直对称平面SP,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前端转动连接有前撑架,前撑架上连接有转向装置,支撑架上还连接有对称设置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左支撑部包括左后腿和左后轮,右支撑部包括右后腿和右后轮;左后腿和右后腿上分别设有轮齿,支撑架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滑动的滑动件,滑动件上设有能够分别与左后腿和右后腿上的轮齿啮合的齿槽,且在前撑架相对支撑架转动折叠时前撑架能够驱使滑动件相对支撑架滑动并通过齿槽与轮齿配合带动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分别向竖直对称平面SP靠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操作简单、折叠后体积小的儿童三轮车。童三轮车。童三轮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三轮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三轮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三轮童车已经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使用的常见产品。现有的儿童三轮车绝大部分都不能折叠,即便有一些能够折叠,折叠时操作也比较麻烦,而且折叠的结构较为复杂,其折叠效果也不理想,折叠后仍然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
[0003]因此,本技术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研发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操作简单、折叠后体积小的儿童三轮车。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儿童三轮车,具有竖直对称平面SP,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前端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第一轴线A转动的前撑架2,所述前撑架2上连接有转向装置3,所述转向装置3包括连接于前撑架2上的连接座31,所述的连接座31上端绕第四轴线D转动连接有转动把32,所述的连接座31下端连接有前轮组件33,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连接有设置在竖直对称平面SP两侧的左支撑部41和右支撑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三轮车,具有竖直对称平面(SP),并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前端连接有能相对其绕第一轴线(A)转动的前撑架(2),所述前撑架(2)上连接有转向装置(3),所述转向装置(3)包括连接于前撑架(2)上的连接座(31),所述的连接座(31)上端绕第四轴线(D)转动连接有转动把(32),所述的连接座(31)下端连接有前轮组件(33),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连接有设置在竖直对称平面(SP)两侧的左支撑部(41)和右支撑部(42),所述左支撑部(41)绕第二轴线(B)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所述左支撑部(41)包括左后腿(411)和设在左后腿(411)下端的左后轮(412),所述右支撑部(42)绕第三轴线(C)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所述右支撑部(42)包括右后腿(421)和设在右后腿(421)下端的右后轮(422);所述的左后腿(411)和右后腿(421)上分别设有轮齿(52),所述的支撑架(1)上还设有能够相对其滑动的滑动件(51),所述的滑动件(51)上设有能够分别与左后腿(411)和右后腿(421)上的轮齿(52)啮合的齿槽(511),且在前撑架(2)相对支撑架(1)转动折叠时前撑架(2)能够驱使滑动件(51)相对支撑架(1)滑动并通过齿槽(511)与轮齿(52)配合带动左支撑部(41)和右支撑部(42)分别向竖直对称平面(SP)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包括架体(11),所述的架体(11)前端设有能够插入至前撑架(2)的连接部(111),所述的滑动件(51)上连接有穿设连接部(111)并延伸至前撑架(2)上的插销(53),且所述的前撑架(2)上设有能供插销(53)穿设的驱动槽(21),所述的驱动槽(21)上设有在前撑架(2)向支撑架(1)转动折叠时能够顶推插销(53)移动进而驱动滑动件(51)相对支撑架(1)滑动的顶推面(2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面(211)呈圆弧形,且所述的顶推面(211)的圆心与第一轴线(A)呈偏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1)与滑动件(51)之间设有能够将二者锁定而阻止滑动件(51)滑动的第一锁定装置(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思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少侠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