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78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包括辅助阀总成,辅助阀总成包括辅助压缩阀总成和辅助复原阀总成;辅助压缩阀总成包括第一阀体以及辅助压缩阀片,第一阀体沿其轴向开设有辅助压缩流体通路,辅助压缩阀片中部固设于第一阀体的下端面且辅助压缩阀片保持将辅助压缩流体通路封闭;在活塞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阀体上方的油液经过辅助压缩流体通路将辅助压缩阀片冲开后进入到第一阀体下方;辅助复原阀总成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座包括第二阀口以及位于第二阀口上端面的第二阀口封闭面;第一阀体浮动设置于第二阀口上方,第一阀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阀体密封面,一弹性元件保持将第一阀体竖直下拉。保持将第一阀体竖直下拉。保持将第一阀体竖直下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


[0001]本技术属于减震器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导弹牵引车是弹道导弹的公路机动平台,集储存

运输

发射一体化三用拖车,导弹置于拖车的弹舱内,在运输状态下呈封闭状态,拖车装有两扇对折舱门,发射前舱门开启,导弹通过液压装置起竖发射;由于导弹重量以及车体的重量往往达到几十吨乃至百吨级别,并且其形式的路况往往也较为复杂,但是车辆又需要减震器对车辆形式过程中产生的颠簸进行吸收,现有的减震器越来越难以满足新型导弹牵引车的使用要求。
[0003]减震器的阀系统由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构成,由于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在减震器中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阀系统,阻尼力的改变仅是通过原阀的阀门打开或关闭产生相应的阻尼力。传统的复原阀系和压缩阀系均设置在活塞上,由活塞上开设多个与活塞轴线相平行两组通孔形成复原通路和压缩通路,两组通孔分布在以活塞轴线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上,传统的设计以更加靠近轴线的改组通孔为复原阀系通路,以远离活塞轴线的该组通孔为压缩阀系,这就使得压缩阀系中的通孔更加靠近阀片的边缘,由于阀片越靠近边缘位置其弹性力作用就越弱,这就直接导致传统的减震器很难将压缩阻尼做到很高;此外,现有减震器的结构一方面很难对减震器很好的防护,另一方面阀系结构难以很好的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其意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r/>[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包括贮油缸总成、工作缸、活塞杆导向座、活塞杆、活塞、压缩阀系、复原阀系,还包括辅助阀总成,所述辅助阀总成包括辅助压缩阀总成和辅助复原阀总成;
[0007]所述辅助压缩阀总成包括第一阀体以及辅助压缩阀片,所述第一阀体沿其轴向开设有辅助压缩流体通路,所述辅助压缩阀片中部固设于所述第一阀体的下端面且所述辅助压缩阀片保持将所述辅助压缩流体通路封闭;在所述活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阀体上方的油液经过所述辅助压缩流体通路将所述辅助压缩阀片冲开后进入到所述第一阀体下方;
[0008]所述辅助复原阀总成包括第二阀座,所述第二阀座包括第二阀口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阀口上端面的第二阀口封闭面;所述第一阀体浮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口上方,所述第一阀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阀体密封面,一弹性元件保持将所述第一阀体竖直下拉,使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保持与所述第二阀口封闭面贴合,将所述第二阀口封闭。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锥形弹片,所述第二阀座下端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一螺栓自上而下的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体以及一限位片后旋紧有一螺母;所述弹性元件的小端被所述限位片限位,大端被限制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容置腔的上部为锥形,下部为圆柱状,所述容置腔下部的内径不小于所述弹性元件大端的外径,所述容置腔上部的锥度稍大于所述弹性元件的锥度。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缩阀系包括压缩通道以及压缩阀片,所述复原阀系包括复原通道以及复原阀片;所述压缩通道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活塞的轴线相交,且所述压缩通道的入口位于活塞的第一端面,出口位于活塞的第二端面,所述压缩通道的入口距离所述活塞的轴线距离小于所述压缩通道的出口距离所述活塞的轴线距离;所述复原通道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活塞的轴线相交,且所述复原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活塞的第二端面,出口位于所述活塞的第一端面,所述复原通道入口与所述活塞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复原通道与所述活塞轴线的距离;所述压缩阀片可将所述压缩通道的入口封闭,所述复原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活塞轴线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压缩阀片的外径;所述复原阀片可将所述复原通道的入口封闭,所述压缩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活塞轴线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复原阀片的外径。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塞杆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工作缸内径的25%。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设于所述贮油缸总成外,将所述贮油缸总成的外周面全部或部分遮蔽。
[0014]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5]1、对减震器的阀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变了传统的辅助阀总成只包括辅助复原阀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辅助压缩阀总成,并且将辅助复原阀和辅助压缩阀进行很好的集成,这样无论实在压缩和复原过程中都可以对工作腔中的油液进行快速的或者排空,可以很好的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振动。
[0016]2、压缩通路和复原通路都采用倾斜设置,使得压缩通路和复原通路的出口更加靠近活塞的轴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与活塞轴线相平行的通孔形成的压缩通道而言,这就是的压缩阀片和复原阀片互相不影响的情况下,压缩通道可以更加靠近压缩阀片中心位置,那么活塞在压缩过程中使得压缩阀片开启的难度就会增加,也就是说在同等的冲击力作用下在活塞压缩过程中压缩阀片开启的程度程度将相对传统的压缩通道结构而言会减小,那么工作缸位于活塞下方的油液流经压缩通道进入到活塞上方的难度也将加大,即阻尼加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辅助复原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2]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包括贮油缸总成100、工作缸200、活塞杆导向座300、活塞杆400、活塞500、压缩阀系600、复原阀系700,还包括辅助阀总成800,所述辅助阀总成800包括辅助压缩阀总成810和辅助复原阀总成 820;
[0023]具体的,所述压缩阀系600包括压缩通道630以及压缩阀片620,所述复原阀系700包括复原通道740以及复原阀片710;所述压缩通道630轴线的延长线与所述活塞500的轴线相交,且所述压缩通道630的入口位于活塞的第一端面 510,出口位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包括贮油缸总成(100)、工作缸(200)、活塞杆导向座(300)、活塞杆(400)、活塞(500)、压缩阀系(600)、复原阀系(7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阀总成(800),所述辅助阀总成(800)包括辅助压缩阀总成(810)和辅助复原阀总成(820);所述辅助压缩阀总成(810)包括第一阀体(811)以及辅助压缩阀片(812),所述第一阀体(811)沿其轴向开设有辅助压缩流体通路(8111),所述辅助压缩阀片(812)中部固设于所述第一阀体(811)的下端面且所述辅助压缩阀片(812)保持将所述辅助压缩流体通路(8111)封闭;在所述活塞(500)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阀体(811)上方的油液经过所述辅助压缩流体通路(8111)将所述辅助压缩阀片(812)冲开后进入到所述第一阀体(811)下方;所述辅助复原阀总成(820)包括第二阀座(821),所述第二阀座(821)包括第二阀口(821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阀口(8211)上端面的第二阀口封闭面(8212);所述第一阀体(811)浮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口(8211)上方,所述第一阀体(81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阀体密封面(8112),一弹性元件(825)保持将所述第一阀体(811)竖直下拉,使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8112)保持与所述第二阀口封闭面(8212)贴合,将所述第二阀口(8211)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825)为锥形弹片,所述第二阀座(821)下端具有一容置腔(8213),所述弹性元件(825)位于所述容置腔(8213)内,一螺栓(813)自上而下的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阀体以及一限位片(815)后旋紧有一螺母(814);所述弹性元件(825)的小端被所述限位片(815)限位,大端被限制于所述容置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阻尼导弹牵引车用减震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忠鲁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嘉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