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聪谋专利>正文

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6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它主要由一按键、一盒体、一定位元件所构成,它以按压一按键使该按键所设环状梯道与定位元件所设的定位杆连动而使该按键产生向下或向上循环定位关系;当按键定位于下方位置时,藉由推移定位元件,使该定位元件的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定位点,该按键向上弹回至上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一外力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元件的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定位点,按键向上弹回至原始上方位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产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由按键、盒体和定位元件所构成的按键开关。按键的用途种类繁多,一般而言,人们所熟悉的杠杆式按健,其操作方式以中心轴左右按压旋动,另有上下按压式按键,其操作方式以按压使按键相对位于上方或下方位置,那些按键,其使用于电源开关时其目的在于连动组件产生通电(ON)及断电(OFF)两种动作行程。一般具有电流过载跳脱断电的电源开关,内部设有一由两种以上的金属材质所构成的金属合金,藉由其过热产生变形的现象,而于过载时自动弹开切断电源,有关此种开关结构的专利前案不胜枚举,如美国专利第5223813号、第4937548号、第4931762号、第5451729号等,然而前述的电源开关都是以杠杆原理的按钮为操作的媒介,该杠杆式按钮在多次反复转动下,其转动轴杆所产生的磨损将产生动作迟缓的运动误差,甚至于无法反应。上下活动位移的按键式开关,其操作媒介的按键本身则无杠杆损耗的问题,具有较佳的运动定位效果,使用者也更容易由按键的外表状态判断其所处的使用状态,然而,利用此种环状梯道的上下定位的按键,除了以人为操作按压以控制按键的上下定位外,并无其他具体有效的连动方式,使其无需按压按键即可以使该键结构跳脱恢复按压前的上位位置,故对于使用那些上下定位式的按键结构在电流过载时的开关跳脱结构,形成应用上的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按键、盒体、定位元件所构成的按键结构,它由于改良简化循环定位的按键装置,以上下移位的按键配合左右位移的定位元件,形成二度空间的运动关系,使定位元件的定位杆在按键的环状梯道中循环定位,其次在于利用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的定位点,无需经由按压按键,使按键可以弹力跳脱回复原始位置,再者,它配合有一合金属片装置于电路回路中,当电路电流过载过热时,合金属片温度升高变形弯曲,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中的定位点,使按键可以弹力跳脱回复原始位置,形成电流断流的状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由一按键、一盒体、一定位元件所构成的连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其下方设一凹槽,该凹槽供组装一弹性元件,凹槽的一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多角凸部;该盒体,它呈一具侧边开口状的中空壳体,其顶端有一开口,该开口供组装前述的按键;该定位元件,其组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伸入按键的环形梯道中;藉按压该按键,使上下位移的按键配合左右位移的定位元件,形成二度空间的运动关系,使定位元件的定位杆在按键的环状梯道中循环定位,当以一外力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元件的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定位点,按键向上弹回至原始上方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改良简化循环定位的按键装置,以上下位移的按键配合左右位移的定位元件,形成二度空间的运动关系,使定位元件的定位杆于按键的环状梯道中循环定位。其次,在于它利用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中的定位点,无需经由按压按键,使按键得以弹力跳脱回复原始位置。再者,可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路开关的结构中,配合一合金属片装置于电路回路中,当电路电流过载过热时,合金属片温度升高变形弯曲,推移定位元件使定位杆脱离环状梯道中的定位点,使按键可以弹力跳脱回复原始位置,形成电流断路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组合的剖视图,其显示按键放松时位于上位的位置。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组合的剖视图,其显示按键下压时位于下位的位置。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施一外力推动定位元件,使定位元件侧向位移的动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一般状态放松或下压按键时,按键的环状梯道与定位杆的连动相对位置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推动定位元件时,按键的环状梯道与定位杆的运动相对位置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按键结构,它包括有一按键1,其下方设一凹槽11,该凹槽11供组装一弹性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压缩弹簧,提供按键1向上的弹力,凹槽11的一侧面凹设有多角状的环状梯道12,该环状梯道12中间凸设一多角状的凸部121。一盒体2,它呈一具侧边开口状的中空壳体,其顶端有一开口21,内部设有接接凹槽211,该开口21供组装前述的按键1,该盒体2的内部侧壁设有一穿孔26、一个(含)以上的凸杆27。一定位元件4,该定位元件4略成一长条片状,组合一定位部40,该定位部40一端弯折成一定位杆41,该定位杆41穿过定位元件4所开设的定位杆孔411并伸入前述的环状梯道12中,定位部40的下端弯折组合开关盒2的穿孔26中,其外侧再组设一弹性扣件45,该弹性扣件45一端固定于盒体2的扣接凹槽211,提供定位杆41向环状梯道12抵接的弹力;定位元件4于相对于盒体2的凸杆27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对应的凸杆孔42、43,该凸杆孔42、43为长形孔可供凸杆27穿设其中可成横向相对反复运动,另外,定位元件4的一端,形成有一推动片44。首先,如图3,它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合的剖视图,此时按键1被弹性元件(压缩弹簧)14的弹力向上支撑,该按健1位于上方位置。如图6(a),按键1位于上方位置时,该定位元件4的定位杆41位于按键1的环状梯12的下端位置。本专利技术由按键于上方位置状态到达下方位置状态,如图3所示的状态,当使用者下压按键1时,位于凹槽11中的弹性元件14(压缩弹簧)被压缩而蓄积向上回复的弹力,原定位杆41位于环状梯道12底端,按健于上方位置,如图6a,因左侧较凸起的限制,该定位杆41(依反时针方向)顺环状梯道12相对移动至右上角,如图6b,使用者放开按键1,按键1整体受到弹性元件(压缩弹簧)14的回复弹力而向上弹起,定位杆41(依反时针方向)顺着环状梯道12的路径到达多角凸部121的顶点即为按键位于下方位置,如图6c。此时,如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组合的剖视图,按键1位于下方位置。本专利技术由按键位于下方位置状态到达上方位置状态,由图4所示状态,当使用者下压按键1时,位于凸槽11中的弹性元件14(压缩弹簧)被压缩而蓄积向上回复的弹力,位于环状梯道12内部的多角凸部121顶点的定位杆41,如图6(c),因右侧较凸起的限制,该定位杆41(依反时针方向)顺环状梯道12相对移动至左上角,如图6(d),使用者放开按键1,按键1整体受到弹性元件(压缩弹簧)14的回复弹力而向上弹起,定位杆41(依反时针方向)顺着环状梯道12的路径回到底端,成为按键1位于上方位置的状态,如图6(a)所示。此时,如图3所示的状态,该按键1位于上方位置。以上所述的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一般状态时,按压该按键1使该按键1位于上方位置或下方位置,按键1及其环状梯道12与定位元件4的定位杆41的连动关系。另外,当以一外力3横向推动定位元件4向右移动时,如图5所示,该定位元件4的定位杆41随着向右移动,如图7(c),其中原位于环状梯道12内部的多角凸部121顶点的定位杆41,该定位杆41顺环状梯道12向左方位移,如图7(d),此时按键1无任何向下压力,按键1整体受到弹性元件(压缩弹簧)14的回复弹力而向上弹起,定位杆41顺着环状梯道12的路径回到底端,如图7(a)所示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它主要由一按键、一盒体、一定位元件所构成的连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其下方设一凹槽,该凹槽供组装一弹性元件,凹槽的一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多角凸部;该盒体,它呈一具侧边开口状的中空壳体,其顶端 有一开口,该开口供组装前述的按键;该定位元件,其组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伸入按键的环形梯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结构,它主要由一按键、一盒体、一定位元件所构成的连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其下方设一凹槽,该凹槽供组装一弹性元件,凹槽的一侧面凹设有一环状梯道,该环状梯道中凸设一多角凸部;该盒体,它呈一具侧边开口状的中空壳体,其顶端有一开口,该开口供组装前述的按键;该定位元件,其组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伸入按键的环形梯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键的凹槽中所设置的弹性元件为一压缩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的内部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凸杆,该定位元件相对设有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聪谋
申请(专利权)人:游聪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