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42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能够增加由激励线圈和电枢构成的第一侧回路与由活动和固定接触部件构成的第二侧回路之间的绝缘距离,从而提高耐压。在该电磁继电器1中,座具10有一在激励线圈56与电枢60之间延伸的绝缘壁14g;底座10具有一阻断活动和固定接触部件21和22与电枢60之间的空间的第二绝缘壁。另外,继电器设计成操作部件64通过基本上形成于第二绝缘壁14b中心部的孔15靠压活动接触部件21。(*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继电器,更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小型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例如,图7所示的继电器(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4-42766)已知是这种类型的常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由一绝缘底座110,一接触部分120,一操作电磁体130和一壳体140构成。底座110上形成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基本为矩形的本体的两端伸出的壁部件115和116,且在各壁部件115和116的前侧(向图5中的前部)形成插孔111和112,位于一门形铁芯131(下面描述)上的一对插入部件131a(附图中只示出一个插入部件131a)压装到该插孔111和112中。另外,在壁部件115的侧面紧靠插孔111的角部形成一用于接收电枢133(下面描述)的支腿部133d的圆形接收孔113。此外,在壁部件116的侧面紧靠插孔112的角部形成一接收槽114,该接收槽114用于接收电枢133的一突出部133f并调节电枢133的枢转范围。在壁部件116中还设有一对允许线圈接头135(下面描述)通过的通孔117。接触部分120由一固定接触部分121和一活动接触部分123构成。固定接触部分121和活动接触部分123在面对的表面上分别有一固定触点122和一活动触点124,并具有联接到一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上的板联接部分(图中未示出)。固定接触部分121和活动接触部分123被固定到底座110的壁部件115上,使得这些接触部分处于激励线圈134下方并位于门形铁心的两个支腿部131b之间。操作电磁体130包括一门形铁芯131,一通过压装紧固到该门形铁芯131上的绕组架132,一电枢133和一激励线圈134。门形铁芯131形成门形平板的形状,具有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图中未示出),和一对从该本体部两端向下伸出的支腿部131b(图中仅示出一个支腿部131b);该芯部131通过冲压一铁芯而制成。形成压装到该插孔111和112中的插入部件131a,使得这些插入部件131a从门形铁芯131的支腿部131b的下端伸出。在门形铁芯131一端的上部还形成一突起131c。另外,绕组架132包括一U形截面的绕组本体部(图中未示出),该本体部在水平方向延伸并具有一在顶部开放的U形槽,设置于绕组本体部两端的凸缘部132a,及一作为其中一个凸缘部132a的延伸部伸展到一侧的接头部件132b。绕组架132通过对绝缘合成树脂进行模塑而制成。门形铁芯131的本体部压装在绕组架132的绕组本体部的U形槽中,使这两个部件形成一整体。另外,两线圈端头135紧固到端头部件132b上。一激励线圈134环绕绕组架132的绕组本体部的圆周缠绕,该激励线圈134的两端联接到各线圈端头135上。电枢133通过冲压一铁板而构成一倒置的门形,包括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件133a,和一对从该水平部件133a的两端向上延伸的垂直部件133b和133c。形成一用作电枢133的支承部件的支腿部133d,使得该支腿部133d在电枢133的一端上从垂直部件133b的底端伸出。还形成一用于调节电枢133的枢转范围的突出部133f,使得该突出部133f在电枢133的另一端上从垂直部件133c的底端突出。在支腿部133d轴线上的电枢133一端上的垂直部件133b的上端还形成一与门形芯131的突起131c配合的凹槽部分133e。一绝缘操作部件133g安装在电枢133的水平部件133a上。如上所述构造的操作电磁体130安装在底座110上;在这种情况下,门形铁芯131的两插入部件131a都压装在插孔111和112中,电枢133的支腿部件133d插入底座110的接收孔113中,突出部分133f插入接收槽114中。另外,与此同时,线圈端头135穿过底座110中的通孔117。通过这种方式,支腿部分133a支承在接收孔113中,位于支腿部分133a轴线上的凹槽部分133e支承在131c上;结果电枢133可绕支腿部分133a以及支腿部分133a的轴线上的凹槽部分133e枢转。电枢133通过操作部件133g从还用作复位弹簧的活动接触部件123接收一弹簧力,因而在激励线圈134的非激励状态下,电枢133的第二端上的垂直部分133c与门形铁芯131是分开的。另一方面,当激励线圈134被激励时,电枢133第二端上的垂直部件133c绕支腿部分133a以及位于支腿部分133a轴线上的凹槽部分133e枢转,从而附着到门形铁芯131上。结果活动接触部件123被压缩,该活动接触部件123经受弹性变形,从而导致触点122和124关闭。壳体140基本上是一矩形元件,其中形成一容纳空间(图中未示出),该容纳空间覆盖底座110及安装在该底座110上的操作电磁体130。壳体140覆盖底座110及操作电磁体130,并紧固到底座110上。在壳体140的容纳空间中设有一在门形铁芯131的突起131c的侧部靠压上端的突起(图中未示出),及一当底座110和操作电磁体130被覆盖时防止电枢133的枢转支点侧(第一端)上垂直部件133b的上端摆动的突起。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磁继电器能够低成本地和高生产率地提供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另外,图8中所示的继电器(见日本专利No.3011334)也已知是常规电磁继电器的另一个例子。该电磁继电器具有一操作电磁体,该操作电磁体包括一门形铁芯231,一绝缘绕组架232和一电枢233,该门形铁芯231具有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本体部231a及从本体部231a的两端伸出的第一和第二支腿部件231b和231c,该绝缘绕组架232连接到本体部分231a上,一激励线圈234环绕其圆周缠绕。该电枢233具有一水平部件233a,一枢轴部件233b和一垂直部件233c,该水平部件233a在水平方向延伸,其上设有一绝缘操作部件235,该枢轴部件233b在支腿部件231b和231c中的第一支腿部件231b的延伸方向上从水平部件233a的一端伸出,该垂直部件233c从水平部件233a的另一端伸出,当激励线圈234被激励时与第二支腿部件231c接触。该操作电磁体设置成接收在一绝缘底座210内部。当电枢233接收在底座210中时,电枢233由一从底座210突出的导向壁211导向。另外,一活动接触部件221和一固定接触部件222紧固到底座210上,将这些接触部件设置在门形铁芯231的第一和第二支腿部件231B和231C之间的激励线圈234的一侧(图8中的右侧)。电枢233借助于操作部件235的突出部分235a从还用作复位弹簧的活动接触部件221接收一弹簧力,使得当激励线圈234处于非激励状态时,将位于电枢233第二端侧部的垂直部件233c与门形铁芯231分离。另一方面,当激励线圈234被激励时,位于电枢233第二端部的垂直部件233c绕枢轴部件233b枢转,并连接到门形铁芯231上。结果,活动接触部件221被靠压,使该接触部件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导致活动接触部件221的触点与固定接触部件222的触点接触。底座210以及安装在该底座210上的操作电磁体由一壳体240覆盖。另外,图8中的符号236代表一铰接弹簧,用于将电枢233的枢轴部件233b靠压在门形铁芯231上。但在这些常规电磁继电器中遇到了下列问题具体地,在图7中所示的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遇到了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本为C形的平板形轭铁,该轭铁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及从所述本体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支腿部件;绝缘绕组架,该绕组架具有连接到本体部上的绕组本体部,并具有环绕绕组本体部的周边缠绕的激励线圈;电枢, 其具有水平部件,该水平部件沿上述水平方向延伸,且其上设有绝缘操作部件,沿第一支腿部件延伸方向从水平部件一端伸出的枢轴部件,及从水平部件另一端伸出的垂直部件,且在激励线圈被激励时其与第二支腿部件接触;绝缘底座,该绝缘底座支承轭铁的第一和第 二支腿部件,并具有接收形成于电枢枢轴部件下端上的轴块的凹槽部件或孔;设置于激励线圈下面和轭铁的第一和第二支腿部件之间的活动接触部件和固定接触部件,它们连接到底座上并且由于操作部件的靠压而相互接触;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在激励线圈与电枢之间 延伸的绝缘壁;其中所述底座具有阻断活动和固定接触部件与电枢之间的空间的第二绝缘壁;操作部件通过基本上形成于第二绝缘壁中心部的孔靠压活动接触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10-1 305621/01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本为C形的平板形轭铁,该轭铁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本体部,及从所述本体部两端向下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支腿部件;绝缘绕组架,该绕组架具有连接到本体部上的绕组本体部,并具有环绕绕组本体部的周边缠绕的激励线圈;电枢,其具有水平部件,该水平部件沿上述水平方向延伸,且其上设有绝缘操作部件,沿第一支腿部件延伸方向从水平部件一端伸出的枢轴部件,及从水平部件另一端伸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将英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E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