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用钛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311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镀用钛篮,设有主框体,主框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篮网连接部,篮网连接部的下端与主框体焊接固定,篮网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下端与篮网连接部焊接固定,投料口的外表面对称固定设有左抗扭导电挂钩和右抗扭导电挂钩。该钛篮具有抗扭导电挂钩装置,能够克服钛篮受到冲击后与电镀槽内阳极杆的接触会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具有电流稳定,电流密度均匀,电镀质量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镀行业。应用于电镀行业。应用于电镀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用钛篮


[0001]本技术涉及电镀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用钛篮。

技术介绍

[0002]电镀工艺中,钛篮用于盛放阳极金属,如镍、铜等,将盛放阳极金属的钛篮悬挂与电镀槽内的阳极杆上,通电后析出阳离子,移附到阴极被镀物件的表面,完成电镀。
[0003]现有的电镀液在加热处理时,加热后流动的电镀液会对钛篮的进行冲击,添加阳极金属时也会对钛篮造成冲击,钛篮受到冲击后与电镀槽内阳极杆的接触会出现不稳定,导致电流的不稳定,使电流密度不均匀,影响电镀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现有电镀液需要加热处理,加热后流动的电镀液会对钛篮的进行冲击,添加阳极金属时也会对钛篮造成冲击,钛篮受到冲击后与电镀槽内阳极杆的接触会出现不稳定,导致电流的不稳定,使电流密度不均匀,影响电镀的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镀用钛篮,该钛篮具有抗扭导电挂钩装置,能够克服钛篮受到冲击后与电镀槽内阳极杆的接触会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具有电流稳定,电流密度均匀,电镀质量高的特点。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用钛篮,设有主框体,主框体为网状结构,主框体的上端固定设有篮网连接部,篮网连接部的下端与主框体焊接固定,篮网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下端与篮网连接部焊接固定,投料口为锥形形状,投料口的上端圆直径大于投料口的下端圆直径,投料口的左右外侧固定设有左抗扭导电挂钩和右抗扭导电挂钩;左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左连接段,左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左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左抗扭冲击段,左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左应力缓冲段,左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左导电挂钩,左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顺时针旋转形成;右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右连接段,右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右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右抗扭冲击段,右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右应力缓冲段,右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右导电挂钩,右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逆时针旋转形成;主框体的下端固定设有底部,底部包括底部加强围板,底部的内部固定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过滤孔,底板与主框体焊接连接,底部加强围板和底板形成阳极淤泥存储室。
[0006]优选地,左导电挂钩和右导电挂钩的内侧设有导电挂钩尖角。
[0007]优选地,左导电挂钩、左应力缓冲段、左抗扭冲击段和左连接段为整体钛板加工而成。
[0008]优选地,左导电挂钩、左应力缓冲段、左抗扭冲击段和左连接段的整体钛板的厚度为1.5mm

2.5mm,宽度为50mm

60mm。
[0009]优选地,右导电挂钩、右应力缓冲段、右抗扭冲击段、右连接段为整体钛板加工而成。
[0010]优选地,右导电挂钩、右应力缓冲段、右抗扭冲击段、右连接段的整体钛板的厚度
为1.5mm

2.5mm,宽度为50mm

60mm。
[0011]优选地,钛篮的材料为钛合金。
[0012]优选地,主框体为网状结构为菱形网状结构或者矩形网状结构或者圆形网状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投料口为锥形形状,当放置牺牲阳极材料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冲击电镀溶液,提高了钛篮的使用寿命,尤其是较大钛篮时,锥形形状能很好地缓冲牺牲阳极的冲击力,提高钛篮的抗冲击能力,增加了阳极材料投放的便利性,提高了添加阳极材料的工作效率。
[0014]又由于左导电挂钩和右导电挂钩的内侧设有导电挂钩尖角,电镀时将钛篮挂到导电极上时,导电挂钩尖角的内侧全部与导电极的外表面接触,因为导电挂钩尖角的存在,加大了接触的表面积,提高了电流的通过能力,提高了大电流的承载能力,同时,又能抗击钛篮在电镀液中的晃动引起的电流波动的问题,保证通过稳定的电流,起到稳定电镀工艺的作用。
[0015]又由于左导电挂钩、左应力缓冲段、左抗扭冲击段和左连接段为整体钛板加工而成,右导电挂钩、右应力缓冲段、右抗扭冲击段、右连接段为整体钛板加工而成,这样的设计,整体的钛篮强度高,寿命长,抗冲击能力强。
[0016]又由于左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左连接段,左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左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左抗扭冲击段,左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左应力缓冲段,左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左导电挂钩,左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顺时针旋转形成;右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右连接段,右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右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右抗扭冲击段,右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右应力缓冲段,右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右导电挂钩,右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逆时针旋转形成;这样的设计,在加热后流动的电镀液或者添加阳极金属时对钛篮进行冲击时,能对左右方向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了对钛篮的冲击力,保证了钛篮与电镀槽内的阳极杆的稳定连接,使电流维持稳定,保证了电流密度的均匀一致,提高了电镀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的前视图;
[0020]图4是图1的左视图;
[0021]图5是图1的后视图;
[0022]图6是图5的剖视图;
[0023]图7是图1的上视图;
[0024]图8是图1的下视图;
[0025]图9是图3中A

A处剖视图;
[0026]图10是图3中B

B处剖视图;
[0027]图11是图3中D

D处剖视图;
[0028]图12是钛篮挂到导电极上的示意图。
[0029]图中符号说明:
[0030]1.主框体;2.篮网连接部;3.投料口;4.左抗扭导电挂钩;401.左连接段;402.左抗扭冲击段;403.左应力缓冲段;404.左导电挂钩;405.导电挂钩尖角;5.右抗扭导电挂钩;501.右连接段;502.右抗扭冲击段;503.右应力缓冲段;504.右导电挂钩;6.底部;601.底部加强围板;602.底板;603.过滤孔;604.阳极淤泥存储室;7.导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2]图1

图12是本技术一种电镀用钛篮的实施例,图中可以看到,其设有主框体1,主框体1为网状结构,主框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篮网连接部2,篮网连接部2的下端与主框体1焊接固定,篮网连接部2的上端固定设有投料口3,投料口3的下端与篮网连接部2焊接固定,投料口3的左右外侧固定设有左抗扭导电挂钩4和右抗扭导电挂钩5,投料口3为锥形形状,投料口3的上端圆直径大于投料口3的下端圆直径,由于投料口3为锥形形状,当放置牺牲阳极材料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直接冲击电镀溶液,提高了钛篮的使用寿命,尤其是较大钛篮时,锥形形状能很好地缓冲牺牲阳极的冲击力,提高钛篮的抗冲击能力,增加了阳极材料投放的便利性,提高了添加阳极材料的工作效率。
[0033]左抗扭导电挂钩4包括左连接段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用钛篮,其特征是:设有主框体,所述主框体为网状结构,所述主框体的上端固定设有篮网连接部,所述篮网连接部的下端与主框体焊接固定,所述篮网连接部的上端固定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的下端与篮网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投料口为锥形形状,所述投料口的上端圆直径大于投料口的下端圆直径,所述投料口的左右外侧固定设有左抗扭导电挂钩和右抗扭导电挂钩;所述左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左连接段,所述左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所述左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左抗扭冲击段,所述左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左应力缓冲段,所述左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左导电挂钩,所述左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顺时针旋转形成;所述右抗扭导电挂钩包括右连接段,所述右连接段的内侧与投料口焊接固定,所述右连接段的上端设有右抗扭冲击段,所述右抗扭冲击段的上端设有右应力缓冲段,所述右应力缓冲段的上端设有右导电挂钩,所述右抗扭冲击段的形状为逆时针旋转形成;所述主框体的下端固定设有底部,所述底部包括底部加强围板,所述底部的内部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过滤孔,所述底板与主框体焊接连接,所述底部加强围板和底板形成阳极淤泥存储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育宏菅野健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斯必福特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