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78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开关,器件(1),通过将收容端子板(21、22)以及开关元件(24)的机体(11)与保持用于接点操作的手柄(14)的盖(12)结合而构成。器件(1),通过将在盖(12)的两侧凸出的结合爪(13a)与设置于安装框(3)上的结合凹部(32)嵌合,而以从设置于安装框(3)的安装窗(31)露出手柄(14)的形式安装在安装框(3)上。设定机体(11)的两侧间的距离,使之比连接盖(12)的两侧的结合爪(13a)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中心间的距离大。由此,使机体中用于收容充电部件的收容凹部比以往的结构大,并便于确保充电部件的绝缘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安装框进行施工的开关
技术介绍
以往,图22所示结构的开关是众所周知的。图示的开关是以波动形等称呼而为人所知的开关,具备可以对器件1进行杠杆动作的手柄14,由手柄14的杠杆动作对接点进行翻转。器件1,由收容包含接点的充电部件的长方体的机体11、结合于机体11的前面侧的盖12形成,机体11和盖12分别被一对组合框13结合。在盖12的前面中央部上凸出设置筒状的毂部12a,在盖12的前面,在毂部12a的两侧方形成肩部12b。机体11上的盖12侧的一面,开设了一个长方形状的开口,在作为机体11的内部的收容凹部11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收容端子板21、22,在收容凹部11a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收容向前方开放的コ字形状的开关元件24。在一方的端子板21上,沿着收容凹部11a的底面,在朝向另一方的端子板22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支持片21a,在支持片21a的前端部,形成弯曲成向前方凸出的、截面为三角形状的支点凸出部21b。配置开关元件24,使之对接于支点凸出部21b的前端,并以支点凸出部21b的前端附近作为支点而可以摇动。在另一方的端子板22上的、与所述一方的端子板21的对向部位上,延伸设置有L字形状的接点保持片22a,在接点保持片22a的前端部,设置有固定接点25a。形成固定接点25a,使之对应于设置在作为コ字形状的开关元件24的一方的脚片上的可动接点25b,并由固定接点25a和可动接点25b形成接点。即,由开关元件24的摇动,使可动接点25b接·离固定接点25a而接通断开接点。可是,在设置于盖12上的毂部12a上插入手柄14,手柄14对于盖12可以摇动。在手柄14和开关元件24之间保持由螺旋弹簧构成的翻转弹簧28,在手柄14中,当按压从毂部12a的前端面露出的操作面14b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时,从翻转弹簧28作用于开关元件24的弹簧力的方向翻转,可动接点25b对固定接点25a进行接·离动作。在将上述构成的开关安装在墙壁等的施工面上时,必须将开关安装在可以在施工面上固定的安装框3内。安装框3,具有插入毂部12a并使手柄露出的安装窗口31,在安装窗口31的周边的后面,可以对接肩部12b。而且,在形成为コ字形状的各组合框13的中央片上,以从盖12的侧面凸出的形式形成各一对结合爪13a,在将结合爪13a设置在安装框3的侧部的结合凹部32上,通过与结合爪13a接合而将开关安装到安装框3上。安装框3为矩形框状,在夹住安装窗31的两侧框33a、33b上,形成各自向后方延长的保持片34,在保持片34的对向面上,形成上述的结合凹部32。在两侧框33a、33b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可以从安装框3的前面侧向保持片34的附近部位插入一字改锥的前端部那样的工具4的拆卸孔35,通过向拆卸孔35中插入工具4,可以使保持片34向从结合爪13a避开的方向弯曲保持片34。即,由工具4解除结合爪13a与结合凹部32的接合状态,可以从安装框3上取下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特开昭57-191920号公报(第1~2页、图1)专利文献2特开平11-86682号公报(第6~10页、图1)但是,在这种开关中,必须确保通过接点而配置的充电部件的绝缘距离,并且必须确保端子板21和端子板22之间的距离。但是,盖12两侧的结合爪13a的前端间的尺寸,由对安装框3的安装尺寸所规定,盖12的前面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由结合爪13a与安装框3的关系所制约。而且,当将在安装框3上安装的开关从安装框3上取下来时,由于从安装框3的前面侧向拆卸孔35插入工具4,因此,一旦机体1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大,如图22所示,工具4的前端就会卡在机体11上,因此,对机体1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也产生制约。而且,作为安装框3,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在采用将两个开关横向并排保持的2连式的情况下,由于两个开关的结合爪13a接合到设置于一个保持片34的两面的结合凹部32上,因此,如果盖1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大,则不但从盖12的侧面的结合爪13a的凸出尺寸变小,而且在两开关共用的保持片34的厚度尺寸也变小,由于这个原因也使盖1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难以做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事由,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将用于在机体中收容充电部件的收容凹部做得比以往的结构更大、而便于确保充电部件的绝缘距离的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包含接点的充电部件的机体,和保持由与机体前面侧结合而与机体一起形成器件、并用于接点操作的手柄的盖,和可嵌合在设置于具有使手柄露出的安装窗的安装框上的结合凹部上、并比盖的两侧面向侧方突出、且规定在盖的两侧的前端间的距离的多个结合爪;在盖的前面,将作为手柄的两侧方的肩部、以与安装窗的周部后面对接并且将结合爪嵌合在结合凹部中的形式安装到安装框上;使机体的两侧面间的距离比连结盖两侧的结合爪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中心间的距离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剖面图。图2是上述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上述构成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上述构成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面图。图5表示比较例,(a)是盖的背面图,(b)是机体的正面图。图6表示比较例,(a)是盖的背面图,(b)是机体的正面图。图7是表示当机体与盖装错时会出现的问题的剖面图。图8表示比较例,(a)是盖的背面图,(b)是机体的正面图。图9是表示机体与盖的各种组合例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当机体与端子板装错时会出现的问题的剖面图。图11表示比较例,(a)是表示端子板的立体图,(b)是表示收容空间的立体图,(c)是将端子板收容到机体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a)是表示端子板的立体图,(b)是表示收容空间的立体图,(c)是将端子板收容到机体中的状态的立体图,(d)是装错情况的立体图。图13表示比较例,(a)是表示端子板的立体图,(b)是表示收容空间的立体图,(c)是将端子板收容到机体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a)是表示端子板的立体图,(b)是表示收容空间的立体图,(c)是将端子板收容到机体中的状态的立体图,(d)为装错情况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分解立体图。图16表示比较例,(a)是拆掉盖的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17表示比较例的端子板,(a)是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18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使用的端子板,(a)是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19是省略了一部分机体的、比较例的俯视图。图20是省略一部分的、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机体的俯视图。图2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a)是拆掉盖的俯视图,(b)是剖面图。图22是以往例的剖面图。图23是将以上构成安装在2连式的安装框中的状态的剖面图。图24是将以上构成安装在2连式的安装框中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剖面图。图中1-器件,3-安装框,4-工具,11-机体,11a-收容凹部,12-盖,12b-肩部,12e-锥形,13a-结合爪,14-手柄,15a-定位缺口,15b-定位凸起,21、22-端子板,31-安装窗,32-结合凹部,35-拆卸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具有器件1,该器件1,由收容包含接点的充电部件的长方体形状的机体11和结合在机体11的前面侧的盖12形成,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包含接点的充电部件的机体,和保持由与机体前面侧结合而与机体一起形成器件、并用于接点操作的手柄的盖,和可嵌合在设置于具有使手柄露出的安装窗的安装框上的结合凹部上、并比盖的两侧面向侧方突出、且规定在盖的两侧的前端间的距离的多个结合爪;在盖的前面,将作为手柄的两侧方的肩部、以与安装窗的周部后面对接并且将结合爪嵌合在结合凹部中的形式安装到安装框上;使机体的两侧面间的距离比连结盖两侧的结合爪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中心间的距离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1-9 2003-003707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收容包含接点的充电部件的机体,和保持由与机体前面侧结合而与机体一起形成器件、并用于接点操作的手柄的盖,和可嵌合在设置于具有使手柄露出的安装窗的安装框上的结合凹部上、并比盖的两侧面向侧方突出、且规定在盖的两侧的前端间的距离的多个结合爪;在盖的前面,将作为手柄的两侧方的肩部、以与安装窗的周部后面对接并且将结合爪嵌合在结合凹部中的形式安装到安装框上;使机体的两侧面间的距离比连结盖两侧的结合爪的基端与前端之间的中心间的距离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框的结合凹部的附近部位,形成可将解除所述结合爪向所述结合凹部的接合状态的工具从所述安装框的前面侧插入的拆卸孔,为了使所述盖的两侧面的后端与所述机体的两侧面的前端一致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船正实野村秀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