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49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外壁相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外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上的水平安装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外壳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横向搅拌,固定柱则带动水平安装杆纵向搅拌,从而使得对原料的搅拌更加均匀,且搅拌不留死角,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方便实用。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螯合油体肥料生产
,尤其涉及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醇螯合液体肥料产品的主要成分就是糖醇物质,主要是甘露糖醇、 山梨糖醇、木糖醇和丙三醇按特定比例与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形成的混合体,糖醇是多羟基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初产物,属于功能性糖醇,由于自身的营养保健功能和良好的金属络合能力,而广泛应用在医药和食品行业,1975年,科学家在植物的韧皮部汁液中发现糖醇物质,其浓度可高达100~300g/L,远远高于氨基酸的含量(5~40g/L),1980年美国布兰特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制开发糖醇物质,1992年相关产品问世,但直到199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Patrick Brown 教授才发现糖醇可作为硼等其它营养元素载体。
[0003]现有的对于螯合油体肥原料搅拌的装置,只能对原料进行纵向的搅拌,无法对原料横向位置上进行搅拌,使得搅拌不充分容易留下搅拌的死角,故而需要设计新的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两侧外壁相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外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固定柱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内部固定套接有水平安装杆,所述水平安装杆周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为了实现支撑以及进料的目的,所述外壳体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外壳体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外壳体之间互相贯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固定柱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安装杆通过焊接与搅拌叶片相固定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固定箱一侧内部与水平安装杆相对应位置开设有转动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为了实现啮合连接的目的,所述主动轮周侧外表面及从动轮周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啮合齿,所述同步带周侧内壁与啮合齿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啮合齿槽,且同步带通过啮合齿及啮合齿槽与主动轮及从动轮相啮合。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外壳体前侧活动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板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水平安装杆、搅拌叶片、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转动杆等装置,通过二号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因为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故而带动从动轮主动,带动从动轮上的水平安装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外壳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横向搅拌,固定柱则带动水平安装杆纵向搅拌,从而使得对原料的搅拌更加均匀,且搅拌不留死角,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的主视图;
[0022]图5为同步带、主动轮及从动轮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外壳体;2、水平安装杆;3、搅拌叶片;4、门板;5、固定柱;6、支撑腿;7、进料斗;8、一号电机;9、防护箱;10、把手;11、二号电机;12、固定箱;13、同步带;14、主动轮;15、转动杆;16、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箱9,防护箱9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8,一号电机8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两侧外壁相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2,固定箱12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11,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轮14,主动轮14外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13,固定柱5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轮16,从动轮16内部固定套接有水平安装杆2,水平安装杆2周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3。
[0027]外壳体1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6,外壳体1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7,进料斗7与外壳体1之间互相贯通连接,便于通过进料斗7往外壳体1内部输送原料,固定柱5通过联轴器与一号电机8的输出轴相固定连接,水平安装杆2通过焊接与搅拌叶片3相固定连接,便于通过一号电机8的输出轴带动固定柱5进行转动,对外壳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纵向搅拌,主动轮14周侧外表面及从动轮16周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啮合齿,同步带13周侧内壁
与啮合齿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啮合齿槽,且同步带13通过啮合齿及啮合齿槽与主动轮14及从动轮16相啮合,便于通过同步带13的传动,带动从动轮16进行转动,固定箱12一侧内部与水平安装杆2相对应位置开设有转动孔,便于水平安装杆2通过转动延伸至固定箱12外部,外壳体1前侧活动连接有门板4,门板4前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0。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时,首先通过进料斗7往外壳体1中输入原料,启动一号电机8,由一号电机8带动固定柱5进行转动,对原料进行纵向搅拌,同时启动二号电机11,通过二号电机11带动主动轮转动14,因为主动轮14与从动轮16通过同步带13相啮合,故而带动从动轮16主动,从动轮16通过转动杆15与固定柱5相转动连接,故而可以带动从动轮16上固定连接的水平安装杆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3转动,对外壳体1内部的原料进行横向搅拌。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箱(9),所述防护箱(9)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8),所述一号电机(8)的输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两侧外壁相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箱(12),所述固定箱(12)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11),所述二号电机(11)的输出轴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主动轮(14),所述主动轮(14)外侧活动套接有同步带(13),所述固定柱(5)一侧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同心轴线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轮(16),所述从动轮(16)内部固定套接有水平安装杆(2),所述水平安装杆(2)周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螯合油体肥原料加工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底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6),所述外壳体(1)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金原螯合油体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