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3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3
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属于晶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晶体生长完成后实现原位退火的装置,设置在主炉体内,所述装置包括上密封罩、上密封罩驱动装置、下密封罩、下密封罩驱动装置,上密封罩下部开口形成上密封罩主体,下密封罩上部开口,上密封罩主体外设置上密封罩加热丝,下密封罩上部开口外设置下密封罩加热丝;在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和下密封罩驱动装置驱动下,密封罩主体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形成退火空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退火装置,可以在合适的空间内实现晶体的原位退火,尤其是需要在特定气氛下退火时,保证气体不外露、不凝结,维持良好的退火环境,保证晶体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晶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晶体生长完成后实现原位退火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技术中,晶体生长完成后的原位退火或在线退火是通过控制温度梯度,在原生长环境装完成,如申请号为201610950624 .9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801199 .6的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610002268.4的中国专利。
[0003]但在制备半绝缘磷化铟(InP)晶体时,退火需要在特定的气氛,如纯磷气氛和磷化铁气氛下完成,如果还在原生长环境下完成退火,由于气体会在整个空间内蔓延,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炉壁时,气体会成为固体挂在炉壁上,不能保证退火气氛或者需要消耗大量保持气氛的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在半绝缘磷化铟(InP)晶体生长完成后实现原位退火。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设置在主炉体内,所述装置包括上密封罩、上密封罩驱动装置、下密封罩、下密封罩驱动装置,上密封罩下部开口形成上密封罩主体,下密封罩上部开口,上密封罩主体外设置上密封罩加热丝,下密封罩上部开口外设置下密封罩加热丝;在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和下密封罩驱动装置驱动下,密封罩主体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形成退火空间。
[0007]进一步地:在主炉体内部设置储存室,其空间大小根据下密封罩设定;下密封罩驱动装置驱动下密封罩隐入和伸出储存室。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罩还包括籽晶口,籽晶杆穿过籽晶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罩还包括液封帽,所述籽晶杆上在位于上密封罩下面的位置设置液封槽,密封罩主体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时,液封帽进入液封槽。
[0010]进一步地:工作时,下密封罩和液封槽内设置氧化硼,密封罩主体的下部和液封帽的下部分别浸入液化氧化硼,形成液封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罩主体内设置储存槽。
[0012]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出的退火装置,可以在合适的空间内实现晶体的原位退火,尤其是需要在特定气氛下退火时,保证气体的压力、不凝结,维持良好的退火环境,保证晶体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原位退火装置装配示意图;
[0014]图2为升降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下密封罩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驱动杆及其固定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下密封罩在炉体内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6为上密封罩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原位退火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其中:1:主炉体;3:籽晶杆;3

1:辅助籽晶杆;3

2:液封槽;3

3:籽晶夹头; 4:上密封罩;4

1:籽晶口;4

2:上密封罩支撑; 4

3:液封帽; 4

4:上密封罩主体;4

5:储存槽;5:升降杆;5

1:升降杆右支撑; 5

2:升降杆左支撑;8:晶体;9:下密封罩;22:储存室;23:下密封罩驱动;24:驱动杆;24

1:下密封罩支撑;24

2:固定盖;24

3:固定槽;24

4:固定半圈I; 24

5:固定半圈II; 27:上密封罩加热丝;28:下密封罩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2]参看图1,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设置在主炉体1内。所述装置包括上密封罩4、上密封罩驱动装置、下密封罩9、下密封罩驱动装置,上密封罩4下部开口形成上密封罩主体4

4,下密封罩9上部开口,上密封罩主体4

4外设置上密封罩加热丝27,下密封罩9上部开口外设置下密封罩加热丝28。
[0023]在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和下密封罩驱动装置驱动下,密封罩主体4

4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形成退火空间。
[0024]参看图2,所述的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升降杆5,升降杆支撑连接上密封罩4,升降杆5驱动上密封罩4上下运动。
[0025]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升降杆5和连接到升降杆5的升降杆支撑,升降杆支撑为半圆形的升降杆右支撑5

1和升降杆左支撑5

2,升降杆支撑连接通过上密封罩支撑4

2固定上密封罩4,升降杆5驱动上密封罩4上下运动。
[0026]参看图3、图4,下密封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驱动杆24,驱动杆24连接下密封罩9,驱动杆24驱动下密封罩9左右运动。
[0027]固定半圈I24

4和固定半圈II24

5与下密封罩支撑24

1相连,下密封罩9放置在下密封罩支撑24

1中。固定半圈I24

4和固定半圈II24

5与固定槽24

3配合。固定盖24

2将下密封罩9固定在下密封罩支撑24

1中
[0028]为了不影响晶体的正常生长,本实用型新在主炉体1内部设置了储存室22,储存室22空间大小根据下密封罩9设定。参看图5。
[0029]驱动杆24穿过储存室22,外部与下密封罩驱动23相连。驱动杆24驱动下密封罩9隐入和伸出储存室22。
[0030]晶体生长时,下密封罩9隐入储存室22,不造成影响;退火时,下密封罩9伸出储存室22,与上密封罩4配合,形成退火空间。
[0031]参看图6、图7,上密封罩4顶部设置还包括籽晶口4

1,籽晶杆3还包括辅助籽晶杆3

1,辅助籽晶杆3

1穿过籽晶口4

1。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晶体生长完成后,晶体进入密封罩主体4

4,完成退火。
[0032]上密封罩4还包括液封帽4

3。
[0033]籽晶杆3上在位于上密封罩4下面的位置设置液封槽3

2,密封罩主体4

4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时,液封帽4

3进入液封槽3

2。
[0034]上密封罩主体4

4内设置储存槽4

5,储存槽4

5内放置红磷等保持气氛的物质,在加热器化后,使气化的红磷充满整个退火空间。
[0035]设备工作时,参看图7、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原位退火装置,设置在主炉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密封罩(4)、上密封罩驱动装置、下密封罩(9)、下密封罩驱动装置,上密封罩(4)下部开口形成上密封罩主体(4

4),下密封罩(9)上部开口,上密封罩主体(4

4)外设置上密封罩加热丝(27),下密封罩(9)上部开口外设置下密封罩加热丝(28);在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和下密封罩驱动装置驱动下,密封罩主体(4

4)和下密封罩的上部开口部分重叠,形成退火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原位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密封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升降杆(5)和连接到升降杆(5)的升降杆支撑,升降杆支撑连接上密封罩(4),升降杆(5)驱动上密封罩(4)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体原位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密封罩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驱动机构的驱动杆(24),驱动杆(24)连接下密封罩(9),驱动杆(24)驱动下密封罩(9)左右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体原位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炉体(1)内部设置储存室(22),其空间大小根据下密封罩(9)设定;驱动杆(24)驱动下密封罩(9)隐入和伸出储存室(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书杰孙聂枫徐森锋孙同年刘惠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