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13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有便捷机构;所述便捷机构包括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二连板靠近第一孔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将滤袋顶部自带的金属圈放置在延伸板顶部,然后启动热风机将气体输送至两个喷管内部,然后再利用喷管喷出,因为滤袋是自两个延伸板之间放入,可以使滤袋底部会进入两个喷管之间,然后利用两个喷管对滤袋底部的褶皱进行处理,使滤袋整体更加整洁平整,利用收集架的倾斜设置使滤袋滑落至收集架的最底部,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使大量的滤袋在收集架上收集。使大量的滤袋在收集架上收集。使大量的滤袋在收集架上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


[0001]本技术属于滤袋放置
,具体涉及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

技术介绍

[0002]除尘滤料是一种高效的除尘滤料,除尘滤袋是采取涤纶短纤维、pps纤维、pp聚丙烯、芳纶纤维、轶纶纤维等为原料,使用寿命一般是2

4年,有良好的透气性,集尘率高,易清灰,除尘效率可达98.99%。具有良好的清除PM2.5。
[0003]传统的滤袋用放置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滤袋本身较长,不易整理并且易褶皱,长期以往的放置影响整体美观,并且滤袋较多整理时也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以解决传统的滤袋用放置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滤袋本身较长,不易整理并且易褶皱,长期以往的放置影响整体美观,并且滤袋较多整理时也浪费时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设有便捷机构;
[0006]所述便捷机构包括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之间,所述第二连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二连板靠近第一孔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第二连板上的第二孔洞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板通过两个限位槽卡接有承接组件;
[0007]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收集架,所述收集架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设于两个限位槽内部,所述收集架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于第二连板上。
[0008]优选的,所述收集架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所述收集架为倾斜向下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延伸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板,两个所述导向斜板底部均与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斜板为倾斜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基座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两个所述导向斜板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喷管,两个所述喷管底端相互连通,所述热风机的出气管与相邻的喷管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均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截面形状均为弧形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内侧与第二连板连接处的内侧相平行。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将滤袋顶部自带的金属圈放置在延伸板顶部,然后启动热风机将气体输送至两个喷管内部,然后再利用喷管喷出,因为滤袋是自两个延伸板之间放入,可以使滤袋底部会进入两个喷管之间,然后利用两个喷管对滤袋底部的褶皱进行处理,使滤袋整体更加整洁平整,再利用第二连板和第一连板的倾斜度对滤袋进行自然滑落,在滑落至第二孔洞处时会自动掉落至收集架上,再利用收集架的倾斜设置使滤袋
滑落至收集架的最底部,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使大量的滤袋在收集架上收集,整体形成了放置的效果,并且本技术不会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整体操作人工操作少,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收集架立体图。
[0018]图中:1、收集架;2、支撑立柱;3、第一连板;4、延伸板;5、导向斜板;6、第一孔洞;7、基座;8、安装板;9、限位槽;10、第二孔洞;11、喷管;12、热风机;13、限位块;14、第二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技术提供了如图中所示的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包括基座7,基座7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两个支撑立柱2之间设有便捷机构;
[0021]便捷机构包括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2之间,第二连板14上开设有第一孔洞6和第二孔洞10,第二连板14靠近第一孔洞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4,第二连板14上的第二孔洞10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第二连板14通过两个限位槽9卡接有承接组件;
[0022]承接组件包括收集架1,收集架1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两个限位块13分别设于两个限位槽9内部,收集架1通过限位块13与限位槽9卡接于第二连板14上,利用限位槽9和限位块13的设置,可以对收集架1进行替换,可以实现大量滤袋的收集放置。
[0023]具体的,收集架1截面形状设置为U形,收集架1为倾斜向下设置。
[0024]具体的,延伸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斜板5,两个导向斜板5底部均与基座7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斜板5为倾斜设置,利用导向斜板5为倾斜设置并且底部与基座7顶部固定连接,所以整体可以对滤袋全身进行去褶皱操作。
[0025]具体的,基座7后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顶部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2,两个导向斜板5内部均固定镶嵌有喷管11,两个喷管11底端相互连通,热风机12的出气管与相邻的喷管11相连通,利用喷管11喷出,因为滤袋是自两个延伸板4之间放入,可以使滤袋底部会进入两个喷管11之间。
[0026]具体的,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均为倾斜设置,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截面形状均为弧形设置。
[0027]具体的,延伸板4的内侧与第二连板14连接处的内侧相平。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这时通过首先将滤袋自两个延伸板4之间放入,然后将滤袋顶部自带的金属圈放置在延伸板4顶部,然后启动热风机12将气体输送至两个喷管11内部,然后再利用喷管11喷出,因为滤袋是自两个延伸板4之间放入,可以使滤袋底
部会进入两个喷管11之间,然后利用两个喷管11对滤袋底部的褶皱进行处理,使滤袋整体更加整洁平整,再利用第二连板14和第一连板3的倾斜度对滤袋进行自然滑落,在滑落至第二孔洞10处时会自动掉落至收集架1上,再利用收集架1的倾斜设置使滤袋滑落至收集架1的最底部,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使大量的滤袋在收集架1上收集,整体形成了放置的效果,并且本技术不会出现褶皱的情况发生,整体操作人工操作少,便于操作,然后再利用限位槽9和限位块13的设置,可以对收集架1进行替换,可以实现大量滤袋的收集放置,再利用导向斜板5为倾斜设置并且底部与基座7顶部固定连接,所以整体可以对滤袋全身进行去褶皱操作。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包括基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两个所述支撑立柱(2)之间设有便捷机构;所述便捷机构包括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所述第一连板(3)和第二连板(14)连接于两个支撑立柱(2)之间,所述第二连板(14)上开设有第一孔洞(6)和第二孔洞(10),所述第二连板(14)靠近第一孔洞(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板(4),所述第二连板(14)上的第二孔洞(10)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第二连板(14)通过两个限位槽(9)卡接有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收集架(1),所述收集架(1)两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两个所述限位块(13)分别设于两个限位槽(9)内部,所述收集架(1)通过限位块(13)与限位槽(9)卡接于第二连板(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滤袋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架(1)截面形状设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玲单以军谷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朗天环境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