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02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安装座A,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位于安装座A的两两之间,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支撑柱,使支撑柱上的拨片对隧道墙壁上进行波动监测,将波动频率由信号接收器反馈给显示器,实现隧道墙壁裂缝进行监测操作,同时,通过设有升降气缸,将安装在放置台上的激光测缝仪上升到箱体上,即可对隧道顶部进行裂缝监测操作,实现了对隧道顶部进行裂缝监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减少监测误差,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裂缝监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当隧道出现裂缝时,容易造成塌陷的情况发生,则需要通过相应的裂缝监测装置进行裂缝监测处理。
[0003]现有的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存在的缺陷是:多数隧道裂缝监测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同时,需要人工进行监测处理,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监测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当隧道裂缝监测装置操作中,无法进行对隧道墙壁及顶部进行同时监测,降低工作效率,适用性差;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通过设有支撑柱,使支撑柱上的拨片对隧道墙壁上进行波动监测,将波动频率由信号接收器反馈给显示器,实现隧道墙壁裂缝进行监测操作,同时,通过设有升降气缸,将安装在放置台上的激光测缝仪上升到箱体上,即可对隧道顶部进行裂缝监测操作,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监测装置无法同时对隧道墙壁及顶部缝隙进行监测操作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安装座A,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位于安装座A的两两之间,所述箱体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另一侧均安装有升降气缸。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万向轮。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面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前端面上方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控制面板的前端面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另一侧安装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箱体之间通过合页A连接,所述合页A安装在检修门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收纳门,所述收纳门与箱体之间通过合页B连接,所述合页B安装在收纳门的两侧外壁上方和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一侧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顶部设置有信号模组。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板。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壁与连接杆的外壁间隙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前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拨片。
[0015]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的顶端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两侧均安装有安装座B,所述安装座B两两之间安装有激光测缝仪,所述激光测缝仪的底部安装在放置台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激光测缝仪的外壁上设置有透光罩。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将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支撑柱,并在支撑柱的顶部设置连接头,将连接头上安装连接杆,使移动块由通孔的孔壁套设在连接杆的外壁上,可对移动块进行上下及旋转移动,通过在连接杆的顶端设置限位板,使限位板对移动块进行限位处理,避免移动块脱离连接杆,通过在移动块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拨片,并在移动块的前端面设置紧固螺栓,将调节拨片带动移动块旋转,当调节完毕后的移动块,由紧固螺栓进行固定处理,使推动箱体并将拨片接触墙壁,使移动中的箱体带动拨片移动,产生的裂缝波形由支撑柱传递到信号接收器上的信号模组上,使信号接收器反馈给控制面板上的显示器,由显示器进行显示,通过隧道缝隙产生波形进行判断缝隙大小是否正常,即可实现隧道墙面缝隙进行监测操作;
[0018]通过将箱体的内部底端另一侧设置升降气缸,并在升降气缸的顶端安装放置台,利用升降气缸将空气压缩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到直线往复运动的作用,可对放置台进行上升或下降处理,通过在放置台的顶部设置安装座B,并在安装座B之间安装激光测缝仪,可对激光测缝仪进行固定安装,同时,利用激光测缝仪将高强度光线照射在墙体上进行判定缝隙大小的作用,通过启动升降气缸,带动激光测缝仪上升到箱体台面上,可对隧道顶部进行裂缝监测操作,当激光测缝仪使用完毕后,通过在箱体上表面设置收纳门,将启动升降气缸下降,带动激光测缝仪下降至箱体内,并关闭收纳门,即可对激光测缝仪进行保护,避免长期激光测缝仪暴露在外,导致出现碰撞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同时,实现了隧道顶部裂缝进行监测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正视剖面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正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箱体俯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4]图中:1、底座;101、万向轮;102、安装座A;2、箱体;201、控制面板;202、显示器;203、控制按钮;204、检修门;205、合页A;206、收纳门;207、合页B;208、信号接收器;209、信号模组;3、支撑柱;301、连接头;302、连接杆;303、限位板;304、移动块;305、通孔;306、紧固螺栓;307、拨片;4、升降气缸;401、放置台;402、安装座B;403、激光测缝仪;404、透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参照附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安装座A10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位于安装座A102的两两之间,所述箱体2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头301,所述连接头30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块304,所述箱体2的内部底端另一侧均安装有升降气缸4。
[002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1;
[002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的前端面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01,所述控制面板201的前端面上方设置有显示器202,所述控制面板201的前端面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203;
[002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的前端面另一侧安装有检修门204,所述检修门204与箱体2之间通过合页A205连接,所述合页A205安装在检修门204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
[003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安装座A(102),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位于安装座A(102)的两两之间,所述箱体(2)的顶部一侧边缘处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安装有连接头(301),所述连接头(30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的外壁上安装有移动块(304),所述箱体(2)的内部底端另一侧均安装有升降气缸(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前端面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01),所述控制面板(201)的前端面上方设置有显示器(202),所述控制面板(201)的前端面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钮(2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前端面另一侧安装有检修门(204),所述检修门(204)与箱体(2)之间通过合页A(205)连接,所述合页A(205)安装在检修门(204)的一侧外壁上方和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隧道裂缝动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泽信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