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97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包括:离心式分离机,具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混液入口以及设置在混液入口两侧的纯原油出口,所述纯原油出口用于注入过滤的液体;粗过滤器,输入端与所述纯原油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真空动力组件;过滤组件,输入端与所述粗过滤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过滤组件的输出部与出油组件以及出杂组件形成两个独立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为油液出口,另一个支路为杂质出口;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彻底解决了油、水、固杂分离难、治理成本高、混合液里的原油不能被充分回收利用的问题。分回收利用的问题。分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原油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老油田开发求产的延续以及三次采油的各项增产措施的投入使用,油井采出液里的原油脱水、除杂已成为计量、管输、转油和集中处理站的主要问题。
[0003]老区块、老油井增产增效措施的多样化、各种化学助剂的广泛应用、油井出砂逐渐加剧等原因,使管输到各级转油站和集中处理站的原油无法实现彻底的油、水、固杂的分离,原因是采出液里混杂的东西太多,有不同性质组分的原油、有泥砂、有明胶冻胶微球等聚合物、有降凝/降粘增产的高分子材料、有悬浮剂等多种化学成分与储层反应后的絮粘物,而这类物质多以泡絮状游移在采出液中,恰巧成了包裹油粒和水分子的最佳行囊,因此破乳剂无法将原油和采出水彻底分离,从而造成大量的含水含固废的原油被当成废弃液,而迫不得已让其他环保部门拿去处置,产生大量的原油流失和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还造成业主方因交送的原油脱水不彻底而造成原油品质差,且难以交送下游炼化的问题,以及分离不净的混合污水也增加了后期污水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包括:
[0006]离心式分离机,具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混液入口以及设置在混液入口两侧的纯原油出口,所述纯原油出口用于注入过滤的液体;
[0007]粗过滤器,输入端与所述纯原油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真空动力组件;
[0008]过滤组件,输入端与所述粗过滤器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过滤组件的输出部与出油组件以及出杂组件形成两个独立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为油液出口,另一个支路为杂质出口;
[0009]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油水分离塔、真空分离罐、低功率加热器,所述低功率加热器的输出端与粗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塔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破乳化装置、聚结分离装置,所述低功率加热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聚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分离罐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
[0010]出油组件,具有精过滤功能的微粒过滤器,所述微粒过滤器通过管道与油液出口相连接,在油液出口与管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油泵,所述聚结分离装置、油泵以及微粒过滤器构成油液出口支路;
[0011]出杂组件,具有回收所述真空分离罐冷凝水的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输出端上同
样连接有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冷凝箱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凝水出口,所述真空分离罐、冷凝箱、真空泵以及冷凝水出口构成杂质出口支路。
[0012]优选的,所述微粒过滤器与粗过滤器输出端的管道上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内液体朝向所述低功率加热器的方向流动,其中循环管上具有带动液体传输的动力泵。
[0013]优选的,所述微粒过滤器、循环管、过滤组件三者形成循环支路。
[0014]优选的,所述油水分离塔内部的过滤器由相互连通的一级过滤器与二级过滤器构成,所述二级过滤器与所述破乳化装置相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真空分离罐包括啧淋装置、立体闪蒸塔和冷凝分离装置,所述立体闪蒸塔为所述啧淋装置的下级单元,所述冷凝分离装置为所述立体闪蒸塔的下级单元,冷凝分离装置与所述冷凝箱相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离心式分离机还包括出渣口、出水口和碟片,所述碟片沿混液入口中心对称,且倾斜状分布在离心式分离机的内部,所述出渣口贯通开设在所述离心式分离机的中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离心式分离机的两侧且处于所述纯原油出口的底部。
[0017]优选的,所述真空动力组件包括真空阀。
[0018]优选的,所述冷凝箱背离真空泵的侧面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放置有冲击板,所述侧槽的开口内壁对称固定有内限位板,所述内限位板与所述冲击板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所述冲击板的两端与所述内限位板部分重叠,且所述冲击板朝向所述侧槽的开口处设置还固定有与之垂直的柱状体,所述侧槽的内壁还设置分隔凸起,所述分隔凸起为半球体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本技术的设计,彻底解决了油、水、固杂分离难、治理成本高、混合液里的原油不能被充分回收利用的问题;
[0021]2.通过设计的冲击板,能够快速的将冷凝箱内壁上的水珠振动掉落,从而达到快速排液且不残留的目的,设计的分隔凸起,既能够进行力度传导,又能够减小接触面,避免冲击面过大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离心式分离机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冷凝箱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6]图中:1、微粒过滤器;2、油水分离塔;3、真空分离罐;4、冷凝箱;5、真空泵;6、离心式分离机;61、出渣口;62、出水口;63、纯原油出口;64、混液入口;65、碟片;7、粗过滤器;8、低功率加热器;9、油泵;10、循环管;11、内置弹簧;12、内限位板;13、冲击板;14、侧槽;15、分隔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包括:
[0029]离心式分离机6,具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混液入口64以及设置在混液入口64两侧的纯原油出口63,纯原油出口63用于注入过滤的液体;
[0030]粗过滤器7,输入端与纯原油出口63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真空动力组件;
[0031]过滤组件,输入端与粗过滤器7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过滤组件的输出部与出油组件以及出杂组件形成两个独立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为油液出口,另一个支路为杂质出口;
[0032]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油水分离塔2、真空分离罐3、低功率加热器8,低功率加热器8的输出端与粗过滤器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油水分离塔2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破乳化装置、聚结分离装置,低功率加热器8的输出端与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相连接,聚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真空分离罐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
[0033]出油组件,具有精过滤功能的微粒过滤器1,微粒过滤器1通过管道与油液出口相连接,在油液出口与管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式分离机(6),具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混液入口(64)以及设置在混液入口(64)两侧的纯原油出口(63),所述纯原油出口(63)用于注入过滤的液体;粗过滤器(7),输入端与所述纯原油出口(63)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真空动力组件;过滤组件,输入端与所述粗过滤器(7)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过滤组件的输出部与出油组件以及出杂组件形成两个独立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为油液出口,另一个支路为杂质出口;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油水分离塔(2)、真空分离罐(3)、低功率加热器(8),所述低功率加热器(8)的输出端与粗过滤器(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塔(2)的内部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过滤器、破乳化装置、聚结分离装置,所述低功率加热器(8)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聚结分离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分离罐(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相连接;出油组件,具有精过滤功能的微粒过滤器(1),所述微粒过滤器(1)通过管道与油液出口相连接,在油液出口与管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提供动力的油泵(9),所述聚结分离装置、油泵(9)以及微粒过滤器(1)构成油液出口支路;出杂组件,具有回收所述真空分离罐(3)冷凝水的冷凝箱(4),所述冷凝箱(4)的输出端上同样连接有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真空泵(5),所述冷凝箱(4)的底部还设置有冷凝水出口,所述真空分离罐(3)、冷凝箱(4)、真空泵(5)以及冷凝水出口构成杂质出口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油、水、固杂三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过滤器(1)与粗过滤器(7)输出端的管道上连通有循环管(10),所述循环管(10)内液体朝向所述低功率加热器(8)的方向流动,其中循环管(10)上具有带动液体传输的动力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实现原油集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加存赵家锐米翔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鑫众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